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原野随笔:每天变傻一点点
6518200000059

第59章 年龄

我小时候看不清大人们的年龄,而孩子的年龄,则一目了然。那时看大人,三十来岁乃至四十几岁,完全不知道他们会有什么区别,如果有人说32岁人的相貌会比38岁的人看上去年轻,我们完全不通晓这门技术,他们看着一样。而老人,如五六十岁的人,也差不多。而极老的人,譬如我们院徐四他奶奶和卖樱桃的老人,蹒跚着,牙齿脱落,满脸皱纹,这才是真正的老。孩子面对人的衰老感到惊讶时,多半含着这样的下意识——他怎么还没有死呢?像笑话说的,一个孩子天真地问爷爷:奶奶死那么多年了,你怎么还没死?孩子们把死看成是一种去处,即文言所谓归宿。它的确是一种去处,只是人们不愿去罢了。

因此小孩儿看大人的年龄,如我们观树,谁高谁就是大树。而大树之间又是谁大,却不知道。

成为大人之后,得知大人会由于年龄不同在相貌上有所区别,而且大人非常计较这个。假如一位41岁的人无特殊原因竟比45岁那人显老,他多半惭愧兼有沮丧。而这种“看上去老”究竟是怎么看出来的,实在是高明的能力,人们能够为之却不能言之。这说明,它只是一种细微的差别,吾等在此把眼睛养得太尖了。倘若对别人说:您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对方必会高兴。为什么高兴呢?年轻并不等于漂亮或富有,有什么可高兴的呢?这话无非说,你跟头几年一样。尽管他头几年也不见得好看,但这样的答案给人带来骗过岁月之后的得意。“看上去年轻”无异于“离死还远着呢”。死亡的恐惧会从心底透过各种各样的事情反射出来。

通过脸(包括近年隆起的肚子)观察齿序,是人类独有的方法。鸟类观察鸟类是通过羽毛颜色识别,动物通过气味判断雌雄。它们不在意年龄,也不去注意对方面部与年龄的关系。换句话说,动物的一生只有幼年与成年两个阶段。成年即是成年,谁大一些小一些没有什么意义。它们像古代人类一样,会在成年后仍然年轻的时候死去,没有老年阶段,这是残酷的生存法则所决定的。如同孩子眼里看到的:大人与小孩,没有其他。而人类以其智慧所启动的医药事业,以及养生、安适诸因素,造就了老年阶段。人类的责任感,以及种种隐忧也由此显得沉重。

如果我对镜观察自己的脸,时间稍长,也弄不清“这个人”究竟有多大年龄。拿出年轻时的照片对观,顿觉自己老了。年轻时又显出年轻的可笑。脸这个东西,分分秒秒伴着我们,你看得越勤就越不了解其中的年龄、气质或别的含意,只觉得挺好。用文论家近来惯说的话说,十分的“当下”。跟树或动物相比,以面孔泄露年龄,似乎又是一种吃亏。然而一个人若长期看不到自己的面孔,冷不丁一见,也会吓得后退。故事说,有个人蹲了10年监禁出来,见到镜子吓坏了。他看到的这个人满脸皱纹,眼神多疑而残忍,表情畏葸,总之,这张脸成了他内心的真正写照。他砸烂了镜子,而后自杀。这是说,照镜子有时也是一件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