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历史的光点
6380800000022

第22章 缅怀邓小平诞辰100周年

——回忆邓小平为西南民族学院题词和作重要讲话52周年

1950年,邓小平主政西南地区,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民族政策精神决定成立西南民族学院,大力培养各民族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干部、人才。经中央批准任命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王维舟兼任学院院长和党委书记。

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在财政、物资各方面大力支持西南民族学院的创办,积极物色干部和教师,从长远考虑决定将西南民族学院的校址设在成都。

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刘(伯承)邓(小平)首长对创办西南民族学院和西南民族学院的建设非常重视。1951年6月1日,西南民族学院在成都正式举行成立暨第一期开学典礼大会,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从重庆为西南民族学院的成立亲自发来贺电。我们在典礼大会上宣读刘伯承的贺电时,全院师生员工受到极大的教育和鼓舞,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热烈的掌声。

1952年,西南民族学院在成都举行第二期开学典礼,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邓小平和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从重庆专程来到成都,亲临西南民族学院第二期开学典礼大会,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为西南民族学院题词。现在回忆这段经历,对缅怀伟人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是有重要意义的。

西南民族学院第二期开学典礼是1952年7月10日下午,在成都市唯一的一所大礼堂即市中心总府街川西行署新建的大礼堂内举行的。因当时学校因陋就简还没有建起大礼堂。

大礼堂会场布置得非常庄严肃穆,主席台的正中央挂有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巨幅画像,两边是五星红旗,四周是鲜艳的大红纸书写的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和实事求是,联系群众等大标语口号。

我首先回忆邓小平给西南民族学院题词的经过。

7月10日下午5时,我们集合全院教职员工和有45个民族的800余人的学生,整好队伍,从学校住地新玉沙街出发步行,浩浩荡荡地经过成都市中心,到达总府街大礼堂参加开学典礼大会。将学生安排坐好后,我们就找到先到的王维舟院长汇报学生到会的情况,王维舟院长当时正在大礼堂侧的招待所的会客室内同邓小平、贺龙商谈问题。此时,我们才知道、也才看见邓、贺首长坐在会客室内。我们向王老汇报情况后退出会客室,王老赶出来给我们说:赶快找笔墨纸张来,要毛笔,请邓、贺领导题词。当时张汉城同志是学院办公室主任,他没有准备笔墨纸张,着急间怎么办,我们急中生智,很快找到川西行署办公厅主任杜孚生同志。杜孚生同志一直在此帮助我们学院布置会场,现在负责照顾领导、客人。这个招待所是新建的,根本没有准备什么笔墨纸张。杜孚生同志非常热情,很快派人到街上买来两支毛笔和墨汁、纸张,送给王老,于是王老邀请邓小平、贺龙为西南民族学院题词。服务人员在客厅内将笔墨纸张摆好,邓小平、贺龙乘兴挥毫给西南民族学院题写了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题词。邓小平的题词为41个字,即团结各民族于祖国大家庭的中心关键之一,是在于各民族都有一批热爱祖国,并能联系群众的干部。

其后,我们将两位首长的题词,在学校的校报1952年7月10日版上正式刊出发表。广大师生认真学习,受到了极大的教育和鼓舞。

邓、贺首长题词后,进入大礼堂参加学院的开学典礼大会,王老随同邓小平、贺龙和其他来宾进入大会现场,全场顿时响起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和欢呼声。

邓小平、贺龙及各位来宾就座后,先是学院选派的4位女同学代表走上主席台向尊敬的邓小平和贺龙敬献鲜花;4位男同学代表向邓小平和贺龙敬献锦旗、决心书、保证书。锦旗上有各族同学用本民族的文字签的名字;决心书、保证书的内容是:要为各民族的繁荣幸福,各民族团结在祖国大家庭,为建设祖国,巩固国防而努力学习奋斗。然后,王老主持开会。

下面,我回忆邓小平在西南民族学院第二期开学典礼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大会讲话、发言开始。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首先讲话,而后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邓小平作了重要长篇讲话,他首先阐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工作是国家的根本工作之一。他指出:要把各民族团结在祖国大家庭里,团结在毛主席的旗帜下,才能说得上祖国的强盛,国防的巩固,国家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他强调:民族团结日趋巩固,各民族生活日趋美好,主要是由于毛主席的民族政策的正确伟大。中国共产党、毛主席的民族政策根本不同于历代反动王朝和国民党蒋介石大民族主义政策,我们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平等的政策,既反对大民族主义,也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同时又是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政策。我们要养成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风气,还要有一批各民族自己的干部和自愿为兄弟民族服务的汉族干部。这些干部也必须是热爱祖国,联系群众,懂得政策的,也才能为各民族人民好好服务。最后,他指示:同学们一定要积极努力地学习,回去后,好好为各民族人民服务,做好民族工作。邓小平的重要长篇讲话,受到学院全体教职员工的热烈欢迎,鼓舞着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努力奋斗,创造美好的明天。

上述回忆,仅根据有限的记录材料写成,提供给大家重新学习邓小平对西南民族学院的题词和重要讲话时参考。现在西南民族学院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了,全校师生缅怀一代伟人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学习邓小平对西南民族学院的题词和重要讲话,仍有历史和现实的重要意义。

在纪念邓小平诞生100周年的时候,为缅怀邓小平,我写下以上回忆文字,以示心志。应该说,这是对邓小平同志很好的纪念。

(2004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