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小窗幽记(中)
6377600000060

第60章 风流得意,鬼胜顽仙

“原文”

风流得意,则才鬼独胜顽仙;孽债为烦,则芳魂毒于虐祟。

“译文”

说到举止潇酒、风雅浪漫的情趣,那么有才气的鬼胜过冥顽不灵的仙人;说到感情孽债的烦恼,那么美丽女子的芳魂却比凶恶的神鬼还要厉害。

“赏析”

风流得意,不在名而在实,如果名为神仙,实则木讷无半点风流气质,何谈潇洒,即使是冥冥中的鬼魂,假若具备风流意趣,也会有很多闲情逸致,故不在外表的名相,而在实际的内容。

至于感情,则是一段很折磨人的孽债,发之于心,无所依托,则由情生怨,由怨生恨,如魔如痴,外界无法帮助,内心不能解脱,必然会失魂落魄甚而致死,所以称之为孽债,孽债不除,比恶鬼更毒。

“故事”

张华和王墓斑狐

晋惠帝时,在燕昭王墓前有一只活了1000年的花色皮毛的狐狸,人们叫它斑狐。据说,狐狸50岁能变成妇人,100岁能变成美女、神巫等,能知晓千里外的事情,善用巫术,让人迷惑而丧失理智。到了1000岁,便上可通天,变为天狐。

此时,有个叫张华的人,任司空的官职,他博学多才,智慧过人。

一日,斑狐变作一个书生决意去拜访张华。燕王墓前的华表对它说:“‘张司空才华出众,智慧过人。你再聪明,恐怕也抵不过他。到头来反而使你受辱遭祸,也连累到我,到那时后悔也迟了。”斑狐哪里肯听,心想:凭自己1000年的修行,还难不倒张司空。

斑狐变成的书生来拜访张华。张华见他年有十六七岁,风流调搅,举止文雅,很是喜欢这个书生。他们便一起谈论文章辞赋,辩论事物的名实。那书生旁征博引,滔滔不绝。上自三皇五帝,下至当今街谈巷议。他诵颂诸子百家,探究老庄玄道,论《诗经》之过,评民谣之优。

谈论许久,张华言穷辞尽,只能随声附和,这使张华大为惊服,便留书生住下,并留人防护。书生说:“你是国家的重臣,理应招贤纳众,扬善斥恶。你为何憎恶别人的学问呢?墨翟主张天下兼相爱。你这样做不怕被天下人所笑?”书生说罢,便欲离去。

可张华早已派兵把守大门,不放他走。书生又说:“你这样做,只会使天下人畏惧你,不敢向你进忠言善策,智谋之士只好在你门前嗟叹而回。”张华不听这一套。疑心他是鬼狐精怪所变。

这时,丰城县令雷焕来访张华,他也是一位博学之士、他听完张华陈说书生的事情,便说:“若他是鬼神或狐狸,可用狗来验证。”于是便叫人牵来一条狗,那书生毫无惧色,反而说:“我天生聪明过人,你们却以为我是妖魔,凭你们千般验证,万般思谋,对我又怎么样呢?”

张华听后大为恼火,更认为他是真正的妖怪,便说:“狗只能识别几百年的妖物,这个乔装的书生是千年的老妖精,只有用千年的枯树烧着了去照它,他才会显出原形。”

雷焕说:“这千年枯树那儿去找呢?”张华说:“据说燕昭王墓前作华表的木头已有1000年了。”于是便叫人去燕昭王墓砍。砍华表的人刚走近华表,天空中忽然现出了一个穿黑色衣服的小孩,小孩问砍华表的人:“您到这儿干什么?”砍华表的人便把事情的缘由告诉了小孩。听后,小孩失声痛哭,说道:“这老狐自以为聪明,如今反被聪明所误。那张华博今通古,多才善辩,你老狐哪是他的对手。今天反而祸及于我。”哭完,转眼之间小孩不见了。

砍华表的人于是砍下那华表,只见木头里流出了血。接着,人们便把砍回来的木头点着,对那书生一照,那书生果真变成了一只斑狐。于是,大家把那斑狐烹煮了。张华叹道:“今若杀不死这两个怪物,再过1000年,人们就捉不到它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