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第四卷)
6708400000027

第27章 春雨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译诗”寒冷的初春,我多么惆怅。眼前一片寥落的景象,令我万分感伤。濛濛的细雨,飘洒在她的红楼,我只看见清冷茫茫。我只有黯然归去。风,依旧吹动珠帘,灯,依旧依稀闪烁。凄楚的暮春,遥远的天涯,哪里可以倾诉我的悲哀?缠绵的思念,化作依稀的梦,我依稀看见她的身影。啊!我的一片情痴,我无法传递。只有一只孤雁在万里长空中哀鸣。

“鉴赏”因春雨而引发出许多怀思的情愫——也似雨丝一样的连绵。有追思、有梦境、有挚情、有画意,极尽怀思之苦,最后连情书都无法寄出,更可知这种思念的无奈而又无穷。

利州①南渡

温庭筠

澹然空水带斜晖,曲鸟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谁解乘舟寻落蠡②,五湖烟水独忘机③?

“注释”①利州:今四川广元县。②范蠡:春秋楚人,曾助越灭吴。③机:机心,机巧。

“译诗”澹然空阔的水面,映着斜阳的余晖。曲折的小岛,连接翠绿的群山,凸出一片茫茫苍苍。舟船渐渐离去,载着鸟儿的嘶鸣;柳荫歇息的人们,等待远帆归来。沙草丛中群鸥四处飞散,江田上空孤鹭展翅回翔。谁能像范蠡一样乘着小船,忘却机心,在辽阔的江湖,自由漂荡。

“赏析”此诗由远而近又由近及远地描绘了渡头的景色。

诗从江上景色写起:一道斜阳铺在江上,江水澄净,波光粼粼,水色天光互相辉映,纡曲起伏的江中岛屿,远远望去,似与岸边青翠山岗相接,连成一片,显得那么深邃旷远。这两句将江水、岛屿、山峦、夕阳这四种气象阔大的景物统统摄取入诗,构成既有时空特征又色彩鲜明、意境开阔的图画。

接着,诗人由远及近描写渡口:送行人的马在嘶鸣,行客从水中解舟离去,柳荫下有人歇息,等待着远帆返回乡里。这两句写诗人待渡所见,写得有声有色,动静相映。诗的第三联写南渡时所见:在草丛中栖身的群鸥被惊得四处分散,一只雪白的鹭鸶,在万顷江面上翔舞回旋。这一联,将微小人物置于浩茫之景中,见出天地的寥廓。末联结于睹此旷远之景而生出的向往隐逸之情中。

此诗以写景为主,并于景中见意,又天然淡泊,不露痕迹,耐人寻味。

薛逢生卒年不详,字陶臣,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会昌元年(841)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迁万年尉,历任侍御史、尚书郎等职,因忤权贵,出任巴州刺史,复入朝为太常少卿,官终秘书监。长于七律,多怀古抒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