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第四卷)
6708400000009

第9章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①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②,两朝开济老臣心③。出师未捷身先死④,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释”①锦官城:指成都。②“三顾”句:诸葛亮隐居隆中(在今湖北襄阳县西)时,刘备曾三次访问,请诸葛亮出山辅佐。③两朝:诸葛亮先后辅佐先主刘备、后主刘禅两朝。④“出师”句:蜀汉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出师伐魏,据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于渭水百余日。同年八月病死军中,见《蜀志·诸葛亮传》。

“译诗”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赏析”此诗写诗人寻诸葛祠之感。全诗围绕一个“寻”字展开。

首联写探寻:诗人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郊外翠柏森森的地方。

颔联写细寻:寻祠堂是为了寻丞相,祠堂既已寻得,但只见碧草迎春、阶前绿满,但荒无人迹;一句话,只有祠堂而无丞相。

颈联写追寻。丞相既不复能见,只能追寻其当年功业。当年刘备曾三顾茅庐,致使诸葛亮创立“三分天下”之功业。此中也寄寓了诗人的感慨:诗人此时也经历了玄、肃两朝,但遭放逐受弃捐,难邀君王一顾。

末联写推寻。诸葛才略过人,惜天不假年,大功未竟身先死;倘天假以年,则何功而不成?缅怀诸葛,后代英雄都会无限感慨、泪湿衣襟。此中也寄予了杜甫对于自身遭遇的深沉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