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6393900000186

第186章 极小的事,温暖的心

意大利的琼·凯西,因自小家境贫寒,9岁时不得不退学,跟母亲在一所学校边上开设了一间文具店。因为店小得只有七八平方米,因此赚不了多少钱,只能简简单单地维持生活。可母亲却拿出一大瓶胶水,供学生们在买信封、贴邮票时白用。

在当时,这瓶胶水,琼和母亲得用一天的时间才能赚到。琼很不理解。母亲却说,极小的事,有时反而会让人感到温暖。只有让人感到温暖,才能做好生意,就是不做生意,能让人感到温暖,也是件好事。

不久,母亲又拿出一个转笔刀,供学生们白用,那时转笔刀刚刚问世,多数学生还买不起,就都到小店来削铅笔。几天时间,转笔刀就会坏掉。母亲就再拿出一个。

琼和母亲开的小店,利润微薄,却总能让人感到温暖和亲切。几年后,琼长到了15岁,觉得自己该干点什么了。意大利曾是个自行车较多的国家,琼便在自家的小店前,修起了自行车。这是琼自己第一次创业。

琼准备了一些气门芯,供前来修车的人白用。别家修车,气门芯都是要花钱的,只有琼是白送,这很让人惊奇。学生们宁可多跑一两里路,也要来琼这里修车。

若干年后,琼开设了自己的私人快递业务。别家的快递公司,邮件包装都是要收取费用的。而在琼这里,简单的包装却是免费的。琼比任何快递公司都赚得少,但琼很快就赢得了人心。

琼没有读过几天书,却爱上了文学。29岁时,他接手了一本即将倒闭的《快乐生活》杂志。这类杂志,当时在意大利有十几家,竞争十分激烈。琼没有办过杂志。但琼知道只要有好稿子,读者就会买账。于是琼开始征集好稿子。别家的杂志在征稿启事上,价钱标得都不低。一般都注称:好稿,600元以上。

琼也是这样注称的。按说没有任何新意和竞争力。但一年过后,琼接手的《快乐生活》杂志,发行量却直线上升,到了第三年,已经在意大利排行前三名了。原因是《快乐生活》给读者提供的好稿最多。读者公认《快乐生活》是一本最好的杂志。原来,别家定得稿费标准虽然很高,但实际付给作者的却是最低的底线。高稿酬只是一个诱饵。只有《快乐生活》才是真正以稿论价,能给20元的,就要给到30元,能给200的,绝不给180。走的都是上线。好稿自然源源不断,杂志的销量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琼所实行的手段,从大的方面说,仍然属于小事,但琼的做法却让人感到真诚、温暖。人们是在向温暖靠近。

琼在39岁时,又接手了一家汽车经销店。琼接手时,让员工们做好准备,先赔半年钱。谁都知道琼是最能赚钱的人,可他宣布的却是赔钱。琼的对外发布,更是让车市一片哗然:凡是来本店购车的,本店一律送内饰。琼是整个意大利第一个如此卖车的人,也是全世界首创卖车送内饰的人。不到半年,琼的店开始赚钱了。

琼在50岁时,创办了意大利最大的连锁超市。别家的超市都是一分一厘地与顾客计算。琼的超市却是为顾客省下零钱。凡是零分,都由超市负担。让几分钱,对于一个超市,仍属小事,但琼却赢得了人心。

“极小的事,温暖的心。”琼一生都是这么做的。看起来没有什么,平常得不足挂齿。但是错了,天下绝大部分的人,是万万做不到的。越是有钱人,骨子里越是斤斤计较。银行是最有钱的地方,却要一分一厘地与客户来往。精算到点点点点后面的几位数,经常算到让顾客无法忍受的程度,甚至连打印存折的油墨,也舍不得多换,存折上的字迹,总是淡得模模糊糊,因为这样最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