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飞扬青春,梦想中国:浙江大学学生原创文学作品集
6689800000001

第1章 序一

文学,是一个人人都可能有心得的话题,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个或某些阶段中总会不同程度地接触到文学。它就像一个抽屉,收藏了成长的欢笑与泪水;又似一面镜子,凸显出人性的复杂与单纯,它是我们作为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对自我生命的关照和人生的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作品。我想,这大概就是校园文学大奖赛的初衷之一——给每一个平凡人一个舞台,用最真实的话语诉说年轻的心灵,以最自信的笔触抒写青春的梦想。

我一直认为,大学教育的一大重点便是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作为“人”的价值所在,认识到人类的普遍性和个体的特殊性,学会用一双理性锐利的眼睛观古赏今,以一颗海纳江河之心包容世事,好比一棵真正的会思想的芦苇,诗意生活。而文学,正是这样一股涵养心性、启迪智慧的源泉。浙江大学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列,根本之道是要培养出有理想、有品性、有作为的人才,是要以人文精神为基点,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个人修养提升,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一个欣赏自己的角度,一种惬意生活的方式,在发现、发展、发挥个人所长的基础上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乃至世界文明的繁荣贡献绵薄之力。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引导者,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生体认,呵护每一位学子的创作梦想,鼓励大家以文学的感悟去理解人生,以此得到学理的教诲、思想的启迪、气质的感染和人格的提升。看到年轻的一代人,将蓬勃的人生体悟隐藏在一行行抽象的诗歌中,在三月风吟里诉说衷情;将道德期望寄寓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里,在笔墨相继中创造文明,我感到很欣慰,也很自豪。

在此,我想感谢所有投稿参与校园文学大奖赛的同学,是你们的参与,为这个校园平添一丝丝文韵与情致,让我们领略到浙大学子的气度与胸襟。同时,也要感谢一直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老师们,是你们的坚持与付出,让那些年轻而真挚的声音有了一个共享与争鸣的舞台,让我们有幸共同见证这个大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印记。

最后,我想以马一浮先生在校歌中写的两句词与读到这本书的学子共勉——“念哉典学,思睿观通”。诸位在校,务必要勤于学习,认真思考,不仅要掌握理工农医这样的实用知识,更要具有崇高的理想和美好的德行,将人文精神贯注于求学治业的过程中。要记得,只有兼收并蓄,博学贯通,方能睿智通达,窥探真理。

是为序。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

201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