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第一卷)
6708200000030

第30章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①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闲持贝叶书②,步出东斋读。真源了无取③,妄迹世所逐。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④。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澹然离言说⑤,悟悦心自足。

“注释”①诣:到。超师:僧人。禅经:释家典籍。②贝叶书:即佛经。古印度没有纸时,常用贝多树叶写经文。③真源:真正的本意。了:了然,明白。④缮性:修养本性。⑤澹:宁静。

“译诗”汲来清凉井水漱口刷牙,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尘土。悠闲地捧起佛门贝叶经,信步走出东斋吟咏朗读。佛经真谛世人并无领悟,荒诞之事却为人们追逐。佛儒精义原也可望暗合,但修养本性我何以精熟。道人禅院多么幽雅清静,绿色鲜苔连接竹林深处。太阳出来照着晨雾余露,苍翠松树宛若沐后涂脂。清静使我恬淡难以言说,悟出佛理内心畅快满足。

“赏析”佛教传入中国后,不少文人加入到信佛的队伍中;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加入,使得佛教在中国更加宏扬广大。

但很少有顺境中的文人皈依佛教的。文人信佛,往往是在生活中遇到大挫折以后,万念俱灰,欲遁入空门。然而当他们口诵佛号、以此消释烦恼时,他们原先所受的儒家的人生观又会时时出现在脑海中,他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拿佛教与儒家哲学作比较。柳宗元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尽管他“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一副笃诚信佛的样子,但“缮性何由熟”一语仍抖出了他的心事——他是忘不了“经国济世”的平生之愿的。

这首诗有点类似东晋南朝的“玄言诗”,玄言诗是阐述玄理的,而柳宗元此诗则想以寂静之境来印证佛理,诗人是想在此环境、在此心境中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扰和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