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纳兰性德全集
6409400000045

第45章 太常引

晚来风起撼花铃[1],人在碧山亭。愁里不堪听,那更杂泉声雨声。

无凭踪迹[2],无聊心绪,谁说与多情[3]。梦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梦醒。

【注释】

[1]花铃:即护花铃。

[2]无凭踪迹:踪迹全无,难于寻觅。无凭,无所凭据,即无法寻找。

[3]多情:指自己所爱的人。

【赏析】

《国朝词综》有副题“自题小照”,故当是词人无聊烦闷时的写照。清幽的环境中,隐约可以听见微风中颤动的风铃声、泉水的叮咚声及细雨的淅沥声,但这些声音却让他烦躁不安,因为他刚要在梦中见到所思之人,就为这些声响所惊醒。

自题小照

西风乍起峭寒[1]生,惊雁避移营。千里暮云平,休回首长亭短亭。

无穷山色,无边往事,一例[2]冷清清。试倩玉箫[3]声,唤千古英雄梦醒。

【注释】

[1]峭寒:严寒,常形容春寒。此处谓“西风乍起”,当为初秋之日。

[2]一例:一样的,同样的。

[3]玉箫:指玉制做的箫,亦是箫的美称。

【赏析】

康熙二十一年(一六八二年)秋,性德曾赴梭龙,归来后友人为此行绘制了《楞伽山人出塞图》,吴雯与姜宸英等均有题画之作,前者云:“出关塞草白,立马独伤心。秋风吹雁影,天际正茫茫。岂念衣裳薄,还惊鬓发苍。金闺千里月,中夜拂流黄。”此词为性德自题,回顾了他对此次行役的总体感受。千里奔波,一路长亭短亭,带来的是劳顿与无奈;无穷山色,冷清凄凉;无边往事,让英雄梦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