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1号交警:坍塌的日子里,交警用爱铺路
6489900000065

第65章 三

那天,文县交警大队陈立辉教导员在150公里外接我们时,他车上还有一位戴着近视眼镜、文质彬彬的年轻交警。一看他这个样子,我就猜测出了他的身份——文县交警大队的宣传教育股股长。果然让我猜了个准,他叫张建新,还是《甘肃公安》杂志、《甘肃法制报》等多家报刊杂志的特约通讯员呢。我们一见面,他就给了我两份《甘肃法制报》,在“安全与畅通”周刊的头版头条上,就有他写的通讯和拍的照片呢。这就让我一下子对他刮目相看了。在穷乡僻壤的文县,还有如此一个有才能的交警笔杆子,真是难能可贵啊!

在单位领导看来,也许他与我们更容易沟通。这也是一种惯例,一种定势了。到了交警支队,陪同我们的一定是宣传教育科科长,那么,到了交警大队,肯定是宣传教育股股长陪着我们下去采访。这是一个不善言谈但思路敏捷的人。这一点在他写的文章里,就可以看出来。同时,他也是一个多面手,他的驾车技术也在我之上。他和大队长张智国、教导员陈立辉陪着我们渡过了在文县采访的日日夜夜。

“5.12”地震发生时,地动山摇,惊心动魄。文县的山体,有不少地方坍塌了,像硝烟弥漫的战场,只是呛人的烟雾里少了一种火药味。人们一片慌乱,有的跑出了家中,到了安全地带。有的连跑都来不及了,只好等待灾难降临。还有的,已经吓傻了。总之,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对地震的感受和体验。

在张建新跑下楼的那一刻,他听到了邻居老太太声嘶力竭地叫喊:“我的液化汽灶没关,谁能帮我关一下?”他在1楼停下了脚步,老太太似乎是在三楼,她又重复叫了一遍,她的声音很大。可是,没有一个人应声。如果张建新不应声,也许没有人知道。可是,他非但应声了,还跑上了楼。尽管他此刻也非常非常地害怕,自己上去了,万一楼塌了怎么办?因为这时候,楼房还在不停地颤抖着。可是,从老太太的叫喊声中知道,她已经急得掉眼泪了。张建新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如果失火了,恐怕会引起爆炸……那么,这一幢楼就更危险了!张建新冲上了楼,他看了一眼绝望的老太太,作为一名交警,平时也见过不少惨不忍睹的场面,什么场合都得上啊,谁叫他是警察呢。他一把夺过了老太太手里的钥匙,急忙朝4楼冲了上去。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何况我们这支兵不是养着的,是不停磨练着的。他跑上了4楼,刚把钥匙插进去时,楼房又开始颤抖起来了。后来,他才知道是余震又来了。他紧张的拧不动钥匙了,幸亏余震很快就过去了,他一下子拧开了锁子,推开门就冲进去了,满屋子都是液化气味道,还夹杂着食物烧糊的味道。幸好他对老太太家的房子结构是熟悉的,他很快跑进厨房去关掉了液化气。他看到,锅里的饭已变成了黑糊糊。他迅速地给锅里、液化气灶上倒了两勺水,浇灭了烧着的液化气管子和面板,然后转身就跑下了楼。老太太见到他时,他的头上、背上全是汗水,显然这都是刚才惊吓过度造成的。老太太的眼泪又一次流下来了,她说,你是一个好娃呀!

张建新没有让老太太说下去,他搀起老太太一步一步地走下了楼。

像这样类似的事儿还有一件呢!

去年的一个晚上,张建新的一位同学来看他。他当时住在楼下的平房里,那同学走进来说五楼邻居家的房子里有火光,也有浓烟。张建新听到后,连忙和主人取得了联系,并和主人一起冲了上去。他打开门的那一瞬间,滚滚的浓烟朝门口涌来,他不顾一切地从浓烟下面钻了过去,并且摸到了卫生间水龙头上的水管子。他拧开了水龙头,把水使劲地呲向了浓烟和大火。

房主人告诉他,他们家经常在用电炉子取暖。孩子年龄不大,出门走的时候忘了关闭电炉子,引起了火灾。火快要救灭的时候,119的警察才赶到了。

5月17日下午,因强降雨引发了关家沟泥石流,造成了国道212线城区路段临时中断。交警赶到现场时,泥石流已经把2辆汽车冲走,他们施救出了陷入泥石流的4辆汽车。张建新得到消息后,冒雨带着照相机赶到了现场。他发现协警刘平原正在现场奋不顾身的捡抱着石头,为车辆垫路,马上抓拍了几张照片。

晚上,张建新把交警冒着泥石流危险给车辆清路的通讯写了出来,发表在了《甘肃法制报。道路安全与畅通》上,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