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飞扬青春,梦想中国:浙江大学学生原创文学作品集
6689800000047

第47章 听,一个故事

文/王天惠

茫茫旷野上,一条小道弯曲延展着,从旷野之外的世界通向旷野之内的村落。忽然,一个奔跑的身影出现在了这条小路上——红色的棉袄,飞舞的辫子,张望的眼神——脚步轻快地跳跃着,奏出无调的音乐,带着那如水晕般散开的欣喜,还有一丝如小鹿乱撞般的兴奋、紧张。

(一)

这是一个关于初恋的故事。

一个来自城市的青年小伙,一个生长在农村的淳朴少女,两条原本不会相交的线在这条弯曲小路上产生了第一个交点。几缕轻轻的目光交接,却开启了一个18岁少女招弟的秘密心扉,从此,飘移不定的目光找到了安落点。本是悬于空中、无牵无挂的花絮,却在一瞬间悄然落地,开始等待自己盛度开放的那一天。

少女的爱恋,轻轻的、静静的,融进了她的生活,渗透进她日常的一点一滴。习惯了每天从学校门前经过,听他诵读课文的声音;习惯了等待在他送孩子们回家的路上,偷偷地跟随着他们;习惯了用青花碗盛上自己用心做的食物,期待他能尝到……小小的种粒一天一天地长大,渐渐生根。

初恋时,也许我们不懂爱情。忽然莫名地被一个人吸引,然后在心里开启一扇小小的门,装下对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每一个细微的表情,每一句交谈的言语,都会如木偶的牵绳般,搅乱了自己的动作和心境。放学后,偷偷地往课桌抽屉塞进明天的生日礼物;赛场上,奋力地在一旁鼓劲加油,总是想方设法地想为对方做些什么,哪怕只是微小的事情。也许那时,我们不懂爱情,只是一个人的出现给了我们一个新的生活重心,只是简单地满足于可以每天看到对方的身影,只是希望别人可以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而开心。

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段青涩而美好的岁月,内心没有太多东西,目光清澈而纯净,只有林荫道上落下的斑驳树影,知了切切的聒噪,一根快要融化的冰棒,一台斜靠在树旁、停驻在草地上的单车。以为什么都已懂了的我们,其实还只是站在路程的起点之上。如果时间可以快进,也许,你会惊异。你看到自己为了追求事业理想而放弃了坚守多年的爱情,你看到自己为了一枚五克拉的钻戒而离开了那个深爱自己的人,你看到自己为了利益上的交易竟轻易地投怀送抱,你看到自己终于也戴上了虚假的面具,游离在繁杂的世界之中,连你自己也无法摸清。那是个弯曲小路之外的世界,矗立在高楼之间,被隔断了空间的世界。

招弟无疑是幸运的,她始终居于小路的这一端,细心呵护着自己平凡普通却纯净真诚的爱恋。也许那时,我们不懂爱情,不懂现实爱情中的世俗价值,不懂爱情的功利利益,不懂爱情其实可以成为一种工具;也许,只有那时,我们才懂爱情,一种深深地潜在了心底,呼吸着的感情,只有纯粹的愿景和希冀,为彼此牵挂,为彼此付出,所有的辛苦、努力只是希望可以看到对方开心的笑意。

爱情从来就是简单的,无关其他,只关于心。

(二)

这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

在正值人生佳季的20岁,从生活的城市来到这个陌生的小乡村,在这里和村民们一起亲手盖起了村里的第一间小学教室,低矮的横梁、粗糙的石墙、裂开的桌椅,却在这四角方方的狭陋空间中,付出了自己一辈子的时间和心血——骆老师,一个来自城市的青年小伙,一名驻守在农村一辈子的小学教师,一位在为学校筹建工作而奔波的路途中突然离去的老人。

骆老师一生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活,他将梦想的轮廓描绘在美丽的乡间,用自己的行动填充着、实践着,为农村孩子们的未来不停争取,不停努力。努力的期限不是两三天、一个月或是一个假期,而是自己一生剩下的全部时间。如果,骆老师当年选择留在城镇,也许会成为一个骆教授、骆主任、骆经理,矮小的房屋被高大的水泥楼房所代替,简陋的四轮板车被高档的小汽车所代替,平淡的粗茶淡饭被丰富的山珍海味所代替,过着的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一种也许更被世人所钦羡、所认可的成功范式。然而,我不知道,所谓的“成功范式”是否可以代替所有。光芒四射的荣誉光环是否可以取代村民们内心所怀有的尊敬与感激之情,旁人的附和称颂是否可以取代孩子们在获得新知那一刻时充满喜悦与兴奋的表情,置满房间的赠品与装饰物是否可以取代老人家们一针一线缝起,亲手送到手里的棉衣与鞋底?而“成功范式”之中的骆老师又是否可以拥有那么一批专门从外地赶来,甘心为他在风雪地里辛苦抬棺的学生们,送行的队伍蜿蜒在乡村的小路之上……

没有多少人会有像骆老师那样的勇气,舍弃舒适的城市生活,毅然将自己的余生贡献给农村;更没有多少人会将自己梦想的轮廓勾画在自己的世界之外,用无怨无悔的努力去为别人的世界描上美丽的图案和绚烂的色彩;更是有太少的人会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梦想,或妥协或怀疑,还未到达彼岸,就已换了舟船。也许,像骆老师这样的人,在现代社会中会更多地成为一个默默无名的角色,被淹没于社会中所充斥着的各种“趁早出名”、“提前出国”、“争报公务员”等利益追逐之中。而这些,又有多少是可以被真正称之为“梦想”的?有多少是自己真正想拥有的“梦想”?又有多少是自己真正愿意去追求的“梦想”呢?

拥有梦想的人是幸运的,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的人是幸福的,敢于出发实践自己梦想的人是富有勇气、让人敬佩的。

(三)

这又是一个关于奔跑着等待的故事。

孩子的歌声从道路那边渐渐传来,招弟匆忙跑进树丛中,开始一路跟随。轻轻的音乐萦绕在画面之间,招弟奔跑的目光透过交错的树枝,断续地注视着孩子们,还有孩子们中那个黑色的身影。

如果三合屯的路有记忆,那么上面一定布满了招弟不停奔跑的脚印,或兴奋,或急切,或伤心。跑着从家里到学校,听着从教室里传出的骆老师的声音;跑着从家里赶到村口,只为可以在他临走前让他吃到自己亲手煮的水饺;不顾虚弱的身体,跑出床铺,只为可以再次见到他的归来。招弟的爱恋是奔跑着的爱恋,在奔跑中等待,等待骆老师的回应,等待骆老师的归来,等待最终爱情的盛开。

招弟的生活如此简单,等待、奔跑,为了自己的爱情,几乎是一个农村女孩所能做的所有努力。她静静等待着自己努力的结果,那样执着、坚定,而又充满希冀,在一天一天的时间消磨中,却丝毫未损自己的心意。犹如穿岩的水滴,柔弱的外表却蕴含着强大的力量。终于,穿岩而过。

生活如水,日子不断重复着昨天。平淡的生活是那本变薄的日历,是每天清晨按时响起的闹铃,是楼道里不断上上下下的匆忙身影,出门,往返,往返,出门,习惯的动作、习惯的路线、习惯的风景构成了不知不觉早已习惯的生活。忽然,有一天,偶然停下来,看着周遭熟悉的一切,想努力回忆起第一次来到这里的心情,却那样模糊,抓也抓不住。生活如水,渐渐渗进我们的肌肤、情感、回忆,穿透穿透,磨平磨平,不记得了当初的自己,不记得了当初自己的承诺,不记得了当初那充满期待的心情。假若,不是生活如水,而是心境如水;假若不是生活将自己磨平,而是自己将生活穿透,也许,我们遗忘的会少些,记住的会多些,害怕的会少些,期待的会多些,就如招弟的等待,不会随着时间的增多而削减,反而变得更加义无反顾、坚定决绝。

也许,我们该这样面对生活:用一颗如水的心,穿透生活的磨砺和锋芒,积蓄能量,静静等待着穿岩而过的那一刻,相信它终有到来的那一天。

后记

《我的父亲母亲》,一部张艺谋的早期作品,很早就听说过,却到最近才有机会看到。看惯了张导的大手笔制作,那些宏大的主题、绚烂的动作、飘逸的服饰后,再回到《我的父亲母亲》中朴实的乡村风景,简素的碎花棉袄,以及当时刚出道的章子怡那略显青涩却质朴的表演,不禁让人感叹唏嘘。

如今的电影市场在美国好莱坞影片的影响下,喜欢用技术特效营造出大胆的视觉冲击感、听觉爆炸度,让观众在观赏过程中得到强烈的感官刺激。而繁华落尽,唯剩凄凉孤寂。快餐式电影可以给人带来一时的感官享受,但当影院灯亮起之后,电脑视频窗口关闭之后,它所留给我们的感觉体验又会保存上多长时间呢?它可以走进我们的记忆,却无法走进我们的内心。只有当一部电影拥有了温度,拥有了可以用心触摸到的感情肌理,拥有可以唤醒人心的情感触角的时候,它才是一部鲜活的作品,驻进观者的记忆中,活在人的内心。

(该文为浙江大学第十二届校园文学大奖赛获奖作品,作者时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20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