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力求真实、客观地反映子长县军事工作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相统一。
二、本志在结构上分章、节、目三个层次,图、文、表、录有机结合,以类系事,事以类从,横排叙述,以时为序。
三、本志上限源于事物发端,下限截至2005年12月底。
四、本志所涉及地域范围,以子长县现行行政区划为准。
五、本志采用语体文、记述体。记事实,不评述,寓观点于记述之中。
六、本志历史纪年,一般在括号内加注公元纪年,1949年起,改用公元纪年。计数除引文、序词、历史年号外,均用阿拉伯数字著录。
七、本志部队番号、分队序号等,除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军各方面军、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的野战军外,均用阿拉伯数字;国民党的战区及各路军使用汉字,集团军(含)以下使用阿拉伯数字。
八、人物传记根据生不立传通例,对已故的军事上有突出贡献的作传介绍,录以正面人物、本籍人物为主,用简介加以介绍。立传人物以卒年为序,入录人物以生年排列,烈士名录按历史时期排列。
九、本志参考书目为:《红军长征到延安》(中共延安党史办)、《中国工农红军各革命根据地简介》(盛仁学、张军孝编)、《子长文史资料》(第二辑)、《西北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吴志渊著)、《红日照陕北》(杨和亭著)、《我的回忆》(王腾波著)、《阎红彦传略》(毕兴、贺安华著)、《李赤然将军回忆录》(东方出版社)、《红军长征到延安大事记》(中共延安党史办)、《红都瓦窑堡》(姬乃军编著)、《万众瞩目的延安》(文辉抗、叶健君主编)、《世纪档案》(中国档案出版社)、《陕西省·军事志》、《子长县志》、《子长县组织史资料》、《子长县文史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