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故事500篇
6467400000073

第73章 不伐己善

“原文”

丙吉为人深厚,不伐善[1]。自曾孙遭遇[2],吉绝口不道前恩[3],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会掖庭宫婢则令民夫上书[4],自陈尝有阿保之功[5],章下掖庭令考问,则辞引使者丙吉知状。掖庭令将则诣御史府以视吉,吉识,谓则曰:“汝尝坐养皇曾孙不谨[6],督笞汝,汝安得有功!独渭城胡组、淮阳郭征卿有恩耳。”分别奏组等共养劳苦状。诏吉求组、征卿;已死,有子孙,皆受厚赏。诏免则为庶人,赐钱十万。上亲见问,然后知吉有旧恩而终不言,上大贤之。

“注释”

[1]伐善:夸耀自己的功劳。[2]曾孙:武帝的曾孙,汉宣帝。遭遇:升大位,做皇帝。[3]前恩:指宣帝因巫蛊一案受株连时,丙吉对他的保护,后来又有拥戴之功等等。[4]则:宫婢的名字。民夫:未入宫时的平民丈夫。[5]阿保:保育,抚育。[6]不谨:不小心,不周到。

“译文”

丙吉为人深沉忠厚,不夸耀自己的功劳。自汉宣帝即位以来,丙吉绝口不提以前对汉宣帝的恩惠,所以朝中无人知道他的功劳。正巧一个名叫则的掖庭所属宫婢让自己从前的平民丈夫上书朝廷,陈述自己对皇帝曾有抚育之功,汉宣帝命掖庭令负责查问此事,宫婢则在供词中提到丙吉了解当时的情况。掖庭令将宫婢带到御史府来见丙吉,丙吉认识她,对她说:“你当年抚育皇曾孙时,因照顾不周,我还曾责打过你,你有什么功劳!只有渭城人胡组、淮阳人郭征卿对皇曾孙有恩。”于是分别将胡组等当年共同辛勤抚养的情况上奏汉宣帝。汉宣帝下诏,命寻访胡组、郭征卿,但二人已经去世,只有子孙尚在,都受到丰厚的赏赐。汉宣帝又下诏赦免则的官奴婢身份,使她成为平民,赐给她十万钱,并亲自召见,询问当年情况,这才知道丙吉对自己有旧恩却一直不肯透露,宣帝对丙吉的贤德大为感动。

“点评”

曾经有恩于皇上而不自伐其善,这种境界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由此可见,丙吉对富贵看得很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