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幸福其实很简单
6451500000061

第61章 水至清则无鱼

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包容作为一种文化态度,对于大多数善良之人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只要不是极端分子,对不同宗教、民族、文化抱有尊重、理解、取共存共荣的态度,推己及人,可以说是人之常情。日前看凤凰卫视节目,净空法师讲“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方知佛教对世界的理解、对文化多样性及生态多样性的体认远早于环保主义、远甚于知识分子。认为包括矿物质在内,石块和水,世界万物都是活的,有生命、有情感的!于是,宗教圣地往往草木葱茏、生机勃勃。

中国的词语之妙,在于它内涵复杂,难以穷尽,而且可以向正反两个方向延拓。因而,在生活的语境中,包容不仅意味着平和、宽容,也经常与另一类态度混淆:不必较真,眼开眼闭,难得糊涂,吃亏是福等等,指向忍让、苟且、退守、犬儒主义的态度,即所谓的“包涵”。人生还有另外一套价值准则:诚实、正直、实话实说、义务教育“一个也不能少”……在这个意义上,包容易而坚守难。

包容是一门学问,学会包容的人,就学会了生活;懂得包容的人,就懂得快乐!这门学问,是来自内心“慈悲喜舍、善良仁爱”的自然流露!

包容是一门艺术,它不是你随随便便可以得到、可以舍弃的东西。它是一种精神的凝聚,它是一种善良的结晶,是人性至善至美的沉淀!

包容是一种美德,它可以使你的人格得到升华,让你的心灵得到净化!它是人修身养性的一本“真经”。

包容是一种境界,人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拥有博爱的心、博大的胸襟,还要有一份坦荡、一种气概!它是香兰被人踩倒却留香脚底的气质。

包容是一种幸福,能够包容别人是一种幸福,让别人心存感激更是一种幸福!人生一世,不能使自己在琐事困扰中作茧自缚,更不能在无尽痛苦中度过。

包容是赢得朋友的保证。学会包容他人,就是学会了包容自己。包容他人对自己有意无意的伤害,是让人钦佩的气概;包容他人曾经的过失,是对他人改过自新的最大鼓励;包容他人对自己的敌视、仇恨,是人格至高的坦露。

包容是人生的财富。人生短暂、生命无常,同样是一辈子,有的人在不尽的愤恨和埋怨中挣扎着过;有的人在快乐幸福中享受着过。包容别人的过失,包容众生的错误,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万事都由因缘生,缘生缘灭、缘来缘去,人生本来就坎坷,岂能尽如人的意?我们何必怨天忧人?何必去痛苦烦恼?生气就是拿别人的痛苦来惩罚自己!难道不是吗?

世界上人物各异,好坏并存,我们又何苦去唠叨世态炎凉、世风日下呢?“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万物都有其不足的一面,我们为何不以一颗火热的包容之心,来体察它的另一面呢?也许别人万恶不赦,但请不要抱怨,好坏善恶,自有公论。

包容别人犯错,不是欣赏别人的过错,也不是成就别人去犯错、鼓励别人去犯错,而是允许别人犯错,让别人更好地改过,而不是对他的放纵。包容他人不等于放任其自流,那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一味地迁就、包容,就是溺爱,是害人之举,若有人称此为“包容”,那就是对“包容”的一种玷污和歪曲!

包容确实是一门精深的艺术,只有领略到了其中的滋味,行包容他人之举,真正地拥有那份广阔的心胸及那份坦然与自然,才是活出了真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