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秘史
6439600000175

第175章 “治天下匠”耶律楚材

西汉的陆贾说过,可以骑着马打天下,却不能骑着马治天下。蒙古人进入到中原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他们是靠放牧为生的,而现在来到了以耕种为生的中原;原来他们还处在奴隶社会,现在却来到了封建社会。他们是怎样来治理好天下的呢?功劳应该归“治天下匠”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是契丹人,但是他精通汉族文化,3岁的时候,他父亲就死了,是他母亲把他抚养、教育成人的。他从小就读了很多书,掌握了天文、地理、历法、数学、医学以及三教九流等许多方面的知识,成为一个博学的人。公元1215年,成吉思汗攻下中都,听说耶律楚才很有才能,就下令召见他。成吉思汗见他长得很高大,留着漂亮的长胡子,就叫他“吾图撒合里”(蒙古语长胡子的意思),把他留在身边办事。

耶律楚材得到了成吉思汗的信任后,就劝他用儒教来治理国家,但成吉思汗光顾着打仗,没有听取他的意见,这时一个善于造弓的能匠常八斤非常嫉妒他,就对成吉思汗说:“现在正在打仗,像耶律楚材这样的读书人有什么用呢?”耶律楚材说:“造弓还要造弓匠呢,治理天下难道不要‘治天下匠’吗?”成吉思汗觉得很有道理,就更加信任他了。后来他对窝阔台说:“这个长胡子是上天赐给我家的,以后你要把国家大事交给他去治理。”

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即位当了大汗。耶律楚材就按中原王朝的统治,定了一个礼仪制度,要求皇族的人和大臣们见了皇帝都要下拜。这样,皇帝才是个皇帝的样子,大臣才像个大臣的样子。

蒙古进入中原以后,很多人还想用过去的老办法来统治。有个叫别迭的大臣说:“汉人对我们一点儿用处也没有,不如把他们统统赶走杀光,让田地长起绿草,好让我们去放牧。”耶律楚材却对窝阔台说:“这样广大富饶的地方,怎么说没有什么用呢?大汗您不是要攻打金国吗?如果您让我来征收这里的赋税,我一定能满足您的需要。”窝阔台说:“好吧,我让你试一试。”耶律楚材立刻定下了中原的地税、商税和盐、铁、酒、土产等税,并在燕京设立了十路征收课税使。为了防止和民政分开,设长吏专门管理老百姓,设万亡府专门管理军政,设课税所专门管理征收赋税,第二年,耶律楚材就征收了白银50万两,绢8万匹,粟40万石。他把征收的簿籍交给窝阔台,窝阔台看了非常高兴,说:“你的本事真大,整天在我身边,却能使国家的财物那么充足。”并马上按照耶律楚材的建议,设立了中书省,任命他为中书令(宰相)让他管理黄河以北的政事。

耶律楚材还特别注意保存人口。过去蒙古人在打仗时曾规定,凡是对方抵抗的,那么,攻占城镇后,就要把敌人全部杀死,不管男女老幼。这叫做屠城,这种屠城政策杀害了许多老百姓,激起人民强烈反抗。公元1233年,大将速不台带兵攻打金朝首都汴京(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攻了很久也没有攻下,而且死了许多人。速不台非常生气,说:“待我攻下汴京后,我要把城里的人一律杀光!”耶律楚材听到后,连忙对窝阔台说:“将士打仗,就是要得到土地和人民,如果把老百姓都杀了,得到土地,没有人耕种,又有什么用呢?”窝阔台觉得很有道理,就下命令给速不台:“除了金朝皇族以外,其他的人一律不许杀。”这样,使当时在汴京城避难的147万老百姓保全了性命。在耶律楚材的建议下,派遣使匠邀请孔子51代子孙孔元措赴蒙,封其为衍圣公,建孔庙,蒙古国始兴儒学。

由于成吉思汗没有制定一部完整的法律。“札撒黑”只是一部习惯法,而且只适用于草原。来到中原后,情况越来越复杂,犯罪的人也很多,社会秩序也越来越不安定了。耶律楚材就制定了一个临时法律,叫做《便宜十八事》,专门惩罚那些贪官、流氓、强盗等坏人,使社会秩序逐渐安定下来。

成吉思汗曾分封他的弟弟和儿子们到各地为王。窝阔台攻下金国后,也想把土地分封给诸王和功臣,耶律楚材反对这样做,他认为这样做,把权力交给了各个功臣,就会削弱大汗的权力,不利于中央集权的统治,不如多分一点金帛给他们,不让他们自己收税。于是就定下了“五户丝”制度,让老百姓每五户多交纳一斤丝,分给有贵封的贵族,而把征税的权利收归中央。

耶律楚材还常常劝说窝阔台接受儒教,按照孔子和孟子的方法来治理国家。于是,窝阔台就让他选拔儒生担任各级官员,并让他请有名的儒士来给皇太子和大臣的子孙们讲解儒教的经义。可是有一次,有两个做官的儒生犯了罪,窝阔台就责备耶律楚材,说儒生也犯了罪,可见孔孟之道也不好。耶律楚材说:“三纲五常是圣人的教导,要治理国家就得遵循它,就像天上有太阳和月亮一样。不能因为一两个人有了过错,就放弃孔孟之道吧?”一席话说得窝阔台口服心服,不禁微笑着点了点头。

可是后来,窝阔台想增加收入,不愿减轻人民的负担,就开始不听耶律楚材的建设了。耶律材力争而未达目的,但他坚持为民请命。公元1241年,窝阔台去世,皇后乃马真监国,不再重用耶律楚材了,公元1244年,被罢官的耶律楚材,忧伤而死,享年55岁。耶律楚材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劳,把他安葬在玉泉山麓,专门为他修建了祭祠,并塑石像。到现在还保存在北京颐和园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