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王子与贫儿(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6557000000022

第22章 逃进农家

第二天清晨,国王十分舒畅地伸了个懒腰,证明他昨夜睡得很好,突然,他发现有一点湿麓麓的老鼠正趴在他脸旁睡大觉呢,现在它一受惊扰,就赶快逃跑了。国王笑了笑,说:“可怜的傻瓜,干嘛要这么害怕?我跟你一样倒霉呀。我自己就是个走投无路的人,我要是也伤害走投无路的小生灵,那未免也太可耻了。不但如此,我还得感谢你给我带来的好兆头,因为一个国王既然沦落到这种地步,竟然连老鼠都在他身上搭铺,这就说明他要时来运转了,不会继续倒霉下去了。”

国王站起身,走出牛栏,准备活动一下,突然他听见了孩子们的声音,谷仓的门随之打开了,两个姑娘走了进来。她们一看见他,立刻就停止了谈话,也不再笑了,她们站在那一动不动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注视着他。随后她们又开始低声耳语,然后向前迈了几步,又站着不动,低声说话,最后她们终于大声谈论起国王来。

有一个说:“他的脸蛋长得真不错。”

“头发也非常好。”另一个也说。

“就是衣服太破旧了。”

说着,这两个姑娘开始朝国王这边走了过来,围着他上下仔细地打量,就像在看一种新奇的动物似的。她们的举动显得小心翼翼,好像存有戒心,又好像是害怕,随时都可能被咬上一口似的,最后她们俩在他面前站住了,两人一面拉着手做防御的准备,一面用她们那双天真无邪的眼睛把他仔仔细细地看了个够,然后她们其中的一个鼓足了勇气,直截了当地询问道:

“你是谁?”

“我是英国国王。”他严肃地回答。

两个女孩子露出了吃惊的神色,她们把眼睛睁得大大的,这样持续了半分钟没做声。后来终于有一个道出了心中的疑问:“你听清楚他说的话了吗,马杰里,他说他是英国国王,你说这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普丽西,你想想,如果不是真的,那就说明他在撒谎。”

马杰里的话使普丽西打消了半信半疑的念头。她琢磨了一下,然后要国王以名誉担保,她坦率地说:“如果你真的是国王,那我就相信你。”

“我说的都是真话,我以我的名誉担保。”

于是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两个小姑娘开始问起他是怎么到这来的,怎么会穿着如此不合他身份的衣服,问他打算上哪儿去,还问了他许多别的事情。他现在可以痛痛快快地把自己的遭遇合盘托出了,既然不会遭到嘲笑,也不会受到怀疑,这使他觉得非常欣慰。于是他很动情地讲述了自己的故事,甚至忘记了饥饿。

两个好心的小姑娘对他的话,表示了非常深切和真挚的同情。后来,当他说到近来的不幸时她们得知他已经很久没吃过东西了,于是终止了他的话,邀请他去她们家饱餐一顿。

现在国王高兴极了,他想:“等我恢复了王位后,我一定要重重地奖赏她们,而且要呼吁全国尊重儿童。”

小国王受到了这两个小姑娘的母亲的盛情款待,同时他的不幸遭遇也得到了她的同情。她是个寡妇,家境贫寒,从小饱受了磨难,因此对于遭受不幸的人她总是抱以极大的同情。她猜想这个疯癫的孩子大概是从家里跑出来的。于是她极力想问清楚,他究竟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为的是好设法把他送回去。她问到了附近的城市和村庄,可是却没有得到任何答案,小国王的神色以及他的回答都表明他根本就不熟悉她所谈到的这一切。他有兴致地且自然地讲述着宫廷的事情,当他讲到他那已故的“父王”的时候,还不止一次地痛哭起来。但是每当话题转到比较世俗卑微的事情上,他立刻就像哑巴一样,默不作声了。

即使这样,这位母亲仍没有失去信心,她决定再试一试,于是她说起了小牛、小羊以及她以为他曾经干过的羊倌,但小国王仍旧漠不关心;然后她又说到磨坊;谈到贴锅匠、铁匠、铜匠等等,以及各行各业的人;又谈到疯人院、监狱和收容所,可说来说去,她还是一无所获。最后她认定他一定是给别人家当过佣人,于是她又把话题转到那上面去。没想到希望又落空了。说起扫地似乎使他厌烦,生火也没能让他动心,擦地板和洗洗涮涮仍然提不起他的兴趣。这位主妇已近乎绝望,只是作为一种形式,她把话题又转到了烹调做饭的事上来。

但出乎她的意料,她异常兴奋地发现,国王一听到这个话题竟然喜形于色,哈,她心里想,终于把他的秘密给套出来了,她为自己成功地达到目的非常满意。

此时,这位母亲可以暂时休息一下她的口舌了,因为国王正在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一闻到沙锅里出来的香味,一听到吃的话题,立刻兴致大发,于是他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说出了好多美味的菜饭。因此,仅三分钟,那位妇女就这么想开了:“果然我猜得不错,他原来是给人家帮厨的!”后来他又说出了许多菜的名称,并淡得津津有味,劲头十足,于是这位主妇又想:“我的天哪,他怎么会知道这么多菜的花样,并且还都是些做工讲究的美味佳肴呀?这些只有那些贵族人家才能享用的呀。啊,我明白了!虽然他现在穿得破破烂烂、是个流浪儿,但是在他没有发疯的时候,一定是在王宫的御膳房做事,嗯,让我再来问问。”

这位妇人为了证实一下自己的判断,就吩咐国王去厨房帮她看一下菜,如果愿意的话,还可亲自动手做一两样菜,然后她将两个女儿也一起叫走了。国王嘟嘟哝哝地说:“古时候一位英国国王也被人家吩咐着干过这种事——阿尔弗烈德大帝都屈尊干过这种事,现在我来干,也算不上有失尊严。不过我得尽力比他好一点,因为他把烤饼给做糊了。”

国王的愿望是好的,可是实现起来却没那么容易,因为这位国王和从前那位一样,不久就陷入了沉思,一心想着皇家大事,结果酿成了同样的不幸——锅里的菜烧焦了。幸亏那位主妇回来得及时,挽救了那顿早餐,没让它全部毁掉。她当即就把国王着着实实地骂了一顿,才使他如梦方醒。后来她看到国王因为把托付的事干砸了还非常难过,她的心又软了下来,对他又和蔼可亲了。

国王痛痛快快地饱餐了一顿,心情无比高兴。这顿饭有那么点奇特,就是双方谁也没有计较身份。虽然双主都置身于由此带来的互惠互利之中,但彼此却都没有意识到。那位主妇本来打算拿些残羹剩饭打发这个流浪儿,叫他到一个角落里去吃,就像对待别的什么流浪汉或是一条狗那样,可是因为自己刚才骂了他,心里很懊悔,所以她又尽量设法补偿一下,结果就让他跟家人们共进早餐,这样就算是跟她们平等了。而国王呢,也因为人家对他这么好,自己又偏偏把受托之事做坏了,而陷于深深的自责之中,于是他没有因为自己出身尊贵而摆架子,独占餐桌,叫女主人和她的孩子们站到一边伺候他,而是迫使自己屈尊俯就,与这家人平等相处,以此来弥补自己的过失。这个好心的女人为自己那么宽宏大量,降低身价来对待一个流浪儿,感到洋洋自得,因此她一整天都很快活;国王因为自己对一个低级的农妇那么谦让而感到无比自豪。

吃完早饭以后,这位妇女吩咐国王去洗盘子。这个命令使国王着实地为难了一阵儿,他几乎要抗议了。可是他随即又这样想到:“阿尔弗烈德大帝为人家照管烤饼子,要是叫他洗盘子的话,他当然也会干的——那么我也来试试看吧。”

国王原以这些木头勺子和盘子会容易洗,没想到这活干起来又枯燥、又麻烦,不过他总算把这活干完了。这时他脑海里冒出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尽快离开这里,向前赶路。可是要想摆脱掉这位精干的主妇,却并非轻而易举。她又给他布置了一些零零星星的碎活,他都俯首从命,并且做得还很不错。后来她又叫他和那两个小姑娘一块削苹果,可是这个活他干得很不顺手,于是她叫他把苹果放到一边,又拿来把菜刀叫他去磨。后来又叫他梳理了很长时间的羊毛,于是,他真的很想告辞了。

吃过午饭,这位主妇给了他一筐小猫,要他去淹死它们,他真的要就此告辞了。至少他正打算着告辞,因为他觉得给这位妇女帮忙,总得有个止境,现在正好可以抓住淹小猫这个机会,可是就在这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约翰·坎迪和背着包袱的休戈出现了。

国王在两个坏蛋还没有发现自己时,便及时地拎起那筐小猫悄悄地从后面跑出去。他把那些小畜生放在外面的一个小屋里,便匆忙地跑到后面的一条巷子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