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铁锤锻打的玫瑰
6374500000001

第1章 爱的圣经

青春永远属于现在进行时。它充满了抒情态度——就像希望、浪漫以及未来一样。

巴西小说家马里奥·德·安德拉德致另一位诗人的书信中指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某些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巴西青年所缺少的东西是对生活的真正热爱。”——记住,缺少的并不是金钱、智慧抑或勇气,而是极抽象的对生活所应寄予的最本质的感情。“由于找不到喜爱生活的真正方式,他们便感到厌倦,或假装快乐。这样做比真正觉得痛苦还愚蠢十倍。青年人的特点是相信,许多青年却不相信。多可怕啊!”安德拉德还提供了相应的药方:“一切取决于喜欢生活和善于生活。”

爱,是生活中最朴素也最高尚的圣经。如果连爱都不愿信仰,又能怀着怎样的兴趣面对生活呢?对生活持什么态度,就会拥有什么生活,就像真正的热爱只有一种,通向真正的幸福的道路也只有一条。没有信仰,又从何证明你正行走在路上呢?又从何证明你的方位乃至方向呢?信仰的价值等同于你行走的价值。仿佛是信仰在驱使或代替你行走。换句话说,你行走时就是信仰的替身。是由衷的爱使世界的万物和你有关——否则,它们的存在对于你又有什么意义呢?爱使你边走边唱。爱使一切都上升到美,都成为路边的风景。好天气不如好心情。

安德拉德在《卡里奥卡狂欢节》中追忆里约热内卢的露天舞会,当时一群黑人在跳桑巴,其中一个黑姑娘比其他人跳得好。动作还是那些动作,技巧还是那些技巧,感觉还是那种感觉,但是她跳得最好——为什么呢?“也许因为其他人跳舞有点机械,好像是背书,眼睛老望着四周的观众或行驶的汽车。她,却不然,她是怀着宗教精神跳,不东瞧西望,体会着舞蹈。这是崇高的。她教我懂得了幸福。”有信仰才会懂得什么叫牺牲,才会有意识地为所信仰的事物支付代价。

信仰不是背书、不是念经,而是富于献身感的体会与行动,信仰是热爱,是付出。

灰布长衫变成名牌时装了,繁体字变成简化字了。这些并不重要,关键是这一代青年是否像安德拉德所说的那样缺乏信仰、缺乏对生活所有方面的真正热爱呢?吝啬于热爱的人,又从何辨别真正的幸福与幸福的赝品之间的微妙差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