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第四卷)
6708400000031

第31章 独不见①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②。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③北音书断,丹凤城④南秋夜长。谁知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⑤。

“注释”①独不见:乐府名。②玳瑁:鱼类海产动物,壳可做装饰品。③白狼河:辽河支流,即今辽宁境内的大凌河。④丹凤城:京城长安。⑤流黄:黄色的绢。这里泛指巾或帷一类丝织品。

“译诗”名贵的郁金香,涂饰在卢家少妇的楼堂。一对对海燕,栖息在她玳瑁装饰的屋梁。九月寒风,吹落凋零的树叶,远处传来,捣衣的阵阵声响,她的情思已飞向辽阳,那遥远的边境,是他整整十年征戍的地方,渺茫的白狼河,远隔长安千山万水,为什么没有一点音信?为什么日日的思念永远是漫长的秋夜?谁能够看见,她的孤独,她的悲愁;谁叫明月,照着她的帷帐,照着她的泪流。

“赏析”这是一首拟古乐府之作,写少妇怀念久戍不归的丈夫。

这位少妇身居华堂,堂中燃烧郁金之香。燕子在堂中玳瑁梁上双栖叹息,而少妇却只是一人独居,倍感凄凉。已是九月了,将要换季,家家在准备寒衣,此时的捣衣声最能引起思妇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何况少妇的丈夫出征辽阳已历十年了!他驻守在白狼河北,与她音讯断绝;她家住长安城南,思念丈夫,通宵不眠。无人能见少妇的独处含愁,是谁教明月来相照呢?

此诗的好处在于善于比较,以它物来衬托少妇的愁苦孤独:双飞双栖的燕子衬托出她的孤独;华丽的居所衬托出她的落寞;寒砧声声衬托出她的思念;明月照人衬出她的孤寂难堪。

全诗音调流利,虽从古乐府中脱化,又是完整的七言律诗。沈佺期对七言律诗成熟的贡献于此可见。

§§卷七·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