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黄委会老河工:讲讲黄河古道中的诡异故事
646100000022

第22章 一些不该留下的黄河笔记

大串联坐火车不要钱,郑州是南北铁路枢纽,大家到了郑州走要顺便宣传一下革命知识,黄委会首当其冲,被扣上了治黄不利,残害农民阶级的罪名,被一堆学生军冲了进去,将我们苦苦保存的资料付之一炬,让一些保存了上千年的黄河古道资料再也没有了踪迹。

后来我和一些黄河老河工回忆起这些事情,他闷着头抽着卷烟,后来长长吐出一口烟气,闷声说了一句:这些东西烧了,也好。

好多年以后,我在黄河上漂泊了半辈子,才渐渐领悟了这句话,也许黄河的秘密终于只属于黄河,只属于那奔腾的上千年的黄河水,那淤积了十几米厚的河泥,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能窥视的。

我们这次沿着黄河古道走,颇为路线费了一些心思。

在1855年前,黄河下游水道基本还算畅通,下游水道从河南荥阳一直到郑州、原阳、延津、封丘、中牟、开封、兰考,后经山东的曹县、单县,再经安徽的砀山、萧县、最后入江苏的丰县、沛县、徐州、邳县、睢宁、宿迁、泗阳、淮安、涟水、阜宁、滨海,最后注入黄海。

在咸丰5年,黄河于铜瓦厢缺口后,黄河夺东北而走,在山东境内借大清河入渤海。原先那段黄河水道,也就渐渐成为了黄河古道,就是废黄河了。

这条黄河古道,后来也一直在用,是河南省开发最早、流程最长的古航道。

不过后来随着经济重心转出中原,漕运渐微,黄河古代的航运也渐渐微势,后来在六十年代后,国家修建了三门峡水坝,自60年蓄水开始,不仅是水库就淤积上亿万吨泥沙,连潼关峡谷,渭河和北洛河的入黄口也几乎被淤泥堵死。

就这样,随着黄河一年年的淤积,黄河下游彻底无法通航了。

一直到现在,三门峡水坝一直保守争议,毛主席当年就想炸掉它,后来因为影响太大不了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