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黄委会老河工:讲讲黄河古道中的诡异故事
646100000085

第85章 中华儿女多奇志

五十年代政府机关女干部开始流行穿列宁装,列宁装本是男装,好就好在有一些装饰性的东西,双排纽扣,大翻领,最好的就是有一根腰带,这根腰带将身体曲线凸显出来,所以很受女同志欢迎。

在六十年代,******写了首《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这首诗直接影响到了女性穿着,梳双辫、留短发,宽肩粗腰,大嗓门,身着蓝色工装。

这装束和男同志没有区别,用《木兰辞》的话形容就是:“安能辨我是雌雄”。

七十年代就是军装行天下,当时最经典的打扮是这样的:红底片懒、白袜、板绿上衣、查蓝裤子,然后加少军挎,武装带。

现在好多人可能看不懂了,当时老北京有句话叫“狂不狂,看米黄,悴不悴看刘悴,匪不匪看裤腿儿,圈不圈看白边儿。”

“米黄”说的顽主闷穿的军装,一般为军绿色,米黄色是将校呢颜色,穿戴的多为军队干部子弟。片儿懒指的是松紧口布鞋,俗称懒汉鞋,鞋底是塑料的,有白色、红色两种鞋底。白片儿就是指白色鞋底,红片儿就是红色鞋底的。

值得一说的是,当年我奔赴黄河的装束,就是托了好多人搞了这么一套经典装束,那家伙,船行黄河上为一景,我站在船头又是一景,待那黄河靠岸,惹得多少姑娘们倚着黄河大柳树翘首以盼!

哈哈,那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想想老汉当年也年轻过!

当时我悄悄走过去一听,原来黄晓莉那傻姑娘在那背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我见这姑娘傻得可爱,于是大声咳嗽了一下,背着双手踱过去,拿着架子说:“黄晓丽同志,革命工作只争朝夕,我们河工阶级兄弟都在努力工作,你怎么能在这里弄这些小布尔乔亚主义的东西呢!”

黄晓丽白了我一眼,说道:“白老先生,看来您真是老了,连中国土生土长的大诗人李白都不知道,我真怀疑你是不是苏修派来的奸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