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都市《萍水相逢》
64700000041

第41章 《萍水相逢》

《萍水相逢》第三部 风雨同行

1

平静的日子在岁月长河中悄悄地流淌。韩静的小店生意一天比一天好,黎明的小说差不多也快写完了。圣诞节那天,连续下了一段时间的绵绵细雨,天空放了晴。太阳照着,暖融融的,黎明突然萌生了去郊外走一走散散心的想法。他打电话给韩静,说:“妹,你忙吗?能不能陪我到郊外去?一个人不好玩呢!”

韩静说:“大哥专拿小妹开玩笑,今天是圣诞节,印制圣诞祝福卡片的客人特别多,我哪里走得了?”

“你不是请了一个帮手吗?”黎明不甘心,想到一个月前韩静请的打字员,固执地说道。

韩静迟疑一下,转换了语气,说:“哥,你心情不好吧?真想去郊外?”随后她又问,“小说写完了吗,你没有去办公室上班?”

黎明说:“写小说也有个时间场合,不可能一天到晚都写吧,办公室没事,下午我提前回家了。正是傍晚时分呢,你出门看看,血红的夕阳搁浅在遥远的灰朦朦的山峦上,多么迷人……”

“别说了,我来,在楼下等你好吗?”韩静打断了黎明的话,给打字员交待了几句,拢一拢蓬松的头发,匆匆忙忙地出了门。

他们拦了一辆出租车,到城郊的一条小河旁。踏着铺满青草的田间小路,缓步向不远处一片茂密的竹林走去。

快到竹林边的时候,黎明站下来,对韩静说:“没想到吧,世事如烟哩。我们在福州相识,从相识到相互了解,妹,你的形象在我心中越来越完美了。真的,我逐渐的觉得你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孩,更不是普通的打工妹。在你的身上,有一种其他女孩很少有的人格魅力。难怪林屈那么喜欢你!”

韩静笑了笑,回答道:“哥,不是说好了吗?不再提福州,也不再提出林屈,我早已将那段时光尘封进了记忆的深处。不要搅动它。爱也罢,恨也罢,都得讲一个缘分。迷信的说法,人哪,走到一块,其概率是极小的。要在这极小的概率里寻找到自己称心如意的伴侣,更是难上难。所以,**作家托尔斯泰说,天下夫妻,一百对中有九十九对都是凑合。不能成为伴侣,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何必勉强呢。是你的,终究是你的;不是你的,任随你怎么苦苦追求,依然不会成为你的,即使命运阴差阳错,成为你的了,有朝一日也会失去。在这个问题上,我主张顺其自然。”

黎明的手机响了,他看了看来电显示的号码,说:“办公室的,都下班了,还有什么急事不成。”

他接通了电话,夏茜在电话里告诉他,有个重要案子要马上研究,杨局长等着。

黎明问:“不能推到明天吗?我在城外,不在城里。”

“不行,杨局长守在你的办公桌前,必须立刻赶回来。看样子不是一般的案子,关系重大。”末了,夏茜问他:“你在哪儿,说出具体地点,我找车来接你……”

黎明担心夏茜看见他和韩静在一起,又会莫名其妙地产生误会和想法,局里不少同事都认为夏茜和他是天生的一对,连治安科的向莉也时常打电话问他何时能吃上喜糖,因此,他推辞说:“不必了,我和一个朋友在一起。”随后他挂断了手机。

不过,手机很快又响起来了,是杨局长亲自打的。杨局长开口就说:“你什么话也不要讲,我找人来接你。是在城南的小河边吧,有流水声,还有过往汽车的喇叭声,你们所处的位置离公路有四五百米对吧,我知道是哪儿了!”

黎明一副无可奈何的尴尬模样。他收好手机后对韩静说:“你看,搞我们这行的就是如此,没一个清静的时候。按说,到综合中队,图的就是清静,生活有规律,可依然得不到安宁,要是当初像杨局长提议的那样,去做刑警大队副大队长,不知还要忙成呢!”

“这是你们做警察的职责呀,哥!”韩静接过话,笑道,“如今有多少人想做警察;警察好呢,职业充满了激情和乐趣,能够扶正压邪,除恶扬善。真正的男子汉,战争年代做战士,奋战在沙场;和平年代呢,就做警察,操劳在守护千家万户安宁的岗位上。做人,总得有所作为。你们干警察的,苦和累,都是受到社会和老百姓承认的。我们就不同,我们的所有劳动,在世人眼里,就是挣钱,双手沾满了铜臭。”

“哟,看不出来,你居然还满有抱负的。你来做警察,我敢保证,一定是一位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好民警……”

他俩边谈边往回走。刚到公路边的时候,警车就来了。夏茜坐在副驾驶位置上,探出头远远地向黎明招手。驾驶员是刑警大队一中队的,和黎明熟,也大老远的故意按两声警笛,拿黎明寻开心。

车停下,黎明和韩静坐了上去。夏茜望了韩静一眼,脸色起了微妙的变化。黎明看在眼里,便无话找话问夏茜:“有啥急事,可以先**风,泄点密吗?”

夏茜爱理不理地嘲笑说:“给我8个胆子我也不敢。人家杨局长大驾光临,恭候你的金玉良言,我夏某岂敢信口开河?对不起,大作家,破坏了你的好心情,要是能弥补的话,我一定弥补,只可惜我无能为力。不过,韩静妹妹是个好妹妹,她是可以弥补的!”

夏茜和黎明之间的“特殊关系”韩静早有耳闻,虽然她不相信那是事实,但至少黎明在夏茜的面前是拘谨的。拘谨是一个男人爱女孩的一种表现方式。因此,听了夏茜的话,她觉得委屈,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践踏。她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于是,不假思索地笑着回答道:“夏姐说啥呢,谁不知道你是哥的同事,又是好搭挡,救过哥的小命,你不但能弥补哥的好心情,你还可以时刻让哥拥有一个好心情啦。做妹子的没有别的奢望,就指望哥能随时随地都有你这样一个关心他的同事守候在身边……”

黎明用手碰了韩静一下,暗示她不要再说了,他知道夏茜的心眼小,担心玩笑话说过了会伤害夏茜的自尊心。

驾驶员似乎也嗅出了两个女孩话中带刺的味儿,便解嘲道:“你们都说得对,常言道,文人骚客,黎明的艳福不浅,在办公室有夏妹妹,在外面恐怕还会有上妹妹,左妹妹,甚至右妹妹……”

玩笑开惯了,驾驶员也没管夏茜受得了受不了,他管的只是能把夏茜和韩静针尖对麦芒的话题岔开。没想到夏茜不喜欢开玩笑。夏茜听了韩静的话,心里本来就窝了气,此时又听驾驶员这么说,气就更大了。她突然伸手去抓住方向盘,大声吼道:“停车,我要下去!”

黎明赶紧去拉开夏茜的手,解释说:“闹着玩的,师傅是个喜乐人,小妹妹千万不要计较,就当师傅什么话也没说好吗?”

“呸,谁是你小妹妹,这也小妹妹那也小妹妹,你到底有多少个小妹妹?你以为你是领导我就怕你吗?本人受过高等教育,是个堂堂正正的警察,少在我面前来那些污七八糟的……”

驾驶员一听“你到底有多少个小妹妹”,想起《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那首歌曲,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黎明刹时也明白了师傅在笑啥,就跟着也忍俊不禁笑出了声。

夏茜被他们的笑弄得十分难堪,头掉到窗外,噘着嘴,不再言语。

2

黎明回到办公室,分管刑侦的副局长杨再途和刑警大队马飞大队长正坐在他和夏茜的办公桌前低声谈论什么。夏茜没跟随来,她赌着气径直回家休息了。

见他进来,杨局长示意他将门关闭了。然后递过一封信,问黎明:“你回忆一下,苏大豪那个案子是否牵扯出一桩**案,受害者是休闲城茶楼的服务小姐,涉案人员3名,全部捉获归案?”

黎明拉过一把椅子坐下了。他想了想,回答说:“是有那么一回事,不过主要材料是杨明形成的,案犯也是他带人去抓的。怎么了,出问题了吗?”

他展开信,匆匆地扫视起来。

杨局长皱了皱眉头,待黎明将信看完后,说道:“是出问题了,案犯是4个人。这封信是滨江市检察院转到我们长仁县检察院再转到我们公安局的。参与**的是4个,不是3个,明白我的意思吗?为什么会将4个案犯弄成3个,且案卷材料办得天衣无缝,直至法庭审理也未露出马脚,你想想,案子没有问题才怪了。我和马大队长商量了一下,也仔细推敲了案子侦办过程中的种种疑点,猜测与一个人有关。猜测,对吧,没有确切证据。法律是讲证据的,因此,没有取到证据之前,此事仅限我们3个人知道。检察院那边我也打了招呼,要求他们做到绝对保密。局里只有办公室马主任知道。项局长不在,信直接交了我。估计马主任并不清楚内幕,他只当做是一般的信访案件。”他望着马飞,“马大队,你把详细情况和要

做的事给黎明讲讲吧!”

马飞用他惯有的不紧不慢的语气,斜过目光看着黎明,说道:“案子是杨明牵头办的,不错,他应该知道内幕。设卡追堵苏大豪和朱文,他失职,杨局长骂了他,坚决要处理他,他一气之下写了申请,要求到乡下派出所去,后来项局长出面,给了他一个所长的职务。目前他是长仁湖派出所所长。按说,出了那样的差错,完全是严重的失职,免去副大队长职务给个处分也不过分,可是没有。在此问题上,项局长明显是站到杨明一边而不是杨局长这一边。这就使我想到了此案。以前项局长对杨明是没有好感的,自苏大豪被击毙,他接手查豪门歌舞厅的余案,特别是那桩**案,项局长对他的态度变了。你仔细研究一下举报信吧,信是服刑人员写的,没落具体的姓名,信中说有一个参与**的,并且还是为首的,却未被追究刑事责任。虽然写信人没说那人姓甚名谁,而且措词也十分谨慎,但依然给我们提供了线索。结尾处写信人质问:难道有后台就可以逍遥法外,难道警察真的就那么污,大权在握,兄弟犯罪也不被追究。大权在握,是指杨明吗?可杨明没有兄弟,即使有兄弟,一个副大队长也算不上大权在握。我和杨局长挨个儿的排了一下,局里可以称得上大权在握,且有兄弟,兄弟又有可能参与**

案的,只有一个人,就是局长项锦利。”

“不错,项局长有个兄弟,叫项锦明,是长仁化工厂的工人,厂里经营不景气,下岗了,先后在农行、国税局开小车。”杨再途接过马飞的话,“前年,通过项局长,又弄到交警大队临时开警车。该人在社会上,或者准确地说在黑道上混得有头有脸,日嫖夜赌打架斗殴,都沾边,他极有可能参与**。目前,项局长到北京开会去了,要一个月后才回来。因此,我的意见是你们俩人暗中查一查,一方面查到写信的人,具体问问情况,说不定写信的就是那3个被判了刑的其中的一个;另一方面,查一查案发期间,项锦明的具体行踪和案发前后他的情况,看能否获得一些线索;受害人要找,据说回老家去了,老家在哪儿,查法院的案卷或者判决书就一目了然。当然,小心为妙,千万不能贸然行事。项局长毕竟是一局之长,又是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不要案子未破反把自己卷进去了。特别是黎明,作为老大哥、校友,我得告诫你,凡事三思而后行,不要只凭感情用事。我们需要正直、勇敢,但不需要鲁莽式的正直和勇敢。人年轻,经验少,稍不注意就会绊倒。记住了吗?”说完,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黎明。

黎明看完了信,将信还给杨再途。他说:“杨局长,你又把我往火坑里推。前次办苏大豪那个案子,虽说压力大,但我不怕,远水救不了近火,涉及的人员都是外面的,哪怕是朱县长,也不直接管我们。这次不同,县官不如现管,我哪敢去项局长头上动土?你是知道项局长的脾气的,处事圆滑,嘴上一套,心里一套,惹着了,不动声色,整得你实实在在,欲哭无泪。我一个读书人,斗不过他,你还是另外择人吧,或者就马大队。马大队搞公安工作多年,又是老刑警队长,德高望重,项局长没法拿他开刀。”

杨再途抬了抬手,示意黎明不要再说。他说:“我考虑过了,有风险。但是,马飞是刑大队长,你是刑大综合中队中队长。综合中队是干啥的?除了日常事务,最主要的就是预审和查漏网之鱼。此案由你俩承办,合情合理合法,既是对项局长本人负责,也是对法律对受害人负责。‘怕’字是不能从你黎明嘴里说出来的。干警察的,遇上棘手的案子,怕得了吗?听我的,天塌下来有高的顶着呢;苏大豪那个案子摆在我面前时我也怕过,但不是同样挺过来了吗?”

“好吧,杨局长,我不敢说自己有多大本事,定能将案犯绳之以法,但我可以向组织保证,定能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时间一个月,在项局长回来之前,对吧?”黎明站起来,望着杨再途。

“对,在项局长回来之前!”杨再途重复了一句,伸出手,放到了黎明的肩上。然后补充说:“嫌疑人是项锦明或者不是项锦明,到时候都得有个明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