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第六卷)
6708800000001

第1章 晁补之

晁补之(1053-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元丰二年(1079年)进士。历仕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礼部郎中及地方官职等,曾两度被贬。文章温润典缛,亦工诗词。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编》。

水龙吟

次韵林圣予《惜春》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①,小园低槛,壅培未就②。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③。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来风味④,春归时候。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注释”①葩(pā趴):花。②壅(yōng庸):用土肥堆积护住植物根部。③孤:同“辜”,辜负。芳醪(láo劳):美酒。④风味:犹风度,风采。

“译文”试问春天何苦行色匆匆,带着风伴着雨奔驰急骤。绿萼纤细香花清幽,小园里栏槛低矮,刚刚壅土培苗,花枝尚未挺秀。春风吹尽了繁花艳红,占有春光若能长久,繁红不如垂柳。算起来春光常在永不衰老,然而人却为春色消逝而愁春光衰老,这份愁只是善感愁怀的人间才有。世间失意的春恨十常八九,每见风雨摧花,我怎忍轻易辜负(舍弃)那入口芳醇的美酒。哪知原来是,桃花由于结子才零落,并非为了春去才消瘦。世上功名无成,老来风操未就,已到春归时候。纵然是痛饮美酒,依旧像昔日狂歌,那豪情却难依旧。

“赏析”这首词,写景、抒情、明理,三者相融,浑然一体。写春景中小园幽葩细萼壅培未就,经不住风来雨打,繁红落尽,不如垂柳占春长久,流露出惜春之情,以抒发自己的愁思春恨。但同时阐明花落不是因春归去,而是因结子自瘦,这如同人老自知世态功名,不为它失败未就而颓恨不休;最可宽慰的是,尚有多情好友樽前相对,欢情依旧。全词语辞凝炼流畅,言简意深;情感沉郁,但胸怀豁达。

忆少年

别历下①

无穷官柳②,无情画舸③,无根行客④。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罨画园林溪绀碧⑤,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注释”①历下:今山东济南。②官柳:大道旁的柳树。③画舸:画船。④无根:形容四处飘游、行踪无定。⑤罨(yǎn掩)画:色彩鲜明的绘画。

“译文”无穷无尽的官柳一望无边,无情的画船载着到处漂泊的游子,挂起远航的征帆。南山尚有情分,似乎也来相送,只是高城处的佳人,却被阻隔了视线。仿佛图画般色彩斑斓,园林溪水一片深碧,色彩明净澄鲜。就算能重新再来,也物是人非,如同陈迹一般,到处漂泊,刘郎的鬓发已花白如斑,何况是那些最易飘零的桃花,又怎能不凋残?

“赏析”这首词上片描写行客离别时的愁绪和恋恋不舍的心情,下片感叹好景不常、华年空过、有情人无缘聚首的遗憾。全词语辞清丽婉雅而不绮艳,情意缠绵真挚而不媚软,韵味久耐咀嚼。

洞仙歌

泗州中秋作①

青烟幂处②,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③。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④,神京远⑤,惟有蓝桥路近。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⑥,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⑦,投晓共流霞倾尽⑧。更携取胡床上南楼⑨,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注释”①泗州:在今安徽泗县。②幂(mì):遮掩、覆盖。③永夜:长夜。闲:空。④寒螀(jiāng):秋蝉。⑤神京:京都汴都。⑥云母屏:以透明似玻璃的云母制成的屏风。⑦金尊:金杯。⑧投:到。流霞:仙酒,兼指朝霞。⑨胡床:一种可折叠的坐具,又称交椅、绳床。南楼:在湖北鄂城县南。

“译文”青色的烟云遮住了月影,从碧海般的晴空里飞出一轮金灿的明镜。长夜的空阶上卧着桂树的斜影。夜露渐凉之时,多少秋蝉零乱地噪鸣,思念京都路远,论路近唯有月宫仙境。高卷水晶帘儿,展开云母屏风,美人的淡淡脂粉浸润了夜月的清冷。待我将许多月色澄辉,倾入金樽,直到拂晓连同流霞全都倾尽。再携带一张胡床登上南楼,看白玉铺成的人间,领略素白澄洁的千顷清秋。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任泗州知州时所作。全词通篇写中秋赏月。上片写户外赏月,写夜永月清露凉寒螀,想帝京遥远,唯得天上明月在近可伴,流露出淡微的寂寞惆怅之感。下片写户内赏月,写水晶帘云母屏,对月下佳人,便有俗以金樽盛月华共流霞一饮而尽的追仙之想,于是效庾亮南楼据胡床谈咏竞夕,尽享佳节明月之乐。此词最具特色是结构稳密,前后呼应。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云:“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如晁无咎作(中秋)《洞仙歌》,其首云‘青烟幂处’三句,固已佳矣;其后阕‘侍都将’至末,若此可谓善救首尾者矣。”其次是语句精炼工丽,清婉隽雅;意远韵长,神姿高秀,才气飘逸。黄蓼园《蓼园词选》云:“前段从无月看到有月,后段从有月看到月满,层次井井,而词致奇杰。各段俱有新警语,自觉冰魂玉魄,气象万千,兴乃不浅。”全词气魄宏大、胸次坦荡,有东坡豪放风格,但也流现沉郁,自是无咎本色。

晁冲之生卒年不详,字叔用。晃补之从弟,南宋藏书家晁公武之父。终生无功名,授承务郎。绍圣初,党争激烈,冲之亦坐党籍。隐居河南禹县具茨山下。著有《具茨集》。有《晁叔用词》一卷,不传。

临江仙

忆昔西池池上饮①,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②,犹道不如初。安稳锦衾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③。相思休问定何如④?情知春去后⑤,管得落花无。

“注释”①西池:泛指西面佳丽池塘。②寻常:平时,平常。③安稳:布置稳当。锦衾:锦缎被子。④何如:问安语。⑤情知:深知,明知。

“译文”回忆当年在西池池上宴饮,每天该有多少的快乐和幸福。可自从分手之后,相互间也不再寄信捎书。即使像往常那样相见,相互间也冷冷淡淡,不可能再像当初。安好枕头,铺好锦被,今夜要在梦中趁着月明而渡江过湖,去与那些隔绝的好友会晤。尽管相互相思也不要问近况何如。因为明明知道春天已经过去,哪里还顾得上花落叶枯。

“赏析”这首词追忆往昔欢娱,寄怀旧友之情,以抒自己失落孤寂的愁怀。全词语辞清淡素雅,却显露无尽哀衷。尤其结尾二句,有摧人心肝之力。这与晁冲之政治上失意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