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秘史
6439600000152

第152章 靖康之耻

从公元1118年起,北宋以向金国买马为名,派人渡海与金国统治者接洽,表达自己联金伐辽的愿望。金感到此举有利于灭掉辽国,便同意了北宋的要求。北宋大臣中有人向宋徽宗提出了女真是虎狼之心,不可结交,不如早作防范准备的建议,但被宋徽宗当作了耳旁风,一心去结交野心极大的金国。公元1120年,宋金订下所谓“海上之盟”,即:宋、金同时出兵攻辽;灭辽后,长城以南州县归北宋管辖,而宋将以前贡献辽国的岁币如数转交金国。“海上之盟”实际使北宋继续处于屈辱地位,但宋徽宗却应承下来。

金兵攻占燕京后,宋、金双方开始交涉燕云地区的归属问题。按照“海上之盟”这一带应归北宋所有,但金以北宋没有发兵两面夹攻等种种借口为由,不愿履行约定。最后,由于考虑到新占领的大片地区还处于动荡之中,各种不稳定因素随时都可能爆发,如果贸然对宋宣战没有取胜的把握等几方面原因,金答应把燕京和涿、易、檀、顺、景、蓟6州归还宋朝。但是,金乘机向宋勒索巨额岁币,随后又将6州之地的财富外加二三万居民席卷而去。

宋朝自开国以来一直抱定收复燕云16州的心愿,现在却名义上收回了燕京及6州土地,实际上却只得到了7座空城,北宋哪还有半点颜面可言?但是徽宗却认为自己胜利了,回朝以后大肆庆贺,并给童贯、蔡攸加官进爵,甚至立“复燕云碑”表功。徽宗一如既往地挥霍无度,无心加强边防,整治军队。北宋已走上了穷途末路。

金国阿骨打死后,其弟吴乞买即位,是为金太宗。金国稳定下来后,把目标瞄准了北宋。终于,公元1125年,金以宋招纳金的叛亡之徒为借口,分兵两路大举南侵。

金兵一路势如破竹,颜宗望率领,攻燕京。先后攻下太原、燕京两城,直奔东京逼来。毫无准备的宋徽宗不得已之下,他依照大臣李纲的建议宣布把皇位让给自己的儿子赵桓,也就是宋钦宗,自己则做了太上皇,南逃躲避战乱去了。

新即位的宋钦宗也是个不中用的皇帝,几次想弃东京南逃,多亏了抗战派大臣李纲等的多方劝阻才被迫留下。李纲被封为“亲征御营使”,带领东京军民痛击攻城的金兵。由于宋钦宗并没有真正抗击金兵的决心,北宋很快又去找金议和,被金索以500万两黄金,5000万两白银等,并要求宋称金国皇帝为伯父。宋钦宗不仅接受了金的要求,还听信谗言罢免了李纲。

消息一传开,东京城内群情激愤。太学生陈东等上书皇帝要求罢免奸臣李邦彦,恢复李纲的官职,许多军民前来声援,还痛打了准备上朝的李邦彦。宋钦宗怕扩大事态,只好恢复了李纲的官职。李纲复职后立刻下令痛击金关,军民们斗志昂扬地准备迎击金兵的来犯。金感到形势不利,撤退而走。

金兵撤走后,南逃的宋徽宗又回到了东京,继续他享乐无度的生活。李纲被排挤出京城,各地赶来的援军也被朝廷遣散回原地。半年之后,金太宗再次集结大军,南下侵略北宋。金兵仍分作两路,攻城拔寨,分别渡过黄河,一起进逼东京。宋钦宗仍想和第一次一样投降乞和,不作积极军事准备,结果更便利了金兵的进攻。公元1126年底,金兵再次将东京团团围住。

这时东京城内还有7万宋兵,但宋钦宗依旧没有放弃求和的幻想。并且他不让开封军民应战,反而任命一群市井无赖组成的所谓“神兵”守城。结果,这群乌合之众一开城门出战,就被金兵击溃。金兵乘机登城,东京失守了。城破之后,东京军民仍有和金兵展开巷战,一拼到底的要求。但软弱的宋钦宗却派人前去金营求和。金兵首领宗翰、宗望说:“我们没想灭掉宋朝,但要退兵,宋钦宗必须来商议割地之事。”

宋钦宗竟然真的带上几个大臣,亲赴金营,交上降表。他心里想,只要能退兵,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然而,金收了北宋降表后,并没有撤兵的意思,这时才提出早已决定下来的要求:废除钦宗帝号,另立宋国国君。宋钦宗这时才明白,金国要的不只是金银布帛,还要他北宋的江山!他失声痛哭,后悔不该屈膝求和,将好端端的北宋拱手送与他人。

东京完全置于异族的铁蹄之下。金兵不断进行大肆掠夺,北宋百姓生活在恐怖之中。东京城内的米一升暴涨至300线,许多人靠吃树叶、野草求生。天气又正值寒冬,冻死、饿死街头的尸首比比皆是,无人收殓。北宋统治者的投降政策使国家蒙受灭顶之灾,人民饱尝欺凌之苦。

公元1127年春天,金兵把宋徽宗、宋钦宗关押至金营。金太宗下令废掉徽宗、钦宗二帝。随后,徽宗、钦宗、太后、皇后、妃子、公主、驸马、亲王大臣等共3000多人被装上囚车,运送回金国当奴隶。

经历了152年的北宋被金国灭亡了。这个事件发生在北宋靖康年间,因而在历史上被称为“靖康之耻”。宋徽宗、钦宗因为昏庸、软弱和屈膝投降被后世人永远地耻笑。徽宗和钦宗掠到金朝后,受尽屈辱,分别于1135年和1161年先后死于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