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秘史
6439600000059

第59章 冯太后整治朝纲

公元465年,魏帝拓跋浚被丞相乙浑气得吐血而死,死时年仅26岁。

拓跋浚生性软弱,丞相乙浑觉得他柔弱可欺,便不把他放在眼里,手握兵权,说一不二,有时竟敢私闯后宫,调戏皇后。皇帝死后,乙浑准备废掉新君,霸占太后,自己称帝,并加快了行动步伐。许多大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没有办法。

冯太后刚刚22岁,便失去夫君守寡,打击太大,考虑以后乙浑更难对付,便下定死的决心,连续两次自杀,均被后宫詹事(负责皇后、太子家事的官)李奕搭救。李奕的鼓励帮助下,冯太后振作精神。后来,冯太后宁愿牺牲自己,用“美人计”将丞相乙浑毒死,使北魏避免了一场政治危机。

冯太后临朝执政一年,帮助12岁的皇帝拓跋弘治理朝政。当拓跋弘13岁时,她便退回后宫,把主要精力放在抚养太子拓跋宏身上。同时,与她的救命恩人、情夫李奕恩爱有加,常常朝夕相随,一晃过了十年,冯太后与李奕的感情没有淡薄,反而越来越深,成为真正的知音。由于当时的清规戒律,注定二人不可能正式成为夫妻,所以,他们的交往、同居还处于保密状态。但是,时间一长,两人的事成为公开的秘密,除拓跋弘——此时已是太上皇,等少数人外,多数人都已知道。

拔跋弘当了五年皇帝,感觉力不从心,年刚17岁,就把皇位交给5岁的儿子拓跋宏,冯太后只好在背后帮助拓跋宏。

柔然探知魏朝这种状态后,又发兵侵犯边境,以报当年被打败的仇恨。然而,魏朝文武大臣,无一人率领大军出征。冯太后情急之中,把太上皇拓跋弘训斥一顿,拓跋弘才勉强带兵出征。

就在太上皇西征期间,相州(今河北省临漳县邺镇)爆发了农民起义。冯太后派人调查起义原因,原来是相州刺史李欣贪赃枉法,大肆搜括民脂民膏,乃官逼民反。李欣到任二年,竟然运回家十车金银财宝等物,百姓有灾不赈,至使路有饿殍。

冯太后闻听大怒,命人将李欣押回京都平城,关进死牢。

冯太后的举动,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得到了一些清官拥护,但却触动了朝廷赃官污吏的利益,他们便想除灭冯太后。突破口就是向太上皇拓跋弘密报冯太后与李奕通奸之事。

李欣的女婿裴攸在太上皇西征途中,追上拓跋弘,呈交状纸。拓跋弘见密报怒不可遏,立即下令将他一起出征的李奕腰斩,并隆旨说,裴攸密告有功,其岳父李欣赦免,官复原职。

李欣的赦免,对冯太后是沉重的打击;李奕的死,对冯太后是致命的打击。朝廷赃官们,并没因为李奕死而罢休,而是得寸进尺,步步紧逼,非要诛杀冯太后不可。又让刚出狱的李欣到班师平城的太上皇处密报,说冯太后听道李奕被杀,要杀死太上皇为李奕报仇。

太上皇拓跋弘信以为真,马上要让冯太后自裁,李欣却另献一计,用毒点心毒杀太后。此消息被李冲无意中听到,他敬佩冯太后整治朝纲的魄力,不忍心让她受害,便将这个生死攸关的消息透露给冯太后。

这天傍晚,太上皇派人送给冯太后一盒宫点,说是以示孝心,过几天亲来太华殿问安。

来人走后,冯太后取出一块点心喂猫,不一会儿,猫七窍出血而死,在场的宫女大惊。冯太后态度严峻,命令宫女们不准往外说出此事。太上皇拓跋弘焦虑不安地等了两天,不见太华殿传来冯太后的死讯,又不能不去请安,只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太华殿。

冯太后见拓跋弘来了,还像以前一样,有说有笑。母子二人谈论了西征之事,拓跋弘忍不住,询问送来的宫点好不好吃。冯太后神态自若地说:“皇儿送来宫点,我很高兴,想等皇儿过来问安时一同吃,不是更好?”

冯太后取出宫点盒,亲手拿了一块点心,送到拓跋弘嘴边,要他先吃。拓跋弘哪里敢吃,只好假装礼让,要冯太后先吃。冯太后自然想到他不会吃,也不强求,就取下紫砂壶,让宫女沏茶,两人各斟一杯。拓跋弘接过杯,也不多想,喝了两口茶。顷刻之间,腹痛腰弯,惨叫连声。冯太后忽然变了脸,说:“我若吃了你送的宫点,也就这副模样吧?”

拓跋弘已无力回话,倒地而死,死时只有23岁。

次日早朝,文武大臣站列议政殿两侧。出狱不久的贪官李欣喜气洋洋站在群臣之中。他想,该听到冯太后的死讯了,以后自己照样可以搜括民财,越想越得意。

随着“陛下驾到”的喊声,皇帝上朝,众臣跪伏朝拜之后,忽然怔住,只见隐退10年的冯太后神态威严地出现在10岁的皇帝拓跋宏身边。李欣顿时闹蒙了,不知为什么会这样。

冯太后扫视群臣一眼后,问道:“尚书李欣在吗?”李欣答应一声出列。冯太后让李冲将那盒毒宫点送给李欣。李欣看见宫点盒,吓得当即跪倒,边喊饶命。冯太后说:“念你在相州为政清廉,功德甚高,这是太上皇赏的宫点,我特意赐给你,现在就把它吃下去!”

“不!不……”李欣连连后退,面色惨白。冯太后厉声说:“你不吃吗?”

李欣这时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便不再求饶,上前抓起一块点心,放到嘴里吞下,当场七窍出血而亡,大臣们人人自危,不敢言语。

冯太后突然提高了嗓门儿:“众卿,李欣是臭名昭著的赃官,我怕他还不满足,就再赏一盒点心。听说你们当中,也有不少人贪赃枉法,是不是也想吃太上皇赏的宫点呀?”

大臣们吓得低头不语。冯太后又说:“怎么,你们都不是赃官?那好,我就点出几位大臣的名字……”

话音未落,几个赃官赶紧跪地求饶。冯太后见站立的群臣中,还有人表现得十分紧张,便厉声吼道:“还有!”虽然只两个字,却像一声霹雳,在赃官心头炸响,他们不由自主地腿一软,跪倒一片,心中无愧仍然站立不动的大臣,寥寥无几。

冯太后见状,从椅子上站起身,义正辞严地说:“仅朝廷中就有这么多的贪官,那么,全国各州县又有多少?江山社稷掌握在你们手里还能好吗?只顾自己升官发财,不管老百姓是死是活,百姓岂能不造反?以前朝廷要实行‘班禄制’(俸禄制),你们都反对,因为实行班禄制以后,就不能对老百姓任意搜刮强征了。现在还反对班禄制吗?”

跪在地上的朝臣,齐声喊不敢。冯太后见是时候了,接着说:“既然大家赞成,明日请陛下降旨,文武百官都实行班禄制,不得私自向百姓索取豪夺。否则,索赃绢一匹者处死,枉法者一律处死!”

后来,冯太后在中书令李冲的支持下,又实行了“冯田令”、“三长制”等改革措施,限制了贪官污吏,使老百姓尝到了甜头,使魏朝出现国泰民安的局面。这位非凡的女性,对当时社会做出了卓著的贡献。公元490年,49岁的冯太后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