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太原:历史深处走来的城
6586900000045

第45章 思想启蒙:文瀛湖畔风云激

眼见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1917年十月革命后先进分子转而把目光投向马克思主义,投向社会主义。辛亥革命七年之后爆发的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其他群众掀起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卖国的全国规模的革命斗争,从此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启幕。

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太原后,山西大学、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山西省立第一师范、山西农业专门学校、山西法政专门学校、山西商业专门学校等十余所大、中学校,迅速建立了学生会,并派代表在山西大学开会,决定利用5月7日国耻纪念日举行游行示威。5月7日,太原11所学校的2000多名学生集会文瀛湖畔,抗议北洋政府的投降外交,要求惩办卖国贼,声援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大会宣布成立太原大中学校学生联合会,推选贾超孟任会长。会后,集会学生举行游行示威,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散发传单,要求废除“二十一条”、收回山东主权、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游行队伍经桥头街、柳巷、北司街到省督军署门前请愿。在省议会,请愿学生“放声大哭,彼此堕泪。各市民来观,同声呼号”。5月8日,省议会电致北京政府,转达了太原学生的正义要求和行动。5月下旬,太原大中学校的学生相继罢课,组织讲演团,宣传取消“二十一条”、收回青岛和抵制日货。5月29日,大同、临汾、运城、晋城、离石、汾阳、太谷、平定、祁县、代县、霍县等地的学生,纷纷举行反帝爱国集会和示威游行,声援北京和太原的学生爱国运动。与此同时,从5月下旬开始,太原总商会与学联签订了抵制日货合同,参与到反帝爱国的斗争中。

在五四运动中,太原学生密切关注全国各地的学生运动,与之遥相呼应、共同配合。5月下旬,天津学联代表到太原,介绍学生运动情况,商讨统一行动。6月18日,天津各界联合会成立后,即派代表到太原,与太原工、商、学各界联络,商议组成各界联合会。11月日本驻福州领事馆制造“台江事件”后,12月7日太原学生走上街头,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福州惨案的真相,号召省城各界爱国人士联合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开展抵制日货运动。1920年4月28日,为反对日本“直接交涉”山东问题,太原学生再次集会文瀛湖畔,要求废除中日军事协定,并宣布从即日起,省城各校实行罢课,一致救亡。

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太原的传播。1919年8月,高君宇帮助省立一中学生王振翼创办《平民周刊》,以“为人民奋斗”为宗旨“代人民呼号”,率先在太原和山西开始了新思想、新文化和共产主义启蒙教育。之后,山西大学学生以“交换知识,研究学术”为宗旨组织了新共和学会,省立第一师范学生张友渔等以“发展共进精神、研究有用学术”为宗旨组织了共进学社,省立一中学生以“研究学术、服务社会”为宗旨组织了青年学会,省立一中学生汪铭等以“研究学术、开通民智”为宗旨组织了见闻观摩会。这些团体研究新思想、新文化,传播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逐步为群众所认识和接受。特别是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后,恢复《平民周刊》、开办晋华书社、创办平民小学,把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作为重要任务,推进马克思主义进学校、进工厂,为太原党组织的创立奠定了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