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历史的光点
6380800000008

第8章 第一架红色飞机

1931年寒冬时节,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和红军,像忙春耕一样的忙着战争。12月20日这一天,晴空万里,在鄂豫皖苏区的黄安县城上空出现了隆隆的震耳声。我们在战壕内,仰头凝视,想看个明白。结果发现是我们红军的飞机来了,这是我们苏维埃政府和红军武装起来的第一架红色飞机,它在空中盘旋,目标是向被我们包围在县城内的敌人发起进攻。

1931年冬,蒋介石国民党加紧准备向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围剿,重兵云集到鄂豫皖根据地四围,其部署的兵力,由10个师增加到15个师以上,鄂东南地区有汤恩伯、曾万钟、陈跃汉、戴民权4个师;鄂东地区有彭振山、张印相、葛云龙、赵冠英、肖之楚、夏斗寅、徐源泉7个师;皖西地区有岳盛瑄、阮肇昌、李松山、历世鼎4个师;另外还调有河南徐廷瑶师、南京警备师到武汉,调有张钫第二十路军向信阳集结,企图南北夹击,向鄂豫皖根据地红军包围进攻。

在蒋介石国民党大规模围剿尚未开始之际,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等领导人,对当时的形势、敌我双方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后,即作出决定:采取进攻的策略,主动出击,首先夺取孤立于苏区的黄安县城(现红安县),歼灭驻城之敌赵冠英六十九师,打乱蒋介石南线围剿部署。决策确定后,徐总指挥亲自率领红四军十一师、十二师和十师三十团及黄安县独立团等八个团的兵力挥师南下发起黄安战役。徐总指挥采取围点打援战术,兵围黄安,吸引援敌,野外就歼,以达首先粉碎南线敌人围剿部署,巩固和扩大苏区根据地,以全面粉碎敌人围剿计划的目的。我红四方面军对黄安县城之敌,步步紧缩包围圈,同时着重打敌援兵,在黄安以南筑成三道阵地,埋伏在山谷两翼,张开口袋,对来援之敌实行左右包抄,狠狠地歼灭和打击。我们红军取得一次又一次打击敌援军的胜利后,使县城之敌孤军无助,紧闭四门,不敢出动。

黄安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南麓,是南线敌人伸进我根据地的重要据点,它的位置突出。县城以外地盘大部分在红军和游击队手里。驻在城内的敌军是国民党的杂牌军赵冠英六十九师两个旅、四个团。该敌接防不久,城内粮食不够,主要靠后方接济。赵冠英的师部和一个旅全部住城内,另一个旅住城外,控制着一部分城近地的山头和村庄作依托,并在城西和城北的下徐家、东汪家设了两个前哨据点,监视我红军动向。敌三十师一个团配合六十九师住在黄安县南桃花镇和城西的高桥河,企图维护通向南面宋埠黄陂的运输线,保障军需供应。在黄安以东和东南及南面、西南面还有4个师作赵冠英的援应部队。根据以上敌情,我红军的战役计划第一步是扫清黄安县外围的敌据点,切断守敌通向宋埠黄陂至汉口的交通线,断了黄安城守敌等待支援的念头,继而攻城。打援战斗打响后,敌援兵一次又一次被我红军部队击溃。到11月27日,我红军围城部队已攻占了黄安县城东关和西关。

这时我在赤卫军,同红军一起参战。我们黄安县赤卫军一部同时进抵县城北门外,占领了靠近城墙外敌战壕近地的大片村庄。我们当时利用老百姓的菜园地围墙当工事和在老百姓土墙上挖些洞作枪眼,一个个枪眼正对准敌人城墙垛子上的守兵。我们不断向敌人喊话,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政策主张,宣传优待投诚敌兵的政策,讲明当白军是替国民党军官卖命,是给他们当炮灰欺压穷人老百姓等道理;一到了天黑,敌人当官的不在时,敌士兵就同我们对话,问这问那,说他们也都是穷人被拉来当兵的,还说出自己的家乡是某县某村的。可见,敌军心已不稳了。敌六十九师一只眼的赵冠英在城内已成瓮中之鳖。

在我们红军的总攻将要开始之际,1931年12月20日,黄安上空正是雪霁初晴,万里无云,我们鄂豫皖红四方面军总部的第一架红色飞机出动了。这架红色飞机出现在黄安县城上空盘旋轰炸、撒传单。这时敌人吓坏了,我们红军部队都十分高兴,在战壕里欢呼雀跃,有的喊我们的飞机来了,我们的飞机,看到红五星了;有的把手帕、帽子往空中抛,大家一边监视敌人,一边高兴地喊着,一时群情振奋。

从1927年起,我们共产党人同蒋介石打仗以来,总是敌人的飞机在我们部队头上打圈圈,丢炸弹,欺负我们,这次是我们红军的红色飞机飞临黄安上空,在被我们红军围困的敌人头上显示了革命的威风,怎不叫人高兴!这是革命发展的大好形势,人民群众都热烈的欢呼庆祝。当时是红四方面军政治委员陈昌浩同志亲自坐在这架飞机上指挥战斗的。在此役之前,他还乘这架飞机飞越过白区到我红军皖西根据地视察过。

飞机在黄安县上空转了几个圈,城内的敌人,开始以为是他们的飞机给他们投送供应物资来了,纷纷跑出来欢迎,跳出工事准备抱东西。可是敌人万万没有想到,是红军的飞机来了。我们的飞机在天空翱翔,灿烂的阳光把鲜艳的红五星照耀得格外的红亮。飞机忽高忽低,低的俯冲着,敌人看到飞机两翼上是通红的五星就吓坏了,我们的飞机左边翅膀一歪,掷下两颗炸弹时,敌人吓得屁滚尿流,乱跑乱窜,有的钻到桌子底下,有的钻到床铺底下,有的钻到战壕沟里,屁股朝天,动也不敢动弹。我们的飞机又转了两个圈,撒下了大批大批的宣传品、传单,这些传单是红红绿绿的各色纸张,上面除印着文字外,还刻印有各种图画,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主张,宣传如何优待俘虏的政策条款。这些传单像雪片一样从天空中飞下来,很快飞落到城内敌人营地。敌人的长官,声嘶力竭地大声呵斥不准士兵捡来阅看,但已无法制止了。敌人在我们红军飞机的轰炸下惊魂未定,又看到这些传单的内容,更是惊恐不安慌乱起来。我们的传单对敌人的确起到了有力的瓦解作用,它对我们发起总攻极为有利。这是我们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对这一战役指挥有方的一次非常成功的空袭,它从军事和政治上给了敌人一个很大的威胁和打击,它使我们红军指战员和根据地的人民扬眉吐气,大长威风。今天回忆起来,我们鄂豫皖红军第一架飞机当时的参战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的,它给鄂豫皖根据地军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威慑了敌人。

驻守黄安县城之敌赵冠英六十九师被我红军围困得水泄不通,援兵又迟迟无望,遭我飞机轰炸后,粮食断绝,兵心惶惶,士气一落千丈。无法动弹的赵冠英彻底绝望了,在我红军发起总攻时,赵冠英部企图垂死挣扎,乘夜从南门突围,被我全部歼灭。赵冠英偷偷化装成士兵逃跑,被我赤卫军活捉。至此,黄安战役以我们红军取得全部胜利而结束。这是红四方面军刚成立后,在徐向前总指挥的英明果断的指挥下,对敌我双方及整个战局了如指掌的情况下采取围点打援的正确战术原则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它也是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胜利。

我们鄂豫皖红军的飞机场,是建在鄂豫皖苏区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新集(现在河南省新县)的。这架飞机是德国造的国民党的高级军用教练机,驾驶员名叫龙文光。1930年2月16日,他奉命从南京驾机执行任务,回四川,因迷航后汽油烧光了,被迫降落在我鄂豫皖根据地区内罗山县宣化店南面30余里的陈家河,当即被我赤卫军包围俘获,赤卫军将驾驶员和飞机同时护送到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新集。苏维埃政府对驾驶员作了很好的接待和宽慰,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等领导人亲自对驾驶员进行耐心的教育工作,使龙文光接受教育后,表示愿意驾驶飞机为红军服务。当时,正好我们有一位从莫斯科学习飞机领航的同志回来了,分派到鄂豫皖苏区来工作。在他和龙文光,还有我们几位懂机械的同志共同努力下,将损伤的飞机,经过精心修理,油漆刷饰一新,恢复了飞行能力。我们红军在飞机两翼漆上了鲜红的五星标记,机身写上了列宁两个大字,从而人换思想机换身,我们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架红色飞机诞生了。这是我们鄂豫皖红军手中的第一架飞机,在确定要对它命名的时候,大家非常高兴地想到应该对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表示敬意,于是省苏维埃政府决定给这架飞机命名为列宁号。从此,它就停在我们苏区军民专门为它修建的机场上,随时为守卫苏区的大门而战斗。它在反围剿的黄安战役中为革命、为人民立了一大功。

我们鄂豫皖红军的第一架红色飞机,离开我们已50多年了,但我们心中没有忘怀它,它对革命作过重大贡献,已载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军队的史册。今天仍应该提起和纪念。

(1985年7月31日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