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第十卷)
6708500000029

第29章 汤式

汤式,生卒年不详,字舜民,号菊庄,宁波(今属浙江)人,一说象山人,元末曾补本县吏,后落魄江湖间。元亡后流寓北方,明成祖朱棣时曾为文学侍从,永乐年间尚健在,工散曲,《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锦屏春风”。有散曲集《笔花集》传世。现存套数68套,小令170首。

〔正宫·小梁州〕①

九日渡江

秋风江上棹孤舟,烟水悠悠,伤心无句赋登楼。山容瘦,老树替人愁。[幺]樽前醉把茱萸嗅②,问相知几个白头。乐可酬,人非旧。黄花时候③,难比旧风流④。

“注解”

①小梁州:曲牌名,也入中吕、商调。中间有“幺篇”换头。

②茱萸:是一名越椒,是一种带香气的植物。《续齐谐记》载:重九日佩茱萸登高饮菊花酒,可以消灾。

③黄花时候:即菊花盛开的时候,此处指九月九日。

④旧风流:指过去的风流人物。

“译文”

大江上空,秋风瑟瑟,一叶孤舟荡江飘流,烟雾弥漫,江水浩渺无边。孤独伤心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泊舟登上江楼,一片凄凉,眼前所见,无法写出赞美的诗句,因为苍山是那样的形容枯瘦,老树也似乎在替人发愁啊![幺]我在这江楼过重阳节,不能与家乡亲友共同登山赏菊,只能举樽独醉,采一株菜芙嗅嗅香味。不知还有几个知己挚友尚能白头健在啊!而今独旅异乡,人事全非昔日,同是这金风黄花的季节,而随着岁月流逝,眼前的孤独寂寞,已难与旧日的风流气派相比了。

〔双调·庆东原〕

京口①夜泊

故园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倚逢窗自叹飘泊命。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一夜梦难成,三处②愁相并。

“注解”

①京口:即今江苏镇江,与汤式故乡宁波相隔遥远。

②三处:即指城头、江心和山顶上。

“译文”

故园宁波距此相隔千里之遥,一叶孤帆须数日航程才能回归,独倚篷窗深深地喟叹道:命中注定一生流离不定,这怎不令人自怨自叹!城头上的鼓声、江心的浪声和那山顶的钟声,整整一夜,此起彼伏,声声叩人心扉。搅扰得人一夜连梦也做不成,这三处的声音,使满腔愁绪一并袭来,更觉凄凉惆怅。

〔双调·蟾宫曲〕

冷清清人在西厢,叫一声张郎①,骂一声张郎。乱纷纷花落东墙,问一会红娘,絮一会红娘②,枕儿余衾儿剩,温一半绣床,闲一半绣床。月儿斜风儿细,开一扇纱窗,掩一扇纱窗。荡悠悠绕高墙③,萦一寸柔肠,断一寸柔肠。

“注解”

①张郎:指王实甫《西厢记》中的男。角张君瑞。

②红娘:指《西厢记》中的女主角崔莺莺的使女。她替张君瑞和崔莺莺中间牵线搭桥。

③梦绕高唐:宋玉《神女赋》中写楚襄王游高唐,梦见巫山神女愿荐枕席,临去致辞,自谓“旦为行云,暮为行雨”,后人把男女欢合之所称作高唐。

“译文”

崔莺莺孤单寂寞,冷清清一个人独居西厢,焦燥不安地又是叫张郎,又是驾张郎。东墙内崔莺莺的思绪就如同这春残花落一样,纷扰意烦,乱作一团。她絮絮叨叨盘问着红娘,没完没了。她孤枕独裳,寂寞凄凉,彻夜不眠,双眼直盯着半开半掩的纱窗,月儿偏斜,微风习习,盼着意中人望眼欲穿,害得崔莺莺梦绕巫山,柔肠寸断。

〔双调·天香引〕①

西湖感旧

问西湖昔日如何?朝也②笙歌,暮也笙歌。问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③,暮也干戈。昔日也④二十里沽酒楼香风绮罗,今日个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光景嗟跎,人物消磨。昔日西湖,今日南柯。

“注解”

①天香引:双调宫曲牌名。

②“嘲也”、“暮也”二句:是说朝朝暮暮都在演奏音乐。

③干戈:指战争。

④昔日也’三句:形客西湖昔日的繁华景象。

“译文”

试问西湖昔日怎样呢?朝朝暮暮,笙歌不断。再问西湖今日又怎样呢?朝朝暮暮,战火不断。昔日的西湖,酒楼林主,繁华似锦,歌舞相伴。可今天的西湖,只有两三只打鱼船在湖中飘荡,在西风残照里,出没于碧波之中。大好的光阴在战乱间消失,人们的意志在战火里销磨。昔日的西湖盛况,今日都化作南柯一梦。

〔双调·天争沙〕

闲居杂兴

近山近水人家,带烟带雨桑麻,当役当差县衙①。一犁两耙,自耕自种生涯。

“注解”

①当役当差县衙:指当初曾在县衙当过差役,补本县县吏,后落魄江湖。

“译文”

身居山水之间,又有烟雨桑麻相伴。一犁一耙,过着自耕自种的山居生活,适意自得。想当初在县衙当差任职,顿觉冲是而昨非。

〔南吕·四块玉〕

风情

我事事村①,他般般丑。丑则②丑村则村意相投。则③为他丑心儿真,博得我村情儿厚。似这般丑眷属,村配偶,只除天上有。

“注解”

①村:愚蠢。

②则:就。

③则:只。

“译文”

我事事都蠢,他处处都显,丑就丑吧,蠢就蠢吧,可我们的情意相投。只为的是他虽丑可真。实意,博得我对他一片痴情诚挚。像这样的丑眷属,蠢配偶,除了天上才有。

〔南吕·四块玉〕

风情

意思儿真,心肠儿顺。只争①个口角头不囫囵,怕人知羞人说嗔②人问。不见后又嗔,得见后又忖③,多敢④死后肯。

“注解”

①只争:只差。

②嗔:责怪嗔怒。

③忖:犹豫不决。

④多敢:大概。

“译文”

她爱他情真意切又温柔。只差一句话在口里吞吞吐吐没说出来(就是愿与郎君成婚配)。她怕人知道,羞于被人议论,若有人问她,便会嗔怒责怪,她同心上人约会可临期又没见到,不由得满。焦燥,连连嗔怪。可当她见到了心上人,却又犹犹豫豫,难吐快言,不由得自怨自艾起来:大概只有到死后才肯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