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历史的光点
6380800000035

第35章 农民的喜悦家乡的变化

9月,艳阳当空,天高气爽。

常往家乡老区走走看看是我的愿望,今日又得以实现。

我兴致勃勃,走进了日夜思念的大别山革命老区中心地红安县。哦,家乡一切都在变,在大变,展现在我眼前的是,新人、新事,新面貌,新气象。我寻找家乡的旧貌,只是依稀可见。

我走村串户,访问乡亲,访问老区的农民。乡亲们男男女女个个笑容满面,热情地握住我的手,问寒问暖,问这问那,欢迎我。我同乡亲们坐在一起促膝谈心,感到百倍的亲切,乡亲们无拘无束地同我谈家常,谈这谈那,十分融洽。有的谈论国家大事,都说现在党中央的政策好,对农民的税收大大减轻了,农民的日子更好过了,过得更宽松了。我了解到,今年红安县有的村人均只交30元;有的四五十元;也有的七八十元不等。乡亲们说,这得由村子里的耕地多少而定。中共红安县委的同志说,到明年农业税收将要全部减免,甚至对有的农民还给农业生产补助。这的确是党中央的政策好,也是地方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把中央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的结果。这是农民最大的喜悦,我感到很宽心。

我感到喜悦,红安县今年风调雨顺,种什么就收什么,农业生产全面丰收,五谷丰登好年成。红安县,一年种两季稻,第一季稻亩产800~1000斤左右;第二季稻,长势非常好,农民说也要收600~700斤;打下的粮食,吃不完,余粮卖给国家。

红安县,有一大特产,花生产量多。家家户户种植花生。今年花生也是丰收,品种好,颗粒饱满,院坝、晒场、房屋里,处处堆放的是花生。谁若是在一户农家坐下来,那家人很快就端出炒好的香喷喷的花生、一杯香茶,摆在你面前,请你尽情地品尝,使人感到十分惬意。

有的农家,收获花生特别多,吃不完,除卖掉一些外,就榨花生油,一般可榨两百多斤花生油,多的可榨更多。所以农民吃油不成问题。

我们张李家,家家种蔬菜,吃不完就用来做猪饲料。我同一位69岁的农民摆谈,他说自己家喂有两头大肥猪,一头要卖800多元,两头就是一千好几百元。儿子在外打工,还寄钱回来;孙子上学读书,很上进。现在日子好过多了。

我感到兴奋,家乡电气化了。我走访了两个比较大的村子,张李家、张石河村,有几百户人家。现在都通了电,有电灯电话,家家有彩色电视机,农民们说,现在条件好了,坐在家里不出门就知道国内外的大事了。

张石河村支部书记说,村子有几百部手机了,农民都用手机通话。

张石河村几百户人家,都用上了自来水;小学校也是有自来水,用肩挑水的历史已过去了。

这确实是农村的新变化。

我看到,大大小小的村庄都盖有很多的新房屋很是悦目,有的是二合院,有的是三合院,有的是四合院,多数是两层楼房,也有三层楼房。新房,新家具,玻璃窗,有的楼房还修有阳台。我到处走访,还看到有一家独院,整整齐齐的楼房内外都是用洁白的瓷砖装饰的,非常美观、大方、好看。

我还看到一个村庄。是从山沟坡坡搬迁到平地小河边的。全盖的红砖瓦房,整整齐齐,美观大方,街道宽敞、清洁,是名副其实的新农村。

我感到喜悦,红安县交通建设比较好,公共汽车能通到大部分村庄,方便了农民,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建设大有好处。

我感到高兴,家乡农村普遍办有小学校,各个乡镇都有中学,学龄儿童都上学了。到处可以听到读书声。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处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继续发展下去,将来的农民都会成为有较高文化有较多知识的农民,广大农村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有希望。

我感到宽慰,大别山革命老区,广大农民家家户户的堂屋都恭恭敬敬的挂有毛主席和邓小平的画像。有的还摆有纪念品,画像的两侧面都贴有颂扬领袖和社会主义好的对联。有一家画像左面写的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右面写的是指点江山留美名。这说明老区人民对共产党、人民的领袖有着难以忘怀的深厚的感情,说明老区人民翻身不忘共产党的理念在一代一代的传播下去,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走社会主义光明大道有着深厚和牢固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可喜可贺的。

我感到欣慰,革命老区的各级领导机关和广大群众对老革命、老同志非常关怀、尊重,热情接待。中共红安县委、县政府的负责同志,热情接待老同志,轮换陪护老同志。各乡镇村庄干部、群众同样是热情招待老同志。我们到张石河村,一进村,就看见村头已经摆好桌子、椅子、茶水,群众敲锣打鼓,放火炮,热烈欢迎老同志。使我们非常感动,受到鼓舞,深深体会到家乡人民与老同志有着血肉不可分离的深厚感情。我们老同志回到家乡老区感到非常亲切和温暖,特是看到家乡老区的新变化和农民的生活大有改善而感到喜悦。

我住在红安县城时,当地的报社、电视台的记者们都来采访我,收集资料。将采访拍成电视片放映,传播革命历史知识。

有的知道我最爱练习毛笔字,专程买来宣纸、笔墨,请我题词作纪念。有一个上午,我不停地题写了十几幅字。

红安县将军小学十分重视革命传统教育,请我和另一位老同志到校同全校师生见面。走进学校大门,我们看到的是,校园美丽,广场宽阔,新的教学楼,学生精神饱满、红光满面,一派新气象。全校近4000名学生,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在广场上排着整齐的队伍热烈欢迎我们;学校领导和教师聚集一起、笑容满面迎接我们。

小朋友们一个个天真活泼,聪明伶俐,充满活力,非常可爱。他们的代表给我行个队礼、戴上红领巾,我和他们一起联欢,感到自己年轻了好几十岁。大会举行有意义的升国旗仪式后,学生代表致欢迎词,问候老爷爷好、向老爷爷致敬、决心继承革命前辈的事业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学生们讲得十分动人,非常好。我们看到革命老区人民的后代这样茁壮成长,感到祖国有希望,党有希望,很欣慰、高兴、自豪。

学校领导和教师充满活力,年轻化、知识化、懂文明、讲礼貌、朝气蓬勃,富有责任感,使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欢迎会结束,学校领导和教师、学生热情的同我们一起合影留念,请我题词作纪念,给我们留下了极好的印象。这确实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

红安县电视台对我们回乡参观访问的活动作了全程录像,并向全县播放。这说明红安县对老同志,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对此,值得称赞。

我每次回家乡,都有很多感受,这次也一样,用一句话概括之:喜看农民的喜悦,家乡的变化。

(2004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