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忍谦让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美德。《尚书·君陈》中说:“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小事不能忍让,就会破坏大事情。
朱熹《论语集注》:“小不忍,如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又说:“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朱子语类·卷四十五》)“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告诉人们: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应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逞匹夫之勇,而应有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孔子说的“小”,是指为理想、为信念值得牺牲的东西,这些小东西可能是富贵、是荣辱、是权利,甚至是生命;孔子说的“大谋”,并不是在谋划或图谋一件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而是一项为了实现理想可以献身的大事。可见,忍是理智的抉择,是成熟的表现。忍有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眼光放得远,为长远打算,忍一时之痛。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实现梦想。
唐代武则天时期,有一位叫娄师德的将军,因战功卓著,很有才能,得到武则天的赏识,为此,他也招来很多人的嫉妒。所以,当他弟弟被外派做官的时候,他对弟弟说:“我现在得到陛下的赏识,已经有很多人在陛下面前诋毁我了,所以你这次在外做官一定要事事忍让。”他弟弟说:“就算别人把唾沫吐在我的脸上,我自己擦掉就是了。”娄师德说:“这样还不行,你擦掉就是违背别人的意愿,你要能让别人消除怒气,就应该让唾沫在脸上自己干掉。”(《新唐书·娄师德传》)这就是成语“唾面自干”的来历。此典故形容受了污辱,极度容忍,用来赞誉有超常容忍心的人。
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具坚忍力的民族,古代超凡的伟人,总有超凡的忍耐力。在历史上,周文王曾忍食子之痛,孙膑曾忍膑刑之苦,韩信曾忍胯下之辱,勾践曾忍破国之屈,司马迁曾忍遭受宫刑之痛等都是忍小耻而成大业的典型事例。也正因为他们能忍,日后才能有机会雪耻复仇,成就不朽的伟业。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忍”字有多么重要。
当然,古人所倡导的忍让,并不是无原则的忍,忍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图变,为变而忍才是有价值的忍。昔者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式的忍成为日后人们对忍的最一般理解,也成为忍的最高境界。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在《古文观止》的《留侯论》一文中,通过评价张良这一伟大豪杰,来说明立志高远的人是怎样“忍小忿而就大谋”的。文章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用今天的话来说,有大作为的人,必然有过人之处,是什么呢?对于突发事件并不惊怵,别人无端责怪甚至凌辱并不马上火冒三丈,为什么能够这样呢?因为他胸怀大志,目标高远啊。
之后,东坡先生马上翻出了张良年轻时的传奇。在秦统一六国后,作为韩国贵族的张氏家族自然被赶尽杀绝,失去了既得利益,祖父两代为韩相的张良,在强大的心理落差下,当然要向秦始皇复仇,于是他收买了一个刺客,让其在秦皇巡游天下,路过博浪沙这个地方时,用一个重达一百一十斤左右的大锤子飞击秦皇车驾,然而结果是击中副车,秦始皇安然无恙,接下来当然是张良成为全国一号通缉犯。东坡先生评论说,在秦刚刚横扫六合,天下甫定,气势旺盛之时去做这样的事情,是飞蛾扑火啊,汲汲于小忿,总之是缺乏头脑。
接下来,东坡先生记述了逃难之中的张良在后来“拾履得书”那件事中所表现的忍耐力和情商。话说张良一日来到一桥上,看到一个老人(即黄石公)故意脱下一只鞋扔下桥,然后对萍水相逢的张良说:“去,将我的鞋子拣来。”张良本来要打他,见其年老,不好发作,遂其愿。老人说了一句“孺子可教”,并相约5日后黎明在这桥上相会。张良如约,但是被老人认为迟到了,于是相约5日后再会。而当张良在鸡叫之前赶去,结果老人却已在那里等待,于是又被数落了一通。在第三个5日后,张良半夜就赶去等候,结果先于老人,于是老人很满意,授予《太公兵法》。在此过程中,张良表现了超强的忍耐力。不论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东坡先生用这个故事说明了成大事者必须“忍小忿”。
而成就功业的张良,最终用坚忍的心,辅助刘邦获取天下。当韩信攻下齐国,并要求刘邦封他“假齐王”时,高祖勃然大怒,就要形于色时,被张良所制止,刘邦然后改口说:“什么啊,开玩笑啊,封假齐王,要封就封真齐王。”如果这时刘邦翻脸,韩信真要自立为王,历史恐怕就要改写了。东坡先生评论说“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毙。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小不忍则乱大谋,说明了失去理智的危害。理智地对待一切事物,是大智的表现。《孙子兵法》里认为,主将首先就要情绪稳定,这样才能不意气用事。《孙子兵法》指出:“主不可以怒以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认为国君不可以因一时的愤怒而兴兵打仗,将帅不可凭一时的怨愤而与敌交战,一切都要以是否有利为转移,合于利则动,不利则止,这才是理智的行为。
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擒杀。张飞闻讯,悲痛欲绝,严令三军赶制孝衣,为关羽戴孝,逼得手下将官无奈,最后铤而走险,将其刺杀。刘备为报东吴杀害关羽之仇,举兵伐吴。诸葛亮、赵云等人苦苦相谏,都无济于事。这时的刘备已完全失去了理智。结果被吴将陆逊一把火烧得溃不成军,数万军士丧生,刘备本人带着残兵败将退归白帝城,羞愧交加,一命呜呼。蜀军从此一蹶不振了。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很多让一般人感到生气的事。但是如果我们能把发怒的心态转换为感激的心态,就能化怒气为祥和,到达高尚的精神境界。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长了你的智慧;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让你学会了忍耐;感激生命中所有结缘的众生,因为他们的存在使你的人生丰富多彩。
中国古代的中医,对于“怒”有着精辟的论述。中医认为,怒皆由气而生,气和怒是两个孪生的兄弟。由怒忿不平,而怒火勃发。怒气会使“血气耗,肝火旺,怒伤肝”这些常识早已被人们所熟知。而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生气、盛怒而身亡者。历史上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周瑜在恼恨暴怒之下,口吐鲜血而亡的故事人人皆知。世人的许多怒气大都来自贪欲与私心,邻里之间的争吵,马路上的争吵无非为了一点小利或受了一点小损害。如果能用一颗淡泊的心对待世上的功名利禄,怒气自然就小了,也就不会为了一点小小的得失而大发雷霆。可见,忍让是一种生存的哲学,古人总结说:“能忍耻者安,能忍辱者存。”“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各自责,则天清地宁,各相责,则天翻地覆。”
隐忍谦让不仅是中国古人的一种处世方法,而且也被看做是一种道德准则和修养之道。唐代张公艺写的《百忍歌》中说:“仁者忍人所难忍,智者忍人所不忍。思前想后忍之方,装聋作哑忍之准。忍字可以走天下,忍字可以结邻近。忍得淡泊可养神,忍得饥寒可立品。忍得勤苦有余积,忍得荒淫无疾病。”《唐书》记载:张公艺九世同堂,唐高宗问他睦族之道,张公艺提笔写了一百多个“忍”字,递给皇帝。从那以后,姓张的多以“百忍家声”为荣。南宋罗大经说:“大智大勇,必能忍小耻小忿。”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的大堂上也曾高悬着“制怒”的警言,这说明中国的古人们对发怒的危害性早有认识。
心理学家认为,生活中的不善忍让,是人格不健全的表现,容易导致偏执型、分裂型、反社会型、强迫型等人格障碍。生理学家指出,适度的宽容,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心身健康都有益处。不会宽容别人,亦会殃及自身。过高要求别人,必定使自己处于紧张的心理之中,从而影响自身的健康。医学家们发现,不善忍让的人,由于内心的矛盾冲突或情绪危机难于解脱,极易导致机体内分泌功能失调,可致使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功能紊乱等,并可能伴有头昏脑涨、失眠多梦、乏力倦怠、食欲不振、心烦意乱等神经衰弱症状。医学家们还发现,紧张的心理刺激会影响内分泌功能,而内分泌功能的改变又反过来增加人的紧张心理,形成恶性循环,对身心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贻害身心健康。
忍让,有赖于个人的毅力与度量,得益于平时的修养,要想使自己保持好心境,就应该在忍让的修养上多下些工夫。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有一些非原则性的分歧和矛盾,如果每个人都能以宽容与让人的心态去处理,那么生活中将会减少许多矛盾和争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友善和融洽。反之,生活中,如果相互之间常为一些小事而争斗,甚至相互敌视,就会使事态恶化,有时芝麻大的小事还会酿成大祸。日本有句格言“雄辩是银,沉默是金”。就是说当别人情绪激动时,你则显得沉默,宽宏大度,这比黄金还贵重。其结果必然是“以静制动”,可减少因急躁而产生的诸多不良后果。所以说,一时的沉默忍让是一种以退为进、生存竞争的策略,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当然,容忍与让人并不是要求人们毫无原则地忍让,而是指在小事上讲风格,大事上讲原则。在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要寸步不让,据理力争,更需要有忍的风度与聪明的才智。要平心静气、严肃认真地摆事实、讲道理;而不是大动肝火地与对方发火、吵架。要忍到最后,讲到最后,让对方心悦诚服,则更能显示出一个人忍的修养与智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