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对联(第三卷)
6693300000175

第175章 集句戏题天坛联

民国四年,袁世凯为了为称帝作准备,到北京天坛举行祀天典礼。

当时,有个叫严悲观的为天坛戏题一联: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

这是一副集句联。上联“荡荡乎”一句出自《论语·泰伯》:“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意思是天最高最大,而只有尧能够效法天。他的恩德那样广博,老百姓简直不知道该怎样称颂他。“不图”一句出自《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说的是孔子在齐国听到《韶》的乐曲,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说:“想不到舜时创作的音乐竟达到了这样美妙的地步。”上联紧扣天坛的“天”,说尧能效法天,显然是在拿袁世凯和尧相比,其霄壤之别立刻显现出来,极具喜剧效果;接着反其意用孔子的话,意为你怎么无耻到这个地步啊!

下联“滔滔者”一句出自《论语·微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意思是整个天下都像洪水泛滥一样乱糟糟的,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隐士桀溺的话)“孰谓”一句出自《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zōu音邹,古邑名,孔子的家乡)人之子知礼乎?’”说的是孔子进了鲁国的太庙,每件事情都要问。有人就说:“谁说鄹大夫的儿子懂得礼呀?”下联先述说民国年间的动乱局势,引语极为恰切;接下来直截了当地指斥袁世凯来祭天不合时宜,不懂大“礼”:辛亥革命的主要历史功绩就是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民国,而你这民国的总统却要去恢复帝制,再当皇帝,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你懂得什么“礼”呀!

对联集《论语》原句,而翻出新意,亦嘲亦谑。虽对仗不够严谨,但于集成句的对联,似可以不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