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纳兰性德全集
6409400000094

第94章 台城路

上元

阑珊火树[1]鱼龙舞,望中宝钗楼远。靺鞨[2]余红,琉璃剩碧,待[3]嘱花归缓缓。寒轻漏浅。正乍敛烟霏[4],陨星[5]如箭。旧事惊心,一双莲影藕丝断。

莫恨流年逝水,恨销残蝶粉[6],韶光忒贱[7]。细语吹香,暗尘笼鬓,都逐晓风零乱。阑干敲遍。问帘底纤纤[8],甚时重见?

不解相思,月华今夜满。

【注释】

[1]火树:指灯。

[2]靺鞨:红靺鞨,又称靺鞨芽,红色宝石之一种,即红玛瑙。

[3]待:直等到。

[4]烟霏:烟火所形成的烟雾。

[5]陨星:代指燃放之烟火。

[6]蝶粉:即“蝶粉蜂黄”,唐人之宫妆。这里代指美丽的容貌。

[7]忒贱:谓美好时光太短暂。忒,太、过于。

[8]纤纤:原指女子手之柔细,这里代指所思念之女子。

【赏析】

上元之夜,火树银花,凤箫声动,满城舞动鱼龙。琉璃光射、烟火怒放之际,词人突然想起了旧日上元发生的情事,心中不免一阵痛楚。时光真如流水,当日种种都已在雨丝风片中飘散,如今把栏杆敲遍,也不知何日重见。而明月不谙离恨苦,圆满一如当初。

洗妆台[1]怀古

六宫佳丽谁曾见?层台[2]尚临芳渚[3]。露脚斜飞,虹腰[4]欲断,荷叶未收残雨。添妆[5]何处?试问取雕笼[6]、雪衣[7]分付。一镜空蒙,鸳鸯拂破白苹去。

相传内家结束,有帕装孤稳[8],靴缝女古[9]。冷艳全消,苍苔玉匣,翻出十眉遗谱[10]。人间朝暮。看胭粉亭西,几堆尘土。只有花铃,绾风深夜语。

【注释】

[1]洗妆台:金章宗为李宸妃筑,在今北京北海琼华岛上,历来多误以为辽后萧观音之梳妆楼。

[2]层台:高台,谓高大的宫殿。

[3]芳渚:长满芳香花卉的水边。

[4]虹腰:即虹桥,今北海太液池之永安桥。

[5]添妆:指向宫中后妃赠送财礼。

[6]雕笼:饰有雕花的鸟笼,代指笼中之鸟。

[7]雪衣:即雪衣娘,一种白色鹦鹉。

[8]孤稳:契丹语,玉的意思。

[9]女古:契丹语,黄金之意。

[10]十眉遗谱:即《十眉图》,为十种眉妆。

【赏析】

此词亦是咏萧观音之事,多惋惜之情。金露亭、荷叶殿、脂粉亭及虹桥等,均为洗妆台周遭之景致;孤稳等契丹语词,也与萧观音身份相吻合;词尾用辛弃疾《摸鱼儿》“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之典,绾合辽后身份,照应其结局。

塞外七夕

白狼河[1]北秋偏早,星桥[2]又迎河鼓。清漏[3]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4]。两眉愁聚。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只恐重逢,明明相视更无语。人间别离无数。

向瓜果筵前,碧天凝伫。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5]啼曙。今夜天孙[6],笑人愁似许。

【注释】

[1]白狼河:今辽宁省之大凌河。

[2]星桥:即天河中的鹊桥。

[3]清漏:清晰的漏壶滴水声。

[4]金风玉露:金风,秋风。玉露,白露。指秋天到了。

[5]冷香:本指清香之花,后亦代指女子。这里借指闺中妻子。

[6]天孙:织女星。

【赏析】

纳兰作于“七夕”的三首词中,以此篇作期最晚,当作于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词中所言“只恐重逢,明明相视更无语”,令人想到苏轼《江城子》之“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如此性德此篇则为悼亡之作。至于归踏榆花之日,再来倾诉别离之苦,就是强作安慰了,因为一叶相思已经随风散去了,词人独栖空房已多时。所以词人的痴情等待,遭到了织女的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