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营销造势Ⅱ:公关策划的策略、技巧、案例
6521200000002

第2章 十大营销传播新技术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许多企业的市场销售受到巨大的压力,为了突破竞争压力,企业不得不寻找效益更高的市场推广方式——一些营销传播的新技术因此备受关注,如许多企业加大网络与多媒体营销的投入,而减少传统的广告支出。

各大品牌与中国网络平台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普遍。优酷和土豆等视频网站赢得了几家大客户的网络推广大单,包括三星电子、马自达和耐克公司旗下的Converse。

可口可乐公司针对零度可乐(Coke Zero)举办了一场网络营销活动,邀请校内网用户上传本人最具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气质的照片。优胜者可亲身体验“邦德的一天”,乘坐直升飞机和阿斯顿·马丁跑车。

在新的营销环境中,营销传播新技术的应用或许就是企业用较少的投入但获得跳跃性发展的最佳选择。

SNS :病毒营销的裂变效应

2008年,一个叫开心网的游戏网站红遍中国,通过买卖好友、抢车位之类的小游戏插件,开心网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网罗了一大批白领用户。许多著名品牌也开始展开嵌入营销,汽车、手机、楼盘等一大批著名品牌的产品在开心网随处可见,用户通过虚拟货币就可以虚拟拥有,提前体验产品使用的感觉。网上甚至开始流传一句话:“如果你没有上过开心网,那你一定没有跟上潮流。”

在开心网上,网友通过玩游戏增进同事、朋友之间的交往,拓展或者加深自己的圈子,而共同的圈子构成了一定程度的黏性,最终把网友变成了开心网的资源。而开心网则对用户资源进行开发,进而进行广告投放、群组赞助、整合营销、互动体验营销、口碑营销、虚拟物品的买卖,形成了一个可以产生多种应用的平台。开心网的流行让所有人开始认识到SNS的威力。

SNS,全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

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1934—1984)创立了六度分割理论,简单地说:“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六度分隔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这是对社会性网络(Social Networking)的早期理解。后来有人根据这个理论,创立了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通过“熟人的熟人”来进行网络社交拓展,这就是所谓的SNS网络。

SNS与口碑营销、病毒营销具有天然的联系。比如,开心网作为一个SNS网站,在其自身的传播过程中就具有典型的“病毒”特征。开心网与MSN合作,只要有一个MSN用户成为开心网的用户,那么这位用户的所有MSN好友就会收到以这位用户名义发出的加入开心网的邀请函。这是一种核裂变式的用户增长,也是开心网得以在都市白领中迅速走红的原因。

风靡美国的Facebook就是最典型的成功的SNS网站,而2008年中国最火爆的互联网现象就是SNS网站的遍地开花,其中大多数都拷贝自Facebook。校内网和开心网是目前国内最热的SNS网站,并且势头很猛。校内网凭借着校园交友优势已经获得很大的风投资本。开心网则是目前国内势头最猛的SNS网站。 开心网可以说是Facebook的中国翻版,其最热门的两大游戏组件“争车位”和“朋友买卖”都直接拷贝自Facebook的“Parking War”和“Friends for sale”,但丝毫不妨碍这两个极其简单的“白痴游戏”成为广大开心网民每天必玩的项目。“投票”是另外一个热门的小程序:你可以针对任何一个话题发起投票,听听群众的意见,投票的话题从“你觉得白色小狗可爱还是黑色小狗可爱”到“你支持奥巴马还是麦凯恩”都有。开心网在这个意义上就完全是一个汉化了的Facebook,成功地把中国网民带入了SNS时代。

从营销工具的角度而言,SNS上每一个用户实际上是网络营销的一个结点,借助用户间人与人关系的黏性与信任,SNS的使用者往往会倾向于选择其好友选择的商品和服务,这就让SNS具有了广告价值,根据关系数据,广告主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广告投放。

在SNS的系统中,用户所提供的个性化信息中就已经包含了其对商品的选择倾向,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后,会被展示在用户的个性化页面上,也被展示在用户好友登录后所看到的信息页面上。此外,由于SNS具有群组性,广告主可以在与自己的产品相关的群组投放广告,这样广告的转换率(产品购买者与页面浏览者之间的比率)会非常高,广告主投放的广告费用可以达到效用最大化。或者,赞助相关群组,企业为了建立其在线口碑,可以赞助其产品目标客户广泛存在的群组,组织群组活动并提供奖品,以此建立品牌的在线形象和口碑,最终提高页面浏览者的购买率。

IM:营销传播新引擎

一只小黄牛慢慢走近一个礼盒,晃了晃,礼盒自动打开,里面跳出了一个大花炮;小黄牛点燃,“砰”地一声,在空中爆出了一个“吉”的字样。

“牛年大吉。”小杜在MSN上给好友发送了上面的传情动漫,“我想表达的就是祝福他牛年大吉,因为又一年要过去了”。然而,小杜或许并不知道,传情动漫中的“吉”字样,是中国联通在全国力推的新号段“156”所组成的变体汉字标识,而这是中国联通“世界风”品牌的形象广告,而且这个形象广告创新性地选择用IM(即时通讯)的传情动漫形式表现,让用户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企业品牌。

IM(Instant Message)意为即时通讯,是一种类似电子邮件的联机通信方式。顾名思义,主要区别是IM具有即时性。IM需要特殊的软件程序,如MSN、OICQ、QQ等。

对于一名网民来说,IM即时通讯软件的账号几乎就是网络身份证,而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IM软件市场,更是有着数量庞大的IM用户。

权威调查显示,至2009年第4季度,中国活跃的IM软件账号已经达到了4.76亿个。中国排名前三名的IM软件分别为腾讯的QQ/微软的MSN/阿里巴巴的阿里旺旺。

拥有2.9亿活跃用户账号的腾讯QQ是当之无愧的IM王者。微软MSN名列第二,MSN以商务用户作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并不断优化软件和系统保证了MSN软件在通信上的安全,另外凭借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这个无坚不摧的后台,用户数量稳步上升也是意料之中的。

淘宝网的成功带动了B2B和B2C等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注册了阿里旺旺,买东西与卖东西都能够便捷地沟通,正是淘宝网的成功带来了阿里旺旺的成功。

与一般的营销传播手段不同的是,IM营销面对的都是朋友或熟人,所以信息宣传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毫无疑问大大地得以加强。在一个商业信息泛滥的社会中,许多消费者对一般性的商业广告已经熟视无睹,但是对朋友圈中来自好友的信息还是比较愿意接受——这正是诸多企业看好IM营销的原因所在。

全球顶级在线口语服务厂商MyET。COM投入3000万元人民币,购买10万个MSN用户的签名:只要MSN用户在签名中插入MyET的 宣传语,挂10天就可以获得价值300元的白领套餐服务。

中国俱乐部联盟网也拿出价值50万的会员卡吸引MSN用户来挂签名交换;浩友网则拿出价值几万元的出国旅行毯进行抽奖,鼓励MSN用户挂浩友网的广告;YOHO潮流杂志则拿出了1000本精美杂志,中国天使投资大会拿出了50张价值500 元的参会门票。

由于看好IM营销的潜在机会,清华同方联合MSN推出了系列营销活动。在“上MSN看新闻,天天赢大奖”活动中,用户只需要在MSN“读新闻赢大奖”活动网站回答问题或是玩游戏就能获得一定的积分。每月积分最高者可以获得同方变形金刚版限量台式机一套; 周积分最高的用户可以获得清华同方imini笔记本一台,排名其次的用户则可以获得恒信钻戒、disney手机、同方chicaloca 4G U盘+鼠标+鼠标垫套装等礼品。

“MSN 9是爱耍酷”活动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2008年12月23日—2009年1月23日期间,网友只需要用MSN 9.0的头像录制功能录制自己的动态头像并上传到活动网站,就有机会获得由自己自主定制A面的专属同方imini笔记本大奖。

MSN拥有3500万的用户人群,这些用户大多为年轻白领,喜欢追求时尚和个性的事物,和清华同方笔记本品牌imini的目标客户群不谋而合。所以,清华同方和MSN的合作将拉近imini和年轻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让更多消费者可以领略到imini的时尚个性元素。

而在2008年的奥运会中,腾讯与可口可乐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口可乐借助QQ庞大的用户群传播企业的形象。

腾讯通过3D QQ秀网络虚拟形象技术,将可口可乐icoke网站全面升级为中国首个运用3D形象的在线社区。随着数千万瓶带着腾讯网Logo的可口可乐流入市场,腾讯网(www。qq。com)上也同步频现可口可乐多种形态的在线广告。在升级icoke的同时,腾讯为可口可乐旗下代言人特制的3D QQ秀酷爽造型,包括刘翔、S。H。E、张韶涵、李宇春等明星,也将陆续出现在2010年可口可乐系列主题广告和市场活动中。可口可乐向来尊崇年轻、时尚的品牌路线,腾讯与可口可乐的联姻就是典型的时尚营销。

IM正在形成一个庞大的社区化平台,人们在这个平台上实现信息获取、沟通、娱乐、商务等生活需求,其所带来的巨大的商业利益与附加价值将无比惊人。

小i机器人:网络精准营销的武器

新婚的王小妹最近有点烦,因为欠缺两性知识的她很犯愁怎样去咨询安全的避孕方式,性格内向的她无论如何也不好意思去请教好友或医生。正在苦恼的她,在MSN上遇到了一个叫“妈富隆”的小i机器人。

妈福隆是知名的避孕品牌,而小i机器人则是妈福隆的一名全天候信息解说员——她耐心、有礼貌、无所不知,更重要的是她从不疲倦,因为她是一名网络机器人。

当王小妹向机器人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时,机器人丰富的避孕知识让她总能满意而归,同时机器人从不“越轨”,问她其他敏感的信息,更人性化的是,机器人能揣摩她的“羞问”心理,总从她的绕圈提问中理解到什么,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实际建议,如为王小妹设计了适合自己身体周期的避孕建议等等。渐渐地,王小妹已经将机器人当作可信任的随身医生,妈富隆也自然而然成为王小妹避孕产品的第一选择。

与许多营销的新技术一样,i机器人的出现也是商业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产物——网络社会的普及/M即时沟通软件的频繁使用就是i机器人出现的最重要基础。

i机器人由微软MSN全球智能机器人的独家合作伙伴公司开发。小i就像MSN好友列表里的一个好友,网民可以跟他聊天,它可以回答你的任何问题,它是一个智能搜索工具,能跟网民互动交流。

小i机器人在MSN、QQ的用户群中早已名声在外,从天气预报、查地图、订机票到读新闻、看电影、下音乐,小i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可以说应有尽有。可以说,小i机器人正在让网民的生活更加自主化、社区化、人性化。

从信息接收的角度看,小i机器人最受人欢迎之处就在于它从来不主动推销产品或信息,网民需要哪一类信息是完全自愿的,需要哪类服务就添加哪个机器人(每类服务对应一个机器人账号),小i机器人决不会莫名奇妙地跳出来向网民强行推销莫名其妙的东西。

“妈富隆营销机器人”和“强生MOMO机器人”是目前小i中最为成功的两个机器人。据悉,至少有10万MSN用户添加了“妈富隆机器人”,并同机器人交流相关问题。而因为有许多用户针对强生隐形眼镜提问,强生MOMO机器人就可对此做出回答。

小i机器人正在成为网络精准营销的新武器。与妈富隆以及强生一样,茶饮料的著名品牌立顿也看到了小i的强大营销拉动力。

立顿针对压力中的白领们总是度过一个昏沉、缺乏灵感下午的现实问题,抓住了提神醒脑、获取灵感的消费诉求,通过设立小i的网络机器人来传达立顿的“灵感”。而立顿与小i机器人的合作,不仅是看中了小i机器人在即时通讯平台用户中超高的人气和较强的用户黏度,更重要的是,机器人营销所代表的“自愿、便捷、可靠”三大要素真正能体现立顿“以人为本”的品牌需求。

从精准营销的角度看,小i机器人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知道哪一些网民是企业的用户群/知道他们需求什么/精准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所以,小i机器人会给网民非常准确的服务,同时它让网民在更少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服务。

此外,小i机器人还具有广泛的扩展性。在进行企业营销时,小i机器人可以成为一个智能化的产品“讲解员”。任何企业都可以使用小i机器人的程序,自己创造一个智能机器人,放上企业向外界传达的内容,将其变成企业营销的一个利器。

目前,小i机器人已经开发出了包括MSN、QQ、雅虎通、Gtalk等平台的机器人,拥有近3000万的用户,并已有几十家企业创造了自己的机器人。

网络游戏:虚拟世界的真实营销

无论在世界何处,网络游戏都是一门大生意,特别是对于亚洲市场。2007年,命运几起几落的史玉柱在潜伏多年之后,凭着网络游戏《征途》登录美国纳斯达克,再次成为中国商业市场上的风云人物。

据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为75.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6%,而中国的网络游戏玩家人数更是不断攀升。正是基于这些因素,网络游戏不再只是青少年消磨时光的无聊游戏,而变成对企业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营销传播新渠道——网络游戏作为互动营销的新媒介引起了许多商业嗅觉敏锐的广告商的重视。现在已经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植入式广告出现在游戏内,游戏植入式广告作为全球最热门的广告形式之一颇为引人关注。网络游戏以其庞大丰富、消费能力高且需求各异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得到商家们的一致青睐。他们看准了网游作为新的媒介载体,目标受众到达率极其高准的优势,开始对其发起猛烈的进攻。

万科集团在南京推出小户型白领公寓“先锋座”时,率先开启了中国首家房地产网络营销先河。万科光明城市先锋座是一个55~75平方米自精品小户型,目标对象为年轻、高学历、喜欢网络的受众。为此万科选择了与一家具有影响力的门户网站一起实施网络营销计划,为“先锋座”量身定做玩家网站——网络城市“先锋玩家”。

在网络游戏中,共设计了三种闯关游戏,将分阶段推出。闯关成功的玩家在购房时可以凭借身份证、网络ID、游戏积分等有效信息获得相应的购房优惠。一方面让“玩家”在游戏中了解先锋座,另一方面则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玩家通过劳动为自己赢得购房优惠,在游戏中实现购房的家庭梦想。

网络游戏“先锋连连看”首次上挂即受到不少人的热烈追捧。游戏开通没几天,就引起了各路网友的兴趣,日在线玩家超过万人,最高时突破两万。随即,万科的业主论坛里铺天盖地都是关于玩游戏的感受与心得,不停地有网友打听其他玩家的游戏分数和赢分技巧。当地的媒体也对此次新颖的营销方式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万科先锋座的知名度迅速上升。

相对于一般的营销方式,网游营销平台强调游戏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不但为用户增添了交流的乐趣,也为企业的“病毒化”品牌传播带来了机会。

苹果公司为iPod在宠物社区建立in乐园,售卖iPod的数码产品,学习iPod的宠物炫,还配合有MINI小游戏。这些独特的创新性应用让用户在无形中加深了对品牌的认识与对产品的体验。这也正是网络游戏的创新之处——网络游戏的互动性使得这一过程转变为用户主动参与的过程。用户在娱乐过程中能够通过个性化的创意,表达自己对品牌的理解和诠释;通过用户间的互动将品牌或产品所要传达的信息传播开来,从而加深用户对品牌和产品内涵的理解,使品牌或产品的营销效果最大化延伸。

中国网络游戏的用户群年龄主要集中在18~32周岁,以年轻学生和白领为主。其中,19~25周岁的玩家合计占全部游戏用户的61.7%,26~32周岁的玩家群体的比例也在逐渐上升。这表明,中国网络游戏的用户群正在向高年龄层次扩散。调查还显示,女性玩家的增长也非常明显,已经达到了20%的比例。这主要得益于休闲网络游戏的发展及部分专为女性所设计的游戏的崛起。

可以预见,网游营销作为一种互动性强、娱乐性高的营销方式,必然会成为一种重要的营销新策略。而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在新的营销环境下,适时运用新的营销方式去吸引消费者关注、打动消费者的心理,则是决定能否在竞争中致胜的关键。

手机:互动式的移动营销

“在你睡觉时,你希望什么样的电子产品仍然陪伴在身边?”

答案是手机。

这是诺基亚在全球几十个国家展开的一项名为“最贴心的电子产品”的消费者调查,在列出的电脑/MP3/手机/iPod/PDA/WALKMAN等数十项目产品中,投票数最高的就是手机。

手机普及是无可逆转的趋势。在中国这个14亿人口的大国中,拥有手机的人数已超过5亿,除了老年人、幼儿、僻远山区的农民等特殊群体外,绝大部分人都拥有了手机,其中相当数量的人拥有两部手机——在台湾手机普及率早已达到100%,其贴身程度远超过电脑及其他电子产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可以运用的传播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除文字外,彩色动画、影音乃至二维条码等传播形式越来越受广告主青睐,手机逐渐成为继电视、广播、报刊、网络之后的新媒体——第五媒体。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特别是手机二维码的推出,手机真真正正成为移动的多媒体互动信息终端。一个巨大的信息传播展示平台忽然出现在企业面前,许多市场眼光敏锐的企业已经开始领先一步切入手机互动营销的领域。

在北京的地铁或超市入口,经常有一些年轻人用手机对着墙上的广告画拍照,他们可不是在拍摄广告画中的美女,而是在接收一种新型广告——手机二维码广告。

看到一幅感兴趣的VOLVO汽车户外广告,但是广告上没有更详细的关于这款汽车的信息,这时人们只需用手机对着户外广告边上由黑白色块组成的正方图形拍上一张,他们就能直接用手机登陆到VOLVO站点,获得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在超市门口拍上一张,就能找到更多的超市打折商品信息,这就是手机二维码技术所带来的奇妙结果,手机真正成为一个互动式的移动终端。

基于手机终端的互动营销将是3G时代的热点应用之一,手机二维码便是其中的一项应用。手机二维码广告最大的特点是用户主动参与,当然也可以通过“PUSH”的方法将二维码优惠券直接推送到用户的手机上。与传统广告不同的是,手机平台的互动营销更加强调邀约互动的状态,即在商家和手机用户双方都愿意的前提下进行,用户得到更多尊重,利用技术手段实现潜在客户群的精准识别与用户的互动参与。

手机二维码广告可以在阅读杂志或者在户外行走时获得,当你在写字楼的液晶屏里看到一条诱人的麦当劳促销广告时,自然也不会拒绝按屏幕上提供的地址来用手机下载一张电子优惠券。一张无处不在的媒体大网组合起来,足以让人们更加轻松地获得各种消费信息。

年轻人感觉这种方式很酷,这就是为什么手机互动营销迅速崛起并受到年轻人追捧的原因。许多企业也认为手机互动营销不仅是一种新颖、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吸引受众注意力的营销传播手法,更是体现品牌创新精神的最好表现,所以纷纷介入起用这种新的传播手法。

雪铁龙在C4型汽车的平面广告中全面使用手机二维码,顾客通过手机拍照轻松上网,随时随地可以查询新上市的C4车型相关情况、查询最近的雪铁龙经销商,并可以参与抽奖活动,这种新颖的方式吸引了大批消费者去体验。

在上海举办的一次世界级方程式赛车系列赛事中,主办方突破了以往的广告宣传模式,采用了手机互动营销的策略,精准地向目标受众进行营销传播,最终有55万人次关注赛事,而手机方式沟通和积分奖励使得近10万人持续关注赛事,5万人通过人际传播知晓,最后有超过2万人到现场观看了比赛——几乎是当初期望的10倍。

在美国,丰田汽车公司旗下的雷克萨斯品牌在纽约时代广场上演了一出广告好戏。它号召人们把自己拍摄的数码照片通过网络上传到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然后由众多照片组成一幅巨大的雷克萨斯新车的图形。每一位上传照片的人都会收到电子邮件通知,告知其照片出现大屏幕上的具体时间,而每张照片播出的时间是4秒。

结果,这次营销活动引起了轰动,新闻媒体争相报道,人们也通过各种渠道互相告知,其中不少人就站在时代广场现场用手机拍摄照片上传。最终有7万人上传了照片。

在这次营销活动中,户外显示屏、互联网、手机等多种媒体轮番上阵,激发出了巨大能量。多媒体的互相融合正是营销传播发展的趋势之一。

在手机互动营销这种精准化的营销策略中,女性用品的广告绝对不会去打扰一位绅士的手机;而当你置身商业街时,一条详尽的周边商场打折信息却会不失时机地出现在你面前;在无聊的时候,也许你还能向广告商发发牢骚去要求更好的服务。当然,这一切便利都依赖于广告商数据库里庞大的消费者信息,你过去的每一次上网搜索或者购物行为都已经被服务器详细记录和分析。

在这个庞大的用户数据库支撑下,企业可以对这个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对这些用户进行细分,然后对每一个细分群体发一些针对性的资讯,这种资讯通常情况下是和用户相关的。也就是说,企业主能做到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把广告推送给正确的人。

另外,随着使用手机上网人数的增加,WAP广告价值开始突显,这对手机互动营销是一个有力的支持。在精准技术的支持下,企业甚至可以辨别出消费者使用的手机价格是3000元还是1000元,然后再根据用户消费能力的不同在无线互联网站上匹配不同的信息内容。这意味着在登陆WAP网站时,不同的手机用户所看到的广告截然不同。

与其他营销方式相比,手机互动营销的优势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庞大的手机用户群带来的广告受众是任何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二是手机互动营销广告的可计算、可管理的高送达率是传统的四大媒体很难做到的;三是移动网络的点对点沟通是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

正因有以上的优势,手机互动营销以快速的、互动的、即时沟通模式取代了单向的、压迫式的广告传播。而真实的、精确的、强大的数据库分析和挖掘功能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精准沟通,并开始不断进入主流的营销策略之中。我们可以预料,随着中国3G网络应用的到来,手机互动营销的黄金时代将真正来临。

气味营销:营销于无形

在阅读杂志广告时,当你看到色彩诱人、让人垂诞欲滴的食品时,脑海中必然会产生关于此食物的各种联想,如果在此时,杂志里散发出此食物的芳香味道,是否能让你产生更强烈的食欲?

作为一种营销的新方式,这种以气味为武器的隐性营销或联想营销方式正在流行。越来越多的市场营销人员把增加气味看作是使他们的广告脱颖而出的一种方法。佐治亚州立大学市场营销副教授帕姆·朔尔德·埃伦(Pam Scholder Ellen)认为气味是一个强有力的广告工具,因为它能够使人身临其境,并且在几秒钟的时间内摄服消费者,促使他们产生购买心理。

许多企业正是洞察到气味在隐性营销上的强大威力,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去展开气味营销的创意之旅。

卡夫食品在《人物》杂志登了一整页广告,广告呈现了一个草莓奶酪蛋糕的图片。经摩擦后,照片会散发出这种甜品的香甜味道。此外,肉桂咖啡、樱桃Jell-O以及白巧克力的味道也将在不同的广告中呈现。气味的应用并没有局限于广告中:一篇文章配有热巧克力及撒了糖屑的曲奇饼干等食物的图片,这些图片经摩擦后也会散发出香甜的味道;新加坡嘉华电影院安装了散发香味的电子装置,影片《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放映时,放映厅内弥漫着浓郁的巧克力香气。其结果是多数观众选择到嘉华影院来观看这部电影,更重要的是,许多人看完电影后立即产生吃巧克力的冲动。

当乘客步入英国航空的头等舱以及纽约肯尼迪机场或伦敦希思罗机场的头等舱候机室,最先引起他们注意的就是独特的气味,这是一种叫做Meadowgrass(牧草)的芳香剂。航空公司在定期航线上往空中喷洒这种芳香剂,以加强公司在其最有价值顾客群中的品牌形象。这种区别于视觉以及体验的感官新体验独树一帜、新颖、营销效果好。

而在手机行业,索爱除以出色的外观设计来吸引消费者外,更在气味营销上大下工夫,率先推出一款使用时会发出淡淡清香,让人闻了可以平静的新款手机。

北欧超市里,新鲜出炉的面包被放于商场入口处,天花板上有专门设计的通气口传递出面包的香味,这使面包的销售量大大提高。在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上经常会缓缓驶过一辆嗅觉流动车,汽车驶过之处弥漫着浓郁的咖啡香,“咖啡之家”品牌也因此美名远扬。

英国高档衬衫零售商托马斯·彼克耐心地研制出一种个性化气味,他在纽约、旧金山、波士顿和圣弗朗西斯科新开的商店中放置传味器,当顾客经过时,传味器就会散发一种新鲜的、经过清洗的棉花味道。这种味觉享受让人迅速有了价值联想。

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显示,人会把气味与特定的经验或物品联想在一起,该校心理学家让参与者分别吸入新的并能认得出来的气味,同时扫描受测试者的脑部,记录了不同气味引发的脑部反应。相关的研究也表明,人的大脑中负责处理嗅觉的神经与主管情绪控制的中枢神经紧密相连,因此气味会强烈影响人的情绪。而且,嗅觉记忆比视觉记忆要可靠得多:人们回想1年前的气味准确度为65%,然而回忆3个月前看过的照片,准确度仅为50%。味道、气味牵动着人的情绪与记忆,味道犹如一只温柔的手,触动消费者心底的一根琴弦,让消费者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清新、诱人的美食、安宁放松的舒缓情绪,自然便对购买行为产生了影响。

从营销传播的角度看,营销传播的力量是随着媒介创新的发展不断裂变的。而媒介的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音响到语言、由文字媒介到图文并茂、由视觉到视觉味觉兼融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体现了补偿的意味,即后一种媒介的出现和发展是对前一种媒介的不足之处的补偿。这就是英国传播学者莱文森的“补偿性媒介”理论的核心,它表明了人类对媒介发展的主动性和选择性。

味觉营销的出现正是对以往营销手段仿真性缺失的补偿。通过气味激发消费者对于产品、品牌的记忆与好感,这是对传统营销的颠覆,也是在新营销环境下的思维创新。相对于信息传播的对消费者视觉的疲劳式轰炸,气味营销显得更加隐性也更为特别。或许就在不经意间,一种淡淡的清香就会忽然间使人勾起某种美好的记忆,自然而然地使人对品牌产生好感或对产品产生购买的欲望。

不着文字,无须喧哗,营销于无形,而同样能够有效摄服消费者,这或许就是营销的一种至高境界,这也是味觉营销给我们的最好启示。

色彩营销:5秒钟打动消费者

美国营销界总结出了“5秒定律”——消费者往往会在5秒内决定其购买意愿,而在这短短5秒内色彩占67%的决定因素。研究表明,色彩可以为产品、品牌的信息传播扩展40%的受众,提升人们的认知理解力达到75%。也就是说,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成功的色彩能增加15%~30%的附加值。

色彩营销正帮助企业在第一眼给消费者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打开冰山,为品牌带来全方位的超强效果。

在中国,格兰仕在空调行业发动了一场“色彩革命”—— 格兰仕空调摒弃了以往单纯白色外表的空调制造观念,将空调外观变得五彩缤纷,包括深海蓝、浅紫灰、铁锈红,还有渲染性感、浪漫的浆果紫、浅香橙,以及充满诱惑力的暗红、金棕色和沼泽绿,几乎将能够应用在空调上的流行色一网打尽。

颜色作为品牌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品牌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营销等领域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品牌文化内涵个性而时尚的表达。格兰仕空调研发中心设有专门的色彩设计室,从事市场情报的搜集工作,并聘请了几十位设计专家、美工大师对流行色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 ,以了解中国人的“好色”倾向,再将这些情报进行整理做出色彩的产品方案,提供给生产部门。

格兰仕这种“为你而变,颜色革命 ”的新理念推出之后,很快便引发了中国空调业新一轮的震荡。尽管不是所有的品牌都认可格兰仕的做法和对白色空调一概否定的态度,但大势所趋,许多品牌也都或多或少地推出了彩色空调。彩色空调在为中国空调市场带来长久等待的靓色的同时,也成为格兰仕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业界地位的有力武器。

而在冰箱行业,荣事达打出了“彩e冰箱”旗号。推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你家的冰箱和我家的冰箱不一样”的活动,荣事达在全国掀起电冰箱彩色化的狂飙。开朗大方的天蓝、崇尚自然的木纹、柔情似水的雪青以及热情奔放的明黄,以五颜六色的冰箱去摄取消费者的关注力。

借助“彩e”冰箱,短短几个月,荣事达公司在国内冰箱市场上的占有率从17位扶摇直上,闯入前十强。

在汽车行业,在汽车外形日趋类同化的今天,颜色已成为区别汽车造型关键的要素之一,对汽车用户的购买行为会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也成为了汽车厂商重要的市场战略。

为了迅速赢得消费者的关注,奇瑞QQ推出了“春天的色彩”为主要诉求的营销活动,推出了白、银、红、绿、蓝、黄等超过10种鲜亮色彩、造型可爱,能充分满足不同颜色喜好者需要的新车型,以其多彩的颜色给消费者带来直接的感官刺激,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于奇瑞而言,色彩正在成为一种看得见、摸得到的营销力,这是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现实。色彩营销力源自设计师的深邃色彩理念、市场专家对市场需求的前瞻性研究,以及汽车厂商内部的通力运作,并把色彩作为一种文化、一种时尚、一种体验、一种服务来推广。

以色彩为武器去创新营销,以色彩去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已经成为许多行业的创新营销之举。从手机行业的彩信、彩铃, 到汽车行业的外观设计,从快速消费品行业的“酷儿”到家电行业的彩色空调、汽车行业的彩色汽车等,色彩营销正在从边缘走向主流,从外围走向核心,成为差异化营销的重要选择。

国外产品之所以看起来品位更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的外观及包装使用了美丽的色彩。瑞士雀巢公司的色彩设计师曾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他们将同一壶煮好的咖啡,倒入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咖啡罐中,让十几个人品尝比较。结果,品尝者一致认为:绿色罐中的咖啡味道偏酸,黄色罐中的味道偏淡,红色罐中的味道极好。因此,雀巢公司决定用红色罐包装咖啡,果然赢得了消费者的一致认同。

色彩是一把打开消费者心灵的钥匙,也是吸引受众的创新工具。好的色彩不仅可以向消费者传达商品的信息,而且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德国的心理学研究还显示,消费者的色彩感觉能鲜明地表现出他的主观情绪。色彩甚至会对人的心血管、内分泌机能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产生影响。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都有各自所喜欢的色彩。美国人较偏爱黄色,因此美国的商品常用黄色作为主色调,比如美国的柯达相纸包装采用黄色,麦当劳采用的也是金黄色,美国的电话号码簿采用的也是黄色,简称“黄页”。

日本人则更喜欢淡雅的色彩,显示出日本是一个喜爱清洁、清爽的色彩的民族。中国产品的色彩应该向丰富性、时尚性和个性化、系列化发展。

据国际流行色协会调查数据表明,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通过改变颜色的设计,可以给产品带来 10%~25%的附加值。不仅产品本身及包装可充分利用色彩来提升价值,色彩还可以成为企业形象识别的核心理念,比如绿色的“鳄鱼”、红黄对比的“麦当劳”等。因此,色彩营销必将成为新一轮的营销热点,也是征服消费者的一种有效的创新营销工具。

网络视频:低成本的营销利器

“5年以后,将没有人在电视机前看电视,而是通过互联网”。 比尔·盖茨这样说道。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抛弃了电视而转向了网络:通过网络视频,他们可以看到“嫦娥一号登月”;在网络视频上,他们可以第一时间欣赏许多电视台未播出的、由网友提供的“芙蓉姐姐神仙哥哥跳舞”;他们甚至可以看到许多电视台永远不会播出的由草根网友自制的、虽制作拙劣但是妙趣横生的节目。

网络视频的流行改变了网民传统的阅读方式,也改变了企业的信息传播方式——相对于单调的文字形式来说,视频新闻能够带给网民更多视听享受。视频在使阅读形式变得轻松的同时,也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由文字到视听的网络阅读习惯。

微软、音乐电视、Nickelodeon三家公司在16个国家的18000个孩子和 16~24岁的年轻人之间进行了一个调查,调查显示他们可以很容易地接入互联网、手机和至少两样电子设施,并且操作熟练;调查还显示,88%的受调者表示,他们更倾向于从网络视频中了解信息而不是电视。

网络视频的快速增长以及巨大的潜在空间让所有企业都不容忽视,而通过网络视频进行营销传播,也成为了企业营销创新的一种有效工具。

2008年9月,英特尔上线了一个名为“英特尔破囧”(jiong。sohu。com)的网站。在囧网站上,推出了上班族代表张小盒与网络红人小胖遭遇各种囧境的搞笑视频。同时,英特尔也鼓励网友自行上传办公室的故事和关于科技破囧的各种方法建议。比如,网友用漫画总结使用笔记本电脑经常碰到的囧事:笔记本太重,出门时跟带了两块砖头一样,被压成“忍者神龟”;视频渲染一时半会儿完不成,等得心焦等等。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的传播,囧网站已经成为网友倾诉囧事的平台。

在囧网站之后,英特尔继续挖掘囧的营销魅力,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推出第一部博客话剧——《破囧英雄 6+1》。这部话剧不但在现实中演出,而且在演出之后,通过视频博客形式将其完整搬上网络,使该剧成为第一部以网络为传播平台的博客话剧。

《破囧英雄 6+1》以主人公“何囧”的一周为主线,描述了他在生活和工作中频频报囧,最后通过一系列努力,在好友“英雄”的指点下破囧而出,奔向幸福的故事。全剧围绕网络最红的古汉字“囧”展开,并且将白领们日常使用的 CPU、硬盘、移动硬盘等电脑硬件活化为剧中的角色,再结合现实的剧情,很恰当地表达了白领心中的苦闷,从而产生共鸣。观众看完话剧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像是在看现实中的自己”。

《破囧英雄 6+1》的博客也在演出之后,以剧组日记的形式上线,将 70分钟的剧情分成 6段视频以便网友观看。同时,话剧视频的完整版和精编版,也上传至土豆、酷 6等视频网站。 通过围绕破囧话剧和办公室囧境等相关话题的探讨,打造针对英特尔用户——办公室白领的互动平台,这成为英特尔与市场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对于文字性的信息传播,网络视频营销有五方面的核心优势:①网民对于网络视频的接受程度比较高,很多网民愿意点击网络视频广告;②网络视频营销广告投放更有针对性;③网民再传播的几率更大,使信息得到重复扩散;④表现形式更丰富多样,网民浏览关注的时间更长;⑤网络视频逐渐成为中国年轻一族了解信息的最重要方式。

正因为网络视频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在协助企业进行营销传播时,这种传播方式更具有征服受众的力量。关注网络视频营销、应用网络视频营销,这已经成为企业进行营销创新、把握未来营销趋势的关键所在。

Twitter(微博):边叽歪边营销

起床、吃早餐、回复电子邮件、Twitter(微博)。 这是许多西方企业家或年轻经理人每天早晨七点半睁开眼睛之后必做的头四件事情。而这种风气正逐渐吹进中国:对于许多年轻经理人来说,Twitter像吃早餐、写邮件一样高度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而火爆中国的新浪微博正好说明Twitter的惊人成长性。

在了解Twitter是什么之前,我们首先应该知道的是,它已经成为继MySpace、YouTube和Facebook之后最热门的网站。虽然它目前只有几十万用户(与MySpace超过一亿的用户数完全无法相提并论),且其用户增长、收入、利润等数据并未对外公开,但这丝毫无碍于它迅速窜升为全球网络业被讨论最多的网络新星。

Twitter 是即时信息的一个变种,它允许用户将自己的最新动态和想法以短信息的形式发送给手机和个性化网站群,而不仅仅是发送给个人。2006年,博客技术先驱blogger。com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创建的新兴公司Obvious推出了Twitter服务。

Twitter是一个可让你播报短消息给你的朋友或“followers”(跟随者)的一个在线服务,它也同样允许你指定哪个你想跟随的Twitter用户,这样在一个页面上你就可以读取他们发布的信息。

Twitter让交流恢复了更日常的方式:正如其英文名称可以被翻译成叽歪、嘀咕、念叨,它就像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做的,就琐碎事件发表零散看法。虽然它算不上一种技术革新,但确实推动了对于互联网理解的深化:它提升了网络表达的真实性。

Twitter最初计划是在手机上使用,并且与电脑一样使用方便。所有的Twitter消息都被限制在140个字符之内,因此每一条消息都可以作为一条SMS短消息发送。这就是Twitter迷人之处的一部分。

Twitter使用非常方便,你可以通过网页、手机,甚至 IM工具如 Gtalk,随时把信息发到网上。 正是由于这种方便性,在过去的一年里, Twitter的访问量飞速增长。流量监测公司 Compete的数据显示,2008年 11月 Twitter独立访客数量达到了 350万,用户重复访问率在 50%以上,其中近四分之一的访问者属于重度使用者(每月访问 6次以上),另有25%是轻度使用者(每月访问 2~ 5次)。Twitter的用户特征明显向年轻化和男性化倾斜。

作为英语世界主流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之一,“起床、早餐、邮件、 Twitter”已经成为白领生活的写真,影响力直追 YouTube。人气与眼球的集聚就自然代表着巨大的营销价值。从美国知名企业康姆卡斯特、戴尔、通用、 H&R Block、CNN、《纽约时报》到奥巴马总统选举,都在 Twitter上开辟了营销战场,并有所斩获。

在美国大选中,希拉里和奥巴马都在 Twitter上建立了个人主页,但最终奥巴马获得了 15万 Follower的支持,而希拉里仅有6000多。仔细分析发现,虽然他们都经常更新消息,差别却是希拉里主动追踪回复别人的数量( Following)为零,而奥巴马的 Following高达 15万!这说明奥巴马营销团队在即时跟踪十余万人的消息更新,当有人支持奥巴马时,团队就通过 Twittter向用户进行信息反馈,这样支持者感受到的是:奥巴马跟我对话了!

另外,Twitter开发了“品牌频道”,企业可以在 Twitter构建品牌页面,同时组建多种品牌小组,同一品牌的粉丝能够聚集在一起。而企业通过平台可以向用户发送各种新品、促销信息。Twitter的即时性和分享性让一个消息可以迅速遍布有相同兴趣爱好的 Group、 Team。甚至用户之间也发生互动,他们也可能把信息转发给其他好友。不少美国企业已经在采取这种方式。

据悉,戴尔从 2007年 3月开始使用Twitter企业平台,目前戴尔官方网站上已拥有 65个 Twitter群组。至今戴尔已经在 Twitter内获得了不下100万美元的销售收入。

这种方式增加了公司品牌直接接触消费者的机会,有利于维护品牌认知和客户忠诚度。如果企业自身有博客、定期出版物或者新闻发布做基础,这种方式更是有效。

iPod营销: 时尚潮流的征服者

什么东西能够容纳1万首歌曲而且被放进口袋?什么东西能使人和音乐之间的关系紧密得如水与空气?什么东西可以让年轻人为之疯狂,视其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就是iPod。

苹果公司所推出的音乐随身听——iPod不再仅仅是一件产品,而是一种完整的概念:它是一个偶像、一个宠物和一个身份的象征。

自从2001年10月iPod上市以来已经售出了4220万部,而仅仅2005年暑假就售出了1400万部,预计2009年iPod的销售量将达到6500万部。iPod的普遍存在构建出了一个iPod王国——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没有竞争性的、完全排他的品牌王国,或者就是利益平台,而众多的品牌都在思考如何能将自己和这个小小的电子设备带来的新市场联系起来。

随着2005年11月可以播放视频的iPod的上市,《绝望的主妇》、比基尼泳装美女表演以及你最喜欢的鸡肉菜谱……所有的一切都可以通过iPod的小屏幕传送,iPod变成了一个功能强大的集成平台。更重要的是iPod拥有者都是时尚的潮流族,他们具有很强的购买力,这些正是诸多品牌所看中的。有些企业已经看好iPod这个平台,着手设计独特的营销传播策略。

卡夫食品就是这方面的先行者。2008年夏天,卡夫食品就开始为iPod的使用者提供一些可供下载的食谱。

卡夫的这个项目最初的诞生是因为卡夫的营销人员注意到X世代的一个共性:每个人都随身携带着iPod。这样他们就获得了一个比较容易接近消费者的途径。于是,2008年夏天,卡夫开始尝试名为“夏天热点”的食谱推广活动,将食谱的设计完全按照iPod的阅读格式与规格来做,使之与iPod能无缝对接。消费者可以在卡夫的网站找到自己喜欢的食谱并下载到自己的iPod中储存起来。食谱的使用者们说现在购买食品对他们而言变得更加容易了,只要按几下iPod的按钮,就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事实证明卡夫的努力是成功的。iPod的发烧友们,通过这种方式接收了卡夫商业信息,也慢慢认可了卡夫的产品。卡夫以这样的方式成功地进入iPod王国。

而在更早的时候,耐克也看到了iPod王国的商业潜力,创新性地推出了“Nike+iPod”系列产品,将自己的运动鞋与iPod音乐紧密结合起来,不仅迅速获得了许多时尚消费者的喜爱,也提升了品牌的附加值。

作为一种顶尖时尚电子消费品牌,iPod的象征意义早已超过一般性的消费产品,而上升至一种现象,或者演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所以iPod营销才会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营销技术或传播平台。随着iPod的进一步普及,iPod营销的威力还将进一步扩大,对于希望获得时尚/潮流年轻一族消费群认可的品牌来说,iPod营销将是一种值得考虑的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