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自画像
6536100000029

第29章 附录 陈季同传

陈季同字敬如,侯官人。少孤,读书目数行下。同治间,肄业于船政前学堂。习法国语言文字。历经甄别,皆冠其曹,拔充办公所翻译。时举人王葆长为所中文案,一日,论《汉书》某事,忘其文;季同日:“出某传”,能背诵之。

癸酉,朝议拟派使驻西洋各国,然不知策略,须先遣人往探,命船政大臣沈葆桢举其人。众皆殚风涛,季同独请行,遂保以都司,偕洋员日尔格游历英、法、德、奥四国,与彼都人士周旋近接,悉合款窍。明年归,着有《西行日记》四卷;升参将,并加副将衔。

光绪乙亥,政府派李凤苞出洋,肄书局监督以季同为舌人,带领驾驶学生刘步蟾、林泰会、制造学生魏瀚、陈兆翔等同往。季同自兼习英、德、罗马、拉丁各种文字,尤精熟于法国政治并拿布仑律;虽其国之律师学士号称老宿者莫能难。已而凤苞任驻德、法使者,季同为翻译官,兼副将,加总兵衔。船政又派出洋学生二十余人,季同仍兼出洋局翻译。旋升驻德、驻法参赞,代理驻法公使兼比、奥、丹、荷四国参赞。以法文译中国礼教并《聊斋志异》等书刊于巴黎,西国文学之士无不折服。朝廷为有交涉疑难事,皆饬使者委命办理,无不得当。凡购船舰、炮械,亦皆由季同折验而发运归。

甲申中法之役将启衅,饬委同由德之法,与议分越南地,以红河为界。事将成,曾袭侯纪泽闻而争为,遂启战,并红河北岸数百里之地亦不可得。

书例出使三年,恒得一过班保举。季同由副将而总兵而提督,已奉旨依议;忽兵部有书索鉅,弗与,遂创非战功不得保总兵、提督例,仍为副将。季同尝默计当时各省所借外债,为数甚鉅,息约六七厘、八九厘不等;若合借一家,年可减息银数百万金。修陈于李鸿章,鸿章韪其说。适醇亲王奕谩当国,鸿章以此告之,转移此款创卢英铁路,命季同成其议。往返奥、比,与其富商订明息四厘,每百贯收九八五。盖西人借款,两家中润五分均分;若脂膏不润,则国家收数较多。草约成,奕谩薨,事遂中止。薛福成奉使英、法,有庆常者窥季同位,以飞语陷之,谓于此项借款有利。薛心动,讽季同;答言:“此事即成,我亦无利,况未成乎?”乃请告辞。薛意未已,电闽督拘之,季同弟寿彭入都营救。总署诘薛,薛于九月摭季同无关紧要事劾之;命北洋讯问,事皆虚枉。明年得白复官,留北洋办理洋务。及秋,永定河洪水崩北岸,京畿震恐;以寿彭习水学建筑法,北洋檄季同兄弟测会水势。让于卢沟桥筑坝减水,一枝通大清河;甲午夏,告成。

七月,中东事起,季同进高丽地图,请守平壤险要之地;因循弗果行。八月,战事急,檄季同督粮米赴运,势已不支。乙未春,台湾巡抚唐景崧请季同往署台湾布政使,拟以民政独立,遥奉正朔拒敌人。谋初定,唐无坚守志,遽遁;季同率驾时、斯美等四轮船赴两江呈缴。侨居上海,以文酒自娱。西人有词狱,领事不能决,成取质要;为发一言或书数语舆与,谳无不定。其精于西律之验如此。西人梯航之来吾国者,莫不交口称季同。尝游黔、游蜀、游齐鲁。登泰岱、谒孔陵。适李鸿章治河在鲁,留襄助。季同着治河刍议,言改堤束水刷沙之法甚详,并谓治水须从源起。鸿章以之入告,因费鉅,格不行。

庚子拳匪起京、津,各国纷电调兵。季同日:“事急矣!为今计,南方数省建议中立,先召兵祸;隐以余力助北方,庶几有济。”着为条陈,由道员沈瑜庆上诸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鄂、粤两督合并,东南互保之约遂成。既而两富西遁,沪上绅商议放红十字会例救济京、津被难者;而中国之船不得入战地,众咸束手。季同日:“我在,则行可无事”。为发电告驻京各公使及主兵之酋;西人闻季同名,皆遵约束。于是季同率救济轮船系龙旗,直入大沽,两岸洋兵欢呼雷动,而中国避难士民麋集求援。盖南北隔绝音问,已数月矣。至是而苏。留月余,为部署一切而返。

季同善文墨,下笔不能自休。而投射枪炮尤精稳。兼能驰骋。距马丈许。一跃即登其背;以枪击空中飞鸟,无不中。在泰西十九年,凡各国君长大蓖时,咸延往较阅;又时偕其将校会猎,所获较多。闲居久,郁郁不乐,遂寄意于醇酒妇人。初娶刘氏,早卒。在法国时娶法女赖氏,无出。有女博士芍爽慕季同才,随至中国,生一子;取给奢,季同不能应,竟率子去。复纳妓李氏姊妹二人为妾。乙巳,季同卒于金陵,时主管报、翻译两局也;年五十有四。每当译书时,目视西书、手挥汉文,顷刻数纸。客至,皆延人坐,各操方言,一一答不误。所著法国书数种外,有《三乘槎客诗文集》十卷、《卢沟吟》一卷、《黔游集》一卷。生平不问家人生产,所得随手辄尽。少李氏遗腹生一子,曰璋。(《福建通志·列传·陈季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