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故事500篇
6467400000027

第27章 水利耗国

“原文”

韩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1],凿泾水自仲山为渠[2],并北山,东注洛。中作而觉,秦人欲杀之。郑国曰:“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乃使卒为之[3]。注填阏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余顷[4],收皆亩一锺[5],关中由是益富饶[6]。

“注释”

[1]水工:水利家。间:间谍。[2]泾水:水名。发源于宁夏,流经甘肃、陕西,流入渭河。[3]卒:终,尽。卒为:完成。[4]填阏:壅泥。舄(xì)卤:盐碱地。[5]锺:古代的容器单位。受六斛四斗。[6]关中:陕西渭河流域一带。

“译文”

韩国想消耗秦国国力,使其不东征韩国,便派遣水利家郑国充当间谍赴秦,游说秦国兴修水利,从仲山起,开凿一条引泾水、沿北山东注洛河的灌溉渠。工程进行过程中,秦人觉察到了韩国的意图,为此要杀郑国。郑国说:“我为韩国延长了几年的寿命,但是这条灌溉渠如果修成了,秦国也可享万世之利啊。”秦王于是命他继续完成这项工程。这条水渠引淤浊的水灌溉盐碱地四万多顷,每亩的收成都高达六斛四斗,秦国的关中一带因此更加富裕起来。

“点评”

鼓动敌国兴修水利来消耗它的国力,真是匪夷所思。从长远来看,兴修水利增强了秦国的国力。现代社会却有相反的例子:因为军备竞赛而把国家的经济搞垮,最后国家分裂。一个国家在军备上的投入和建设上的投入应该占一个怎样的比例,要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