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王子与贫儿(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6557000000032

第32章 让位(1)

凌晨四点,威斯敏斯特教堂灯火辉煌,看台上早已挤满了人,这些人都早起几个小时来到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他们怀着庄严的心情来看新国王加冕——这个盛大的典礼,也许他们终生难得再看到第二次。事实上确是如此,从清晨三点钟预告的炮声响过之后,整个伦敦和威斯敏斯特教堂就忙乱起来了,那时候已经有一批又一批没有官衔和爵位的阔佬们涌进那些专为他们预留看台的入口,这是他们早就花钱打点好的,可以随时到这些看台上找到座位。

时间在这些人的企盼中慢慢地度过,看台上的人越来越多,而教堂北边的耳堂却空着,这些耳堂是为那些特权阶层的人物准备的,另外还看得见宽大的教坛,铺着质地极佳的毛毯,国王的宝座就摆在上面。宝座占据了教坛的正中央,用一个四级的台子垫高了一些。宝座里摆放着一块粗糙的扁石头——这就是斯康的天命石,从前有好几代苏格兰国王坐在上面加冕,所以后来终于成了一块神圣的石头,现在给英国国王作同一用途也很够资格了。宝座和它的踏脚凳上都蒙着金丝缎。

教堂里虽然人很多,但很寂静,人们都在沉默中静静等待那神圣的时刻的到来,姗姗来迟的晨光终于露面了,于是大家熄掉火把,让柔和的阳光照亮教堂所有的宽大的空间。现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轮廓已能基本看清了,但仍有些虚幻的气氛,因为太阳被薄云微微遮住了。

七点钟的时候,这种寂静终于被打破了,恰逢七点,第一位贵夫人走进了耳堂,她的服装从华丽的角度讲,简直可以与所罗门王媲美。一位身着亮缎和天鹅绒礼服的官员将她引到她的专席上,另外一位侍从提起这位贵妇长长的裙裾跟在她后面,等她坐走后,替她把裙裾叠放在膝上,然后按她的吩咐放好了踏脚凳,再把花冠放在最适当的地方,以便到了贵族们一起复冕的时候,她可以顺手拿到。

贵妇们一个接着一个流光溢彩地“飘”了进来,她们每一个的身后同样跟着穿天鹅绒礼服的官员,这些官员照顾她们入席,把她们伺候得舒舒服服。现在的场面相当热闹了,处处充满了生气和活力。过了一会儿,满场重归寂静,因为贵妇们都到齐了并已各就各位。这是一大片由贵妇组成的花海,五光十色,光彩照人,她们佩带的钻石晶莹闪亮折射着耀眼的光辉。

九点钟刚过,教堂又起了一阵骚动,原来是外国的使臣来到了,他们雍容的态度、优雅的举止再次获得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所有的人都在静静地等着,几个小时过去了,终于宣告国王和游行队伍到来的炮声响了起来。等待的人们顿时高兴起来。大家知道还要耽搁一会儿,因为国王要梳洗打扮,穿好礼服来参加这个隆重的典礼。等候国王出场的这段时间,不会令人感到寂寞,全国的贵族会在此时身着派头十足的礼袍入场。官员们把他们按照不同的礼节引到座位上,并将冠冕放在身旁顺手的地方。看台上的每一人都心绪难平,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他们一辈子才能有的惟一机会看见这么隆重的盛典。当这些贵族们通通坐定之后,从看台上和所有有利的位置都可以把他们看得清清楚楚。这个豪华壮观的场面的确很好看,并且令人过目难忘。

这时有几位穿着法衣、头戴法冠的教会领袖和他们的随从有顺序地走上教坛,坐在各自的位置上。他们后面跟着摄政王和其他大臣,再后面是一队钢甲的皇家卫队。

人们苦苦等待的神圣时刻终于来到,随着一阵欢快的乐曲声,汤姆·坎迪身穿一件金丝缎的礼服长袍出现在门口并走上了教坛,全场顿时沸腾起来,接着就举行了确认国王的仪式。

一首庄严的赞美歌声发出的宏亮声响迅速扫过大教堂会场,汤姆·坎迪就在这阵歌声的引导和伴随下被引到宝座上。古老的仪式按部就班地进行着,那庄严的气氛给在场的每个人都留下了极其难忘的印象。仪式接近尾声的时候,汤姆·坎迪的脸色渐渐发白,而且越来越严重,一阵阵不断加深的苦恼和沮丧情绪笼罩着他的心灵,笼罩着他那懊悔不安的良心。

这时,就剩下最后的一项仪式了,坎特伯大主教把英王的王冠从垫子上捧起来,举到那发抖的假国王头上。瞬时间,宽敞的大厅中闪耀出彩虹般的光芒,所有的贵族们动作整齐地举起了他们的冠冕,举到自己的头上并保持这种姿势不动了。

大教堂充满了庄严、肃穆的气氛,就在这令人难忘的时刻,一个惊人的身影闯进场内,由于所有人都过于聚精会神,谁也没有发现这个人影,直到后来他突然出现,顺着中间那条大过道走上前来,人们才惊觉过来。那是个小男孩儿,光着头,脚上的鞋袜不成样子,身上的粗衣裳已破成了碎片。只见他神情严肃地举起手,那神情、气势与那又脏又破的衣服极不相称。

“我不许你们把英国的王冠戴在那个假冒的国王头上,我才是真正的国王。”

小男孩的话立刻引起了一阵骚动,几个皇家卫士急奔上前,但在这同一瞬间,汤姆·坎迪迅速向前走了一步,大声喊道:

“停!不许动!他的确是国王。”

迷惑不解的表情出现在全场每个人的脸上,有一部分人从座位上站起来,用困惑的眼神互相望着,再看看这出戏里的两个主角,觉得恍恍惚惚的,简直分不清是现实还是梦境。摄政王也和大家一样吃惊,但他很快镇定下来,用一种带有权威的口吻命令:

“赶快把那个野孩子抓起来!快!”

有人正要奉命行动,假国王汤姆跺着脚大声喊起来:

“抗命者死,谁也不许动他,他真是国王!”

那几个想动的卫士吓得退了回去,在场的人都静静地保持着原有的姿势,不知该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大家正在努力调整心态的时候,那孩子沉着地继续向前走,带着自信的神情并表现出了高贵的风度,他是那样的镇定、沉稳。当大家正在胡思乱想、束手无措的时候,他已经走上了教坛,假国王欢天喜地地跑上去跪在他面前说:

“啊,尊敬的陛下,让可怜的汤姆·坎迪首先向您宣誓效忠吧!让我对您说,请戴上王冠,恢复王位吧!”

摄政王的眼睛紧紧盯着这个自称国王的孩子,先前的严厉表情此刻已换上了一副惊奇的表情。

其他的大臣们也发现了这一现象,他们彼此面面相觑,不由自主地一起向后退了一步,每个人的心里都产生了同样的疑问:“啊,如此相像,难道……”

摄政王不知如何是好,他沉思一会儿,然后用严肃而尊敬的态度问:

“请您恕我冒昧,我想问几个问题,如何?”

公爵问了很多问题,有关朝廷的,有关先王的,有关王子和公主们的。这个孩子不加思考地给予了正确回答,除此之外,他把宫里的那些召见大臣的地方和先王的寝宫以及皇太子的房间都准确地描述了一番。

大臣们都惊呆了:“这怎么可能?他怎么会知道?又怎么会知道得如此详细?难道他真的是国王?”

“回答确实精彩,可这些事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国王陛下也能讲得很清楚。”汤姆·坎迪一听到这句话,尤其是听见自己还被称为国王时,心里又敲起鼓来,他觉得希望破灭了。

“这都不能算是证明。”摄政王又添了这么一句。

摄政王自有他自己的想法:“不行,得马上停止这种询问,这会对国家的统治有莫大的损害,必须制止这种愚蠢的行为。”于是他转过身来断然说道:“托马斯爵士,逮住这个……不,住手。”他脸上忽然露出喜色,随即对这个衣衫褴褛的候补国王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你知道国玺在什么地方吗?”

摄政王的这句问话一出口,立刻引来了在场大臣们的一致赞赏,他们都明白,只有皇太子才有可能知道国玺放在什么地方,换句话说,如果这个孩子假冒皇太子的话,这句问话一定会把他问住的。哪知,那个孩子立刻用坚毅的口吻回答说:

“这有何难。”然后连句客气话也没说就转过脸去发号施令,那种自然的神态表示他是个惯于命令别人的人:“圣约翰勋爵,你比别人都熟悉那里,你去我的房间,在靠近地板的地方,离那扇通往前厅的门最远的左边那个角落里,你会在墙上找到一个铜制的钉头形的装饰品。你按它一下,就会有一个小宝石箱敞开,这是连你都不知道的,不但你,除了我自己和替我设计这个装置的那个可靠工匠外,世上再也没有其他人知道。你第一眼就可以看到国玺,你把它拿到这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