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沉思与凝望(理论评论卷)
6383600000042

第42章 网络文学评论(一)(1)

江湖夜雨十年灯——2008年网络文学扫描

王颖

2008年对所有中国民众来说,是难以忘怀的一年;对中国网络文学来说,亦是一个重要年份。1998年,痞子蔡在网上发表了风靡一时的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成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意味着网络文学正式进入大众视野。从1998年至2008年,中国网络文学起落沉浮,走过了整整10年的风雨历程。2008年,无论是《人民日报》《新京报》等传统媒体还是新浪、搜狐、17k等网络媒体都纷纷做起了中国网络文学10年盘点工作。10年来,一批批网络写手凭借网络声名鹊起,网络阅读也慢慢走向了主流。在2008年举行的第五次国民阅读调查显示,互联网阅读率为36.5%,图书阅读率为34.7%,网络阅读首次超过了图书阅读。互联网阅读改变着大众的阅读习惯,给传统出版带来极大冲击和震撼,未来图书出版或许会采取电子与纸张同步发行的形态。从2008年网络文学的一系列成果看,网络文学正不断与传统文学结合,走进现实,走进主流。

文学评奖、文学论坛等网络文学活动举办如火如荼早在1999年,朱威廉创办的“榕树下”作为当时最大的华语网络文学大本营,就曾成功举办了首届网络文学大奖赛。多年来,网络文学的评奖、论坛等活动一直不曾间断。从宏观看,评奖活动对网络文学的影响巨大而深远,这类活动不仅调动了广大网民参与的积极性,其影响亦超出了单纯的作品评比,从奖项的设立、评委的来源、组成,到设定评比的标准和最后获奖的作品,都将作为一种强大的作用力塑造、引导着成长中的网络文学。这些年来形成的评奖标准,亦有可能慢慢积淀成为网络文学的创作标准。2008年网络文学活动在继续蓬勃开展的同时,又表现出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各文学网站之间、文学网站与官方权威文化机构之间合纵联横,加强了合作。

2008年6月6日,第5届新浪原创文学大赛落下帏幕,至此新浪原创文学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4届。相对于前4届,这届大赛的参赛作品最多,达到5900多部;签约的影视文学作品也突破了历史纪录,此届大赛特设了影视特别奖(获奖作品《青盲之越狱》《青花瓷》《军婚》),影视评委更多地介入到整个评奖环节中,文学和影视进一步联姻。此届大赛最终获奖的优秀奖作品为《野外生存》《落日海滩》《青春无忌》《第七突击队》;铜奖军事历史类获奖作品是《军婚》、悬疑类获奖作品是《江湖特工》、都市情感类获奖作品是《三十情事》;银奖为《女人突围》《冒险王之禁区》《倾城乱》;金奖为《青盲之越狱》《野外生存》《青花瓷》。从奖项类别的设立上来看,类型化创作仍是网络文学创作的主流。此届比赛获奖作者普遍年轻,但作品在文字和情节上相较之前评选出的作品却更成熟。

2008年7月21日,由一起写网站主办,近百家文学网站、知名文化公司及出版社参与联办的“2008一起写首届网络文学大赛”启动。此次活动不仅有对2007年度网络作家、原创作品、文学网站和出版策划人的展示和评选;更组织了知名作家、编剧、评论家和知名写手、文学教授,召开文学论坛和专题研讨会,探讨当前网络文学的现实问题及发展方向;并邀请重点文艺出版社、图书发行商、影视投资商,对当选作家、获奖作品进行宣传和市场推广,就网络文学作品的版权及影视改编权、漫画改编权等合作和深度开发,进行了交流和合作。可见,文学网站对自身在网络文学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有了日渐主体化的意识,在挖掘网络文学商业价值的同时,也越来越有意识地推动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由官方文化机构和权威学术机构组织的研讨、调研活动也在继续进行。继2007年12月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国际经济科技法律人才学会联合主办“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讨峰会”后,2008年3月20日,由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中国文学网等共同主办的“2008年网络文学发展高峰论坛暨2007年国情调研项目《全国文学网站年度调查报告》合作网站遴选及签约活动”在京举行。自2007年末起,社科院文学所中国文学网开展了“全国文学网站年度调查报告”的调研与撰写工作,对全国文学类网站的数量、网站内容、发布机制、作者队伍、读者群体、社会影响、与传统出版之关系等都做出了比较精确的统计、分析和研究,以期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探讨对当今文化产品生产与消费影响越来越大的文学网站的发展和运作情况。这些活动都标志着官方文化机构、权威学术机构和主流媒体,开始认真研讨和分析网络文学、文学网站现状及如何健康发展等问题。

2008年10月28日,由中国作家协会指导、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和中文在线主办的“网络文学十年盘点暨首届网文(2008)年度点评”活动启动。这是中国网络文学诞生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评选活动,也是迄今为止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最大规模的一次对话。此活动的一大亮点表现在它的评选标准:长期以来,网络文学的评价标准以娱乐化、商业化为主,讲究点击量和市场销售数据。而此次活动将严格遵照百年以来形成的传统文学价值观,以期得出单纯而有价值的审读结果。中国作协近年来一直非常关注作为新兴群体的80后作家和新兴的网络文学的成长,“重视和关心网络作家”已被写入中国作协七届三次全会的报告。中国作协对此次点评活动的参与,表明其将通过各种形式引导、扶持网络文学健康发展,促进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融汇交流,推进中国文学事业和谐发展。

与此同时,由“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组委会倡导并联合国内知名原创文学网站举办的“2008原创网络文学评选”活动也举行了颁奖,活动最终遴选出《我们的师政委》《北京情事》《知北游》《史上第一混乱》《人事经理》《家园》《食霸天下》等10部作品,并评选出了10年来引领促进网络文学发展、为繁荣网络文学事业作出贡献的“十大杰出人物”。此外,组委会还评选出了“2008原创文学网站优秀奖”,红袖添香、搜狐读书、腾讯读书、晋江原创、逐浪文学、四月天、潇湘书院等国内知名原创网站都榜上有名,新浪、17K、起点中文网分别获得了“2008原创网络文学传媒奖”、“2008原创网络文学维权奖”和“2008年度文学网站”等奖项。此次评奖成为“2008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期间最具社会影响力的主题活动之一,引起了全社会对原创网络文学的关注。2008年,文学网站和权威机构、传统媒体,都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加强了合作。

不断走进现实的网络文学和不断走进网络的传统文学关于网络文学,一直以来就有概念界定之争。可以说,至今网络文学仍没有完整意义上的清晰范本,边界模糊。从广义上说,所有在网络上出现的作品都可称为网络文学。为了与传统文学相区别,在这里我们使用狭义的网络文学的概念,即在网上书写的带有典型网络特征和精神的作品。2008年,网络文学不断走进现实,线下出版态势红火。由网友推荐入选2008年网络10大经典之作的历史穿越小说《窃明》、商战小说《浮沉》等原创网络文学不到一个月就成功“落地”,连续在图书市场热销。与此相对的是传统作家出书量少,在销售上也失去了阵地。随着原创网络文学的声势渐隆,网络文学频频与传统出版、影视传媒对接。对出版社来说,在网络上已然成名、受到追捧的作品,有着广大的群众基础,其市场价值是勿庸置疑的;对读者来说,也能更方便地阅读作品,因此网络文学出版便成了自然而然之事。如今,出版社开始提前介入网络,很多作品都是在网上连载刚出现火爆的势头时,就被出版商签下。投资者看上了网络文学能够带来的可观利润;而对于网络文学作者来说,这也是争取更广泛社会认同,确认身份的好机会。由搜狐网主办的2008年原创文学大赛开赛仅一个多月时间就收到参赛作品700余部,其中已正式签约和确定签约意向的达12部,出版签约率创下新高。反响好的作品被开发出各种形态的商业价值,网络文学作品陆续走出网络,以纸质图书、电影、电视剧、网络游戏、广告、动漫产品等形式融入社会,诸如改编成网游的《诛仙》、flash动漫版的《明朝那些事儿》、即将被拍成电影的《鬼吹灯》和《盗墓笔记》等。

网络文学有今日之繁荣,文学网站的贡献杰出,然而,文学网站与市场日渐紧密的关系使市场对网络文学的影响变得举足轻重。10年来,网络从写手娱乐交流之地,变成文学出版的掘金场;网络文学也走向写手明星制。如今,各大原创文学网站旗下都签有各自的明星写手。他们和文学网站一起在市场化运作中取得巨大知名度和商业利益。2008年3月,以《鬼吹灯》系列成名的网络作家天下霸唱以年收入385万元入选“福布斯2008中国名人榜”,成为网络作家入选该榜第一人。起点中文网的签约作家里,已有六七位网络签约作家年收入超过百万元。他们之前大多是业余的网络写作者,如今成为在网上奋笔疾书就能日进斗金的“大神”,拥有众多粉丝。然而,商业也是把双刃剑。商业使文学网站走向盈利,拥有了持续发展的旺盛生命力,其市场导向也给网络写作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对市场的过分追求势必折损对文学自身的考量,起点网对驻站作家的要求是每天至少写一万字,这样如何保证作品质量?老一辈网络写手已开始对网络文学进行反思,在网络文学10年盘点时,宁财神认为现在的网络文学含有大量水分。当提到10年来网络文学最值得推荐的作品时,李寻欢认为还是在网络文学最初的“黄金时代”诞生的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安妮宝贝的《告别薇安》、今何在的《悟空传》和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它分别代表了热烈的世俗生活、优雅的生活方式、叛逆精神,以及浪漫的梦想。后来所有的流行的网络文学都逃不过这四本书的影子”。这么多年来网络文学虽然基数巨大,各文学网站旗下的网络写手众多,新人辈出,然而优秀的作品着实不多。许多作品片面追求速度和快感,追求娱乐性,无深度、平面化,甚至为追求点击率迎合暴力、色情等低俗趣味。即便是那些掀起过一波波潮流的著名作品,类型化的问题也很严重。

与网络文学不断进入现实相应的是,网络也不断向传统文学抛出了绣球。2008年9月,起点中文网举办了“全国30省(区)作协主席小说擂台赛”,包括蒋子龙、秦文君、阿成、刘庆邦、叶文玲等在内的30位省级作协负责人在网络上摆开长篇小说“擂台”。此前,博客的出现,已经使得一部分传统作家有机会进入网络文学领域,这种由一定圈子的一群人共同完成的开放式写作使传统作家感受到网络的巨大魅力。而起点网举办的这场史无前例的网上“对决”,让原本泾渭分明的传统作家和网络文学进一步结合起来,亦体现了主流文化对网络文学的回应。与此同时,实体畅销书作者也纷纷触网,严歌苓、郭敬明等18位知名作家与起点网签约,将其作品拿到网络上首发。此外,第7届茅盾文学奖的入围作品也授权起点网络传播。随着传统作家的参与,传统文学已逐步加入网络文学的时代大潮。当代文学经历的“网络洗礼”,既能使陷入瓶颈的传统文学获得重现辉煌的机遇和力量,亦能使泥沙俱下的网络文学提升审美与文化素质。

理论批评界对网络文学批评与研究的不断深入

最初,网络文学与文学理论批评界一直各走各路,文学批评界对网络文学集体失语,网络文学亦自顾自精彩热闹。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网络文学不断发展,不仅创作队伍庞大,创作数量也十分惊人,形成了全民创作的热潮。这股创作热潮的持续升温,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也引起了理论界的不断关注。近年来,对网络文学的批评和研究,经过了单一的肯定或否定,逐渐走向深入。

2007年以《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获得鲁迅文学奖的欧阳友权,多年来致力于网络文学的研究,200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网络文学概论》,这部书被称作我国第一部网络文学原创教材,该书对网络文学进行了系统而扎实的理论研究,从基础学理上系统地阐述了网络文学的学科性质,表明网络文学成为一门新学科的现实性和可能性。该书属中南大学文学院网络文学研究基地在2007年末推出的8部网络文学系列论著之一,其余为《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网络诗歌论》《网络小说论》《网络文学语言论》《网络传播与文化》《网络恶搞文化》《博客文学论》。这是该基地继2004年出版“网络文学教授论丛”之后对网络文学研究成果的又一次集中展示。

2008年,长期关注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马季也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了《读屏时代的写作——网络文学十年史》。该书的特点是现场感十足,作者从网络文学初见端倪时就开始了网络文学的史料记录工作,视野广阔、材料详实,与欧阳友权对网络文学理论系统的建设不同,《读屏时代的写作——网络文学十年史》更具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