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遥望一片星空:品味西方文学经典
6374200000058

第58章 法国文学的“模范散文”——《包法利夫人》第四

对于福楼拜这位世界知名的文学大师,我国著名的法国文学翻译家李健吾先生曾做过如此的评价:“司汤达深刻,巴尔扎克伟大,但是福楼拜完美。”

这句评语对于福楼拜以及他的传世名著《包法利夫人》是一点也不过誉的。可是,为什么李先生会说福楼拜和他的作品完美呢?其实,原因就在于福楼拜近乎完美地刻画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这种完美主要就体现在了福楼拜笔下的人物几乎都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就拿《包法利夫人》来说,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原因就在于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自杀者。这个自杀者极其周围人的性格是如此的鲜明,以至于作者的同代人可以从中认出自己所在的城镇和周围形形色色人物的嘴脸。怪不得福楼拜的弟子莫泊桑如此评价自己老师的作品:“《包法利夫人》中,每个人物都是一种典型,都集中了同类人物内在气质的各种特点,因而成为这一类型最逼真、最突出的形象。”

可是,这位文学大师是怎样做到的呢?这其实就要归功于福楼拜在写作上所遵守的所谓“客观主义”了。什么是文学上的“客观主义”呢?用福楼拜自己的话说,那就是:“忠实地去观察生活的实质,并尽最大努力去描绘它。”在他看来,“批评、指责和教训,都不属于文学范畴作家所能做的。”而且,“如果从作品里流露出什么有教育意义的结论,则应是不经过作者的意图,而是由那些最恰当的事实描写自然表现出来的。”换句话说,那些厉害的文学家完全可以通过组合并细致地描写一些富有特殊意义的事件,进而达到批判与揭露的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的直抒情怀是不需要的。福楼拜认为,最好的小说就是那些让作品自己说话的小说。只有让作品中的事实说话,读者才能得出更加深刻的印象。其实,不仅在事件上,在人物性格的描写上,也要遵守“客观主义”的写作手法。在塑造人物的时候,福楼拜排除了一切主观因素,仅仅运用白描的手法,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展示个性。这样一来,故事人物的形象就更加鲜明了。

由于这个原因,福楼拜被公认为了法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文体家。读他的作品,可以感觉到作者文笔的流畅和简洁。难怪,到了今天他的名著《包法利夫人》仍然是公认为的法语典范。

福楼拜在艺术上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他却是那种勤奋塌实的文学家。他曾一再告诫自己的高徒莫泊桑:“才能就是坚持不懈。”据说,这位著名的文学家在写作的时候,经常终日伏案,有时甚至为了找到一个理想的字眼,竟然紧张得汗流浃背。所以,福楼拜曾不无感慨地说:“写作是一种苦恼的事业,其中充满了焦虑和令人疲惫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