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浪漫是情场的官僚主义:鲍尔吉·原野幽默散文选
6489700000010

第10章 预备役画家

女人对镜着装时,心情是画家心情,即一种面对造型与色彩的创造昂奋,嘴上不断嘀咕:这个藕荷色的裙子和短袖配吗?红运动衫色有点跳,但把黑发披散下来就配了。

这像不像个画家?当然画家的劳动是高尚艰苦的创作。但女人的可爱恰在这里,她们对穿戴像对待创作那么认真。打扮好了即创作好了,开始面向都市的其他女人挑战。

这值得我们尊重。

可话又说回来了,绝大多数女人都不是画家(而女画家据说不屑打扮自己),穿着要通过服装美学的原理甚至绘画学的原理来指导,这就难了。第一不懂,绘画哪是人人都通之事,第二就算略通一二,又没那么多衣服可供实践。

在这里我斗胆唠叨一句,一般妇女在衣装上穿出艺术品位(即美术品位)的效果,是不可能的事。不管你有多少钱或有多少件衣服。首先衣服不是你的创作,而是别人的批量产品。创作是从一开始就以特定目标为指向的心灵活动。第二,衣装无背景,或背景太杂。人们知道,任何艺术品的色调只在特定的光线和色彩下才显示极致。如郎世宁的《花阴双鹤》以绢黄为底色即背景,画中双鹤顶红羽白尾如松烟油墨,而淡粉的牡丹与疏蓝的兰花在背景下多彩而和谐。这是画,一经封笔永不变了。而女人不是静物,穿一身花衣到处流动,菜场茶楼,背景永远在变,或者说色彩彼此抵牾冲突。第三,女人多不了解自己,至少不像女画家那样深刻地了解自己的肤色、容貌与形体。女人只了解衣服,因此很少有人会打扮自己。当美术学院的女学生衣衫散淡的时候,其实已把一切都构思好了。她们尤其不会忘记绘画的核心原理——突出中心。如果画人物画,都突出人,不能把宝贵的人脸扔进衣服堆里。

我这样品评女人的穿戴,并非挑剔,而是建议,即“勇于参政议政”。女人穿衣是为了美,而不是企图考美术学院。穿衣时,就她们面对的材料色彩和心态而言,已经算画家了。而且她们的技艺总呈提高状态。为了区别于那些长发披纷、不惧艰苦、以绘画为事业的艺术家们,我将对镜盛妆的女人誉为“预备役画家”,对彼此均无冒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