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苏曼殊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6492500000006

第6章 散文(6)

忆曩日观《九袭衣》一剧,衲始而吁口戏,继而泪潸潸下透罗巾矣。人谓衲天生情种,实则别有伤心之处耳。

题《雪莱诗选》(原译《室利诗选》)赠季刚

1912年5月,曼殊将得自英吉利莲华女士(LD)的《雪莱诗选》转赠给黄侃(季刚),希望他能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曼殊并为此在扉页上写上题记。黄侃得书后,“欢喜无量”。

此册辗转归季刚。季刚诵慕玉溪。而雪莱(原译室利)为诗于西土最为芬艳,他日能以微词译其华旨,亦遂人所心也。

书数语,用志因缘。

曼殊

华洋义赈会观

1912年5月,曼殊自东京返至上海,即往张园采访一个由中外人士合办的义赈会,将观感写成此文。

昨日午后三时,张园开华洋义赈会,衲往参观。红男绿女,极形踊跃,足征中外众善之慈祥,衲当为苍生重复顶礼,以谢善男善女之隆情盛意也。唯有一事,所见吾女国民,多有奇特装束,殊自得意,以为如此则文明矣。衲敬语诸女同胞,此后勿徒效高乳细腰之俗,当以“静女嫁德不嫁容”之语为镜台格言,则可耳。

讨袁宣言

1913年7月,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讨袁声势十分高涨,江苏、安徽、广东、福建、上海等省市纷纷宣告独立。面对此热潮,曼殊异常激动,即以佛教界名义,撰出此文。

昔者,希腊独立战争时,英吉利诗人拜伦投身戎行以助之,为诗以励之,复从而吊之曰:

Greece!Change thy lords,thy state is still the same;Thy glorious day is o"er,butnot thy years of shame。

呜呼!衲等临瞻故园,可胜怆恻!

自民国创造,独夫袁氏作孽作恶,迄今一年。擅屠操刀,杀人如草;幽、蓟冤鬼,无帝可诉。诸生平等。杀人者抵;人讨未申,天殛不逭。况辱国失地,蒙边夷亡;四维不张,奸回充斥。上穷碧落,下极黄泉;新造共和,固不知今真安在也?独夫祸心愈固,天道愈晦;雷霆之威,震震斯发。普国以内,同起伐罪之师。

衲等虽托身世外,然宗国兴亡,岂无责耶?今直告尔:甘为元凶,不恤兵连祸结,涂炭生灵,即衲等虽以言善习静为怀,亦将起而褫尔之魄!尔谛听之。

《三次革命军》题辞

1915年春,冯自由在美国旧金山写成《三次革命军》一书,托请陈树人在日本东京联系出版。陈树人代向同住的曼殊索序,曼殊应嘱,写下这篇“题辞”,以志旧谊。

冯君懋龙,余总角同窗也。少有成人之风,与郑君贯一齐名,人称“双璧”。会戊戌政变,中原鼎沸,贯一主持清议于粤五稔。一夕,掷笔长叹曰:“粤人多言而寡要,吾知其终无成也。”遂绝食而殒,君亦翩然遐征,与余不相见者十有余载。前年于上海遇之,正君仓皇去国之日。余方愿其有迈世之志,用释劳生,比日君自美利坚国观巴拿马大会造游记以归,更有撰述,命余作序。余愀然告君曰:“久病之人,终日解衣觅虱而外,岂能共君作老健语耶!”

君有澄清天下之志,人但谓广东人有生为乱,而不知君故克己笃学之人。若夫傅嘏所云:“志大心劳,能合虚誉”者,期无望已。

曼殊题

碧伽女郎传

1916年夏,曼殊在上海得到一幅德国邮片,上有一女郎肖像。曼殊便与杨沧白、叶楚伧开玩笑,当作真有其人,请二人赋诗,自己则串缀成此文。

碧伽女郎,德意志产。父为一乡祭酒,其母国色也。幼通拉丁文。及长,姿度美秀,纤腰能舞。年十五,避乱至圣约克。邻居有一勋爵,老矣,悯其流落可叹,以二女一子师事之,时于灯下,弦轸自放。自云:“安命观化,不欲求知于人。”

和尚闻之,欲观其人,乃曰:“天生此才,在于女子,非寿征也!”

蜀山父绝句云:

子夜歌残玉漏赊,春明梦醒即天涯。

岂知海外森林族,犹有人间豆蔻花!

白傅情怀,令人凄恻耳!

细雨高楼春去矣,围炉无语画寒灰。

天公无故乱人意,一树桃花带雪开。

碧伽女郎濒死幸生,程明经乃以歪诗题其小影。嗟乎!不幸而为女子,复蒙不事之名。吾知碧伽终为吾国比干剖心而不悔耳!

四月二十一日

杂记

1913年前后,曼殊时常往来于中国与日本之间。其间见闻和阅读并不少。每遇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都记录在一个小本子上,其文字部分,即为录于此之《杂记》。

○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波梨波书。

○庄映池莲,镜澄窗月,态转回眸之艳,香飘曳裙之风。

○秋风鸣鸟,闻者生哀,事有伤心,不嫌非偶。

○Homer"s Hymn to the Moon。

○Morning Star,by H. Rider Haggard。

○盛唐千层酥日光羊羹桐城丝枣龙眠枫糕梨里塔饼长沙牛皮糖摩尔登水晶糖千叶枫山冈山去备团子福州千层楂糕LXXVIGreece!Change the lords,thy state is still the same;Thy glorious day is o"er,but not the years of shame。

Enmoline curbolatid.Lait de Lyr Irise.

Santalrose Flor de alva.

100SCTCascara.“The Sensitive Plant”。Emera Lilao:De Concurrent.

“Prometheus Unbound”

,1819“To a Skylark”

“‘I fear thy kisses,gentle maiden.’”

Celimine…Ed pire…u…d pars.

○湿翠满身弹竹露。落红双屐印苔泥。

○玉凤半垂钗半坠,簪花人去未移时。

○《楚辞·九章》:“欲高飞而远集兮,君罔谓女何之?”罔,得毋也。

○法我见者,依二乘钝根,故如来但为说人无我,以说不究竟,见有五阴生灭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云何对治。以五阴五法,自性不生,则无有灭。本来涅故。

○晋潘尼作《潘黄门碣》,——碣之最古者。

○今知至道不可以情求矣!(《列子》)○系臂琅虎魄龙,裙边杂佩琥珀龙。

○班固《两都赋》:“上觚而栖金爵”。(觚),殿堂上最高转角处也。”

○其人舍然大喜。

○天风海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

○声振林下,响遏行云。(《列子》)○傩,乃可反,行有度也。

○《夏小正》曰:“越有小旱。”《传》曰:“越,于也。

”犹今人言“于是”也。《书·大诰》曰:“越予小子”,言“惟予小子也”。

○Matteo Ricci。

○Obelisk.Pyramid.Sphinx.Labyriuth.

○Dante(1265—1321)○Petrarch(1304—1374)○Boccaccio(1313—1375)○RValentine○《周礼》掌四方之语,各有其官: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北方曰“译”。汉世多事,北方译官兼善西语,迦叶摩腾始至,译《四十二章经》,因称译也。

○“韦提希”此云“思维”。《观经》云:“惟愿世尊。教我思维,教我正受。”

○“尸利沙”,叶实俱大;“尸利马夫”,叶实俱小,即此土“合昏”。又,“舍离沙”,此云“合欢花”。

○凤尾香罗,又,凤文罗。

○世尊成道三十八年,赴王舍城。国王食讫,令罗云洗涤,失手爆钵,以为五片。是日。有多比丘皆白佛言:“钵破五片。”佛言:“表我灭后,初五百年,诸恶比丘分毗尼藏为五部也。”故迦叶阿难末由和修多。五师体权通道,故不分教。

多有五弟子,各执一见,遂分如来一大律藏为五部焉。

○师,不知何许人,亦不知其名氏。一日,偶经游街市间。于酒楼下整袜带次,闻楼上人唱曲云:“汝既无心我便休!”忽然大悟,因号“楼子”焉。

○《尔雅》

:“讯,言也。”

○《地持论》云:“当安慰舒颜,先语平视,和色正念,在前问讯。”《善见论》云:“比丘到佛所问讯,云‘少病少恼,安乐行不?’”《僧律》云:“礼拜不得如哑羊,当相问讯。”

○梵音“师寐”,或云“谈”,讹云“和南”,皆翻“我礼”,名出《声论》。“那谟悉羯罗”,此翻“礼拜”。

○阿环再拜,上问起居。

○师古父思鲁。

○泰山石敢当。——“石敢当”三字见《急就篇》。

○“Iliad”、“Odyssey”。

○The spring will come again,dear friends.

The Swallow o"er the sea.

The blossom on the tree.

With crimson on the tree.

Autumn will come again。

○Love and Death are as Sword and Sheath。

○I am like the blossom of an hour;But long long vanished sun and shower.

There lies a lonely grave.

○The old tree is leafless in the forest.

○The wild white horses(银涛白马)foam and fret。

M Arnold○人乘、天乘、声闻乘、菩萨乘、佛乘,是“五乘法”。

○“妙法莲华”,梵音“萨达磨芬陀丽”。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六祖云。

○“咄噜慧剑”,此云“苏合香”。“茶矩磨”,此云“郁金香”。“多揭罗”,《南越志》云:“土人谓之‘燕草芸香’。”

○“兜罗绵”,华梵兼称。华言“细香绵”,洁如霜雪。《薰闻》云:“佛手柔软,加以合缦”。似此绵也。佛云:“我今示女兜罗绵手”。“绵”,梵音“迦指”。

○《梵语杂名》称“霜”曰“都沙罗”,“兜沙”云“霜”。

○“楼炭”翻“成败”。

○“兜率陀”,此云“止定天”,具云“珊兜”、“率兜”、“知足”,非正翻也。

○“偈”,即梵音“伽陀”,唐言“颂”,译云“孤起”。妙玄云:“不重颂名孤起”,亦曰“讽颂”。姚秦鸠摩罗什有赠沙门法和十偈,唐人多效之,又“阿耨睹婆”,或“输卢迦波”,天竺但数字满三十二,即为一“偈”,号“阿耨睹婆”偈。“蕴驮南”,此云“集施颂”,谓“以少言摄集多义,施他诵持”。

○空侯,师延所作,一名“坎侯”,马上所弹也。

○二十年庵主,幸不被婆子烧却。

○腰如束素。

○麻姑以米掷地,皆成丹砂。方平笑曰:“姑固年少也。吾老矣,不喜作如此狡狯变化也。”

○“朱利”,秦言“贼”。《大论》:“马来人呼贼曰“文朱利”,《梵语杂名》作“制口罗”。

○摩西陀式忍反,是阿育王子也。(见《玄应音义》第十六)○But I miss the soft clasp of your hand,And your breath warm on my cheek.

○O,the sweet dream of the springtide!

○“The land of the Leal”.

○The flowery lea.

○人间风雨真成梦,夜半江山总是愁。

○富兰那迦叶,——富兰那字,迦叶母姓也。

○末伽黎拘赊黎,——末伽黎字,拘赊黎其母也。

○删夜毗罗胝(胝,竹尼切),——删夜字,毗罗胝母名也。

○阿耆多翅舍钦婆罗——阿耆多字,翅舍钦婆罗粗弊衣名也。其人著粗皮衣,自拔发。

○迦罗鸠驮迦旃延——迦罗鸠驮字,迦旃延姓也。

○尼犍陀若提子——尼犍陀其出家总名,若提母名也。

《辅行》云:“六师元祖是迦毗罗,支流分异,遂为六宗”。

○“成羯罗”,此翻“金星”。

○“勿哩诃娑跛底”,此翻“木星”。

○“部陀”,此翻“水星”。

○“盎哦口罗迦”,此翻“火星”。

○“赊乃以室析罗”,此翻“土星”。

○“苏梨耶”或“修利”,此翻“太阳”。

○“苏摩比”翻“太阴”(苏,上声)。

○“提和越汉”翻“天地”。

○“提婆”,此翻“天”。

1William Wordsworth.

2Byron.

3John Keats.

4Charles Dickens.

5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6Robert Browning.

7Alfred Tennyson.

8Nathaniel Hawthorne.

9Edgar Allan Poe.

10Mark Twain.

11Jerome K. Jerome.

12Thomas Carlyle.

13Ralph Waldo Emerson.

14Walter Besant.

15Rudyard Kipling.

○“昙谛”亦云“昙无谛”,魏翻“法实”,安息国沙门。

○“陀荼”,隋言“南天竺国书”。

○“《陀罗多》”,隋翻“《鸟场边山》”,书名也(见《本行集经》第十一)。

○“敦浮娄”,此云“天乐”,亦翻“弹弦”。(见《慧琳音义》二十六。)○或为痴心魔女所惑。

○“羼提”云“安忍”。

○“尼提”、“尼抵”,均云“愿”也。

○“叱下字,《金刚顶》云:“叱字门,一切法,长养不可得。”故《文殊问经》云:“称陀字时,是出置答声”。《大庄严》同之。“涅”云“他”(南本云“他”)者,法身具足。喻如满月。是故名“他”。《大品》作“他”。《大日疏》作“咤”。

○梵音“多迦罗”(“多伽罗”),正云“多蘖罗”,即“零陵香”也。《慧琳音义》作“多揭罗”。《玄应音义》谓:“‘多伽罗’是‘根香’。”《最胜王经》第七云:“‘多揭罗’,‘零陵香’之梵名也”。

○“尔缚”,翻“凤弭”也。“竭口罗”云“虎”。

○“电”,梵名“尾庾”。

○“扇提罗”,云“石女”。

○“尼犍子”或“尼乾子”,《唯识述记》翻“离系子”。

○“怒底”翻“媒”。(见《梵语杂名》)○“邬波弟铄”,(邬,安古切)此翻“父母”。

○“么多么”,云“外祖母”。

○“婆梨耶”,翻“妇”。

○梵音“比多么贺”,此翻“祖父”,“比多磨”,此翻“祖母”。

○梵音“鸠那罗”,此翻“不好人”。

○“谛瑟叱比怛馀”,云“伯”。

○“迦知比怛”,云“叔”。

○“迦怛么婆口罗多”,云“弟”。

○“迦知婆罗尔”,云“弟妇”。

○“比多”,云“父”。

○“莽多”,云“母”。

○“滞瑟叱婆罗多”,云“兄”。

○“滞瑟叱婆罗尔”,云“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