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秘史
6439600000097

第97章 韦后乱政

唐朝是李家的天下,按照封建社会的规矩,只有和皇帝同姓的人才能封王。可是唐中宗复位以后,便立妃子韦氏为皇后,追封皇后的父亲韦玄为贞王。大臣责虚反对说:“异姓不王,古来如此,陛下刚刚复位,就大封后族(皇后的家族),天下会失望的。”唐中宗不理睬。

原来,在武则天的4个儿子中,除去李弘聪明练达、通晓事理以外,其余三个都不像母亲,而像他们的父亲高宗了。尤其这位中宗李显,特别庸懦。他被武则天放逐到房州的时候,只有韦氏陪着他,两人尝尽了人世间的苦难。每当听说武则天派使臣来了,唐中宗就吓得想自杀,韦氏总是安慰他说:“祸福无常,不一定是赐死,何必这样惧怕呢?”有韦氏在患难中的帮助,唐中宗才活了下来,所以他和韦后的感情特别好。他曾经对韦氏发誓:“有朝一日,重登帝位,一定满足你的一切愿望。”如今他当上了皇帝,就想实践自己的誓言,一切都按韦后的愿望办。这样一来,韦后也学起武则天来了,但是唐中宗比唐高宗更昏庸,韦后远没有武则天那样的政治才能,所以唐朝的政局又开始动荡不安了。

那时候,武则天虽然死了,武三思仍然很有势力。韦后最宠爱的小女儿安乐公主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两家成为儿女亲家,关系十分密切。时间一长,武三思和韦后就勾结在一起了。唐中宗对韦后言听计从。他见韦后信任武三思,自己遇到什么重大的事,也找武三思商量,还听从韦后的意见,任命武三思当了宰相。武三思依靠韦后,比武则天当权的时候还要威风。张柬之见形势不妙,就劝唐中宗除掉武三思,削弱武氏的权力。可是,木已成舟,武三思已经深得唐中宗的信任。

武三思知道了张柬之想要加害于他,忙去找韦后商量对付的办法。韦后和武三思一起,到中宗那里攻击张柬之等5位大臣,说他们“恃功专权,图谋不轨”。昏庸的唐中宗信以为真,忙问:“这如何是好?”武三思把他和韦后策划好的主意说了一遍,要唐中宗晋升张柬之等5位大臣为王。唐中宗解地问:“封他们做王,不是更难控制了吗?”武三思说:“这叫明升暗降,实际上夺了他们的权。”唐中宗依照他的意见办了。果然,5位大臣做了王,反而不能再参预朝政。武三思把持大权,被张柬之罢官的一律复职。后来,武三思又捏造了附马都尉王同皎谋反一案,把张柬之等5位大臣先发配后处死。

安乐公主是韦后最小的女儿,野心勃勃,一心想做第二个武则天。因她长得又漂亮,又聪明,因此中宗和韦后格外宠爱她,一些趋炎附势的官员对她也百般巴结。安乐公主在宫中飞扬跋扈,为所欲为。她想办什么事,需要皇帝下诏,她就自己把诏书写好,却将内容部分用手掩住,不给皇帝看,只让皇帝签署。昏庸的中宗竟然笑着从命。因此对安乐公主无人敢惹。

那时朝廷已经迁回西都长安。中宗和韦后生的儿子李重润,19岁时因议论“二张”被迫自杀了,皇家没有嫡子,只好立中宗的庶长子李重俊为皇太子。可是安乐公主对唐中宗立李重俊做太子很不满意。安乐公主竟缠着父亲要他废了太子,而立自己为皇太女,将来继皇帝位。学她祖母的样子,也来做做女皇。

安乐公主朝思暮想当女皇,因此把李重俊看成眼中钉,千方百计想把他除掉。太子李重俊忍无可忍,便跟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将军李思冲等起来反抗。他们领了300多名羽林军,先杀向武三思的王府,把武三思和武崇训捉住,历数他们的罪恶,将他们一刀斩了。驸马武崇训死了,安乐公主改嫁武延秀,仍然像以前那样横行霸道。后来连宰相也出自她的门下,中书令宗楚客便是其中的一个。宗楚客是武则天堂姐的儿子,进士出身。他原来投靠武三思,作了兵部尚书。武三思死后,他又投入安乐公主门下,终于官居宰相。

公元710年,有个叫郎岌的老百姓,给皇帝上书,说皇后和宗楚客将为逆乱。韦后让皇帝把朗岌杖毙。又有许州司马参军燕钦融上表说:“皇上淫乱,干预国政。而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等人,也图危害宗庙社稷。”中宗把燕钦融召来,当面询问。燕钦融慷慨直言,把韦后、安乐公主的丑事和不法勾当和盘讲出。中宗听了默然不语。宗楚客在一旁见了,怕燕钦融再说出他的事来,竟矫诏让侍卫把燕钦融投在殿廷石阶上,折颈而死。中宗虽然不曾责备宗楚客,但面色很难看。宗楚客知道皇帝已经生了疑心,赶忙去报告了安乐公主。公主又和韦后商量。安乐公主建议,夺权害死父亲,让韦后临朝,立她为皇太女,将来传位于她。韦后同意了,母女二人合谋要毒死唐中宗,一天,唐中宗正审阅奏章,来不及吃饭,韦后让宫女送去蒸饼。唐中宗边看奏章边吃,没等吃完,便倒在地上死了。

韦后毒死唐中宗,把消息封锁起来,不发丧,然后召集韦家子弟和她的亲信,带兵5万人守卫京城,准备登基称帝。她没料到,被她陷害罢了官的李隆基(唐睿宗的第三个儿子),早已料到韦后会篡夺皇位,为了保住唐室江山,在长安的羽林军中结交了一批猛将,等待着时机。唐中宗被害,李隆基立即发动羽林军攻入宫中,杀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接着用武力清洗韦氏和武氏集团,把韦氏家族和武氏家族的人差不多都杀光了。

最后,由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出面,恢复唐睿宗的帝位。公元712年,唐睿宗又把皇位让给了李隆基,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