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第一卷)
6708200000005

第5章 望岳

岱宗夫如何①?齐鲁青未了②。造化钟神秀③,阴阳割昏晓④,荡胸生层云⑤,决眦入归鸟⑥。会当凌绝顶⑦,一览众山小。

“注释”①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②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即山东地区。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故后世以齐鲁大地代称山东地区。③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钟:赋予,汇聚。④阴阳:山北阳光不到天色易阴,山南日照天色易明。割:分划。⑤荡胸:云层叠起,心胸爽朗,如同云气在胸间波荡。⑥决眦(zì):极力张大眼睛。眦:眼眶。⑦会当:一定要。凌:直上。

“译诗”五岳之首的泰山啊!你青青的山色覆盖了辽阔的齐鲁大地。造化万物的大自然,使你汇聚了天地间的神奇和俊秀。横亘的山姿,使南北晨光暮色截然分明。蒸腾的云气重重叠叠,令人心胸激荡开阔。极目眺望,蓝天归鸟翩翩。总有一天我要登上你最高的峰峦,看群山匍匐在你的脚边。

“赏析”开元二十三年(735),23岁的杜甫在洛阳应试落第后,探视其父杜闲于兖州司马任上,过“裘马清狂”的游历生活。到天宝四年(745)这十年间,杜甫多次游历山东,饱览了齐鲁之邦的名山大川,并对泰山独具情缘。此诗在游历赵、齐(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作。诗从“望”字上着意,从远望、近观、细看的不同角度概括了泰山的雄伟峻拔的气势,到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报负和气概,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青春年少所特有的阳刚气魄。杜甫曾作过三首《望岳》诗,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首诗被认为是现存杜甫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全诗意境开阔、新颖,被人们奉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