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故事500篇
6467400000024

第24章 毛遂自荐

“原文”

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备具者二十人与之俱[1],得十九人,馀无可取者。毛遂自荐于平原君。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2]。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3],乃脱颖而出[4],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乃与之俱,十九人相与目笑之[5]。平原君至楚,与楚王言合从之利害[6],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毛遂按剑历阶而上[7],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日中不决,何也?”楚王怒叱曰:“胡不下[8]!吾乃与而君言[9],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悬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10],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11],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也。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12],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13],再战而烧夷陵[14],三战而辱王之先人[15],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16],而王弗知恶焉[17]。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以从[18]。”毛遂曰:“从定乎[19]?”楚王曰:“定矣。”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20]!”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以定从[21],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于殿上。毛遂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等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22],所谓因人成事者也[23]。”平原君已定从而归,至于赵,曰:“胜不敢复相天下士矣[24]!”遂以毛遂为上客。

“注释”

[1]约:邀请。备具:兼备。与之俱:与他一起。[2]末:尖端。[3]蚤:早。[4]颖:锥把上的环。[5]目笑:相视而笑。[6]合从:即合纵。指六国联合以对抗秦国的策略。利害:得失。[7]历阶:顺着台阶。[8]胡:何。[9]而:你的。[10]汤:商汤。商朝的开创者。[11]文王:周文王。周朝的开创者。[12]小竖子:小小子。[13]鄢:鄢城。在今湖北。郢:在今湖北江陵东北。据《史记·白起列传》,白起拔鄢、邓城在秦昭王二十八年,拔郢在第二年。[14]夷陵:楚先王墓地。在今湖北。据《史记·白起列传》,白起烧夷陵在楚顷襄王二十一年。[15]此句指焚毁楚之陵庙。[16]怨:怨仇。[17]恶:丑,耻。[18]社稷:国家。[19]从:合纵,联合。[20]盟誓所用,贵贱不同。天子用牛马,诸侯用犬猪,大夫以下用鸡。这里是泛泛而言。[21]歃:用嘴吸取。歃血:在嘴上涂上牲畜的血,表示诚意。是古代盟会的仪式。[22]录录:随从之貌。[23]因人成事: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办成事情。[24]相:识别。

“译文”

赵王派平原君赵胜去楚国求救,赵胜邀请门下食客中文武双全的二十个人一起前往,但只挑出十九个,剩下的都不足取。毛遂向赵胜自我推荐。赵胜说:“贤士处世,好比锥子在口袋中,锥尖立即能露出来。如今先生来我赵胜门下已经三年,我左右的人没有谁称道过你,我也未听说过你的作为,说明先生没有什么长处,先生不行,先生留下吧!”毛遂说道:“我直到今天才请你把我放到口袋里!如果早把毛遂放进去,我早就脱颖而出了,岂止是露出个锥尖呢!”平原君赵胜于是让毛遂一同赴楚,另外的十九个人都相视而笑。平原君到了楚国,向楚王阐述合纵抗秦的得失,从太阳升起时开始谈,一直谈到中午,还是定不下来。毛遂于是手按宝剑顺着台阶走上去,对平原君说:“合纵抗秦的得失,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了!现在从日出时谈起,谈到中午还不能决断,是什么原因?”楚王怒斥毛遂道:“还不赶快滚下去!我和你的主人说话,你是干什么的?”毛遂按着剑又上前几步说:“大王你之所以斥责我,是仗着楚国人多势众。现在咱们相距十步以内,你不能依仗楚国人多势众了!你的性命在我的手中。在我的主人面前,你为什么呵斥我?况且我毛遂听说,商汤以七十里地方为起点,终于称王天下;周文王凭一百里土地,使诸侯臣服。难道是仗着兵多将广吗?实在是因为顺应历史大势、振奋扬威而已。现在楚国国土五千里,持戟的战士一百万,这是称王称霸的资本呀!以楚国的强大,各国都难以抵挡。白起,不过是个小小子,带着几万兵,起兵与楚国作战,一战就夺去鄢、郢两城,再战便火烧夷陵,三战已将楚国宗庙平毁,侮辱楚王的祖先。这是百世难解的怨仇,连赵国都替你羞愧,而大王却不以为丑。合纵抗秦,实在是为了楚国,不是为赵国啊!我的主人在面前,你呵斥我干什么?”楚王说:“是的是的,确实像先生指教的那样,我愿意倾举国之力与你们合作。”毛遂便说:“合纵之事定了吗?”楚王说:“定了。”毛遂对楚王的左右说:“取鸡、狗、马的血来!”毛遂举起铜盘跪着上前对楚王说:“大王应该歃血宣誓订立同盟,其次是我的主人,然后是我毛遂。”于是在大殿上订立了同盟。这时毛遂又左手持铜盘右手招呼随行的十九人:“你们也在堂下一起歃血宣誓吧!你们跟来跟去,依靠别人才办成了事情。”平原君与楚国订立盟约后回到赵国,叹息说:“从今后我不敢再说能识别天下的人才了!”于是奉毛遂为上客。

“点评”

毛遂没有等待伯乐的出现,而是自我推荐,脱颖而出,成为自我推荐而获得成功的范例。所谓“文武备具”的十九人成为毛遂的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