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遥望一片星空:品味西方文学经典
6374200000042

第42章 动荡的十九世纪上半叶——《高老头》第二

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作,反映了十九世纪上半叶那个动荡的法国国情。

十九世纪上半叶法国政局不稳,革命、政变频频发生。1830年七月革命以后,金融资产阶级统治法国社会,同时,法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1831年里昂纺织工人起义,法国工人阶级第一次显示了自己的力量。这在全欧洲各个国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848年革命再次爆发,结束了七月王朝金融资产阶级的统治。尽管1848年革命以失败告终,工人阶级所显示的巨大力量已经引起资产阶级的恐惧。然而社会依然动荡不安,1851年12月,政治投机客拿破仑三世利用民众对拿破仑的怀恋,发动政变,宣布解散国会,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拿破仑三世投靠大资产阶级,反动势力嚣张一时,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这一时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逐渐成为法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占统治地位的大资产阶级残酷压迫无产阶级,使劳资冲突日益加深。同时还存在着封建残余势力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就是在资产阶级内部,大资产阶级和中、小资产阶级的矛盾也暴露出来。大资产阶级也压迫中、小资产阶级,使他们政治上受到排挤,在经济上陷于贫困破产。

和纷乱的社会政治状况相对应,思想文化也是令人眼花缭乱。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继续传播,人道主义思想广泛流传。此外,达尔文(1809-1882)的进化论、克罗德·贝尔纳(1813-1878)的《实验医学研究导论》、孔德(1798-1857)的实证主义哲学等,也开始影响当时社会的思想意识。他们强调环境决定论,看不到人的阶级本质,只把人作为生物来研究,认为人和生物一样,其生存和发展完全取决于社会环境决定的。

随着社会形势改变,和文化思想条件的发展,这个时期的法国文学也在发生重要的变化,出现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它反映了法国资本主义胜利同时也是封建社会瓦解的历史过程,抨击了资产阶级罪恶的金钱统治。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深深同情穷苦的人民群众,但始终未能抛开幻想,寄希望于资产阶级统治者的良心发现。这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的政治立场可以看出:巴尔扎克是一个保皇党人,梅里美晚年作了拿破仑三世宫廷的座上客,司汤达在政治上没有超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范畴,福楼拜对人民群众的恐惧远甚于对他们的同情。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发展的温床是法国十八世纪后期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大哲狄德罗不论在叙述手法方面,或在描写当时的社会生活方面,都给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树立榜样。巴尔扎克非常钦佩作为小说家的狄德罗,从两人作品中的某些人物形象身上,也可以看到这两者之间的血缘关系。巴尔扎克还很欣赏十八世纪以前的拉伯雷、莫里哀和拉布吕耶尔等作家,从这些作家身上学习观察现实,学习严峻的讽刺的手法。另外,十九世纪初风行一时的通俗小说,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也有一定的影响。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还受到了外国文学成果的影响,其中影响特别突出的是英国司各特的历史小说。司各特的小说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着重描写人物活动的环境和曲折的情节。巴尔扎克从司各特作品中得到的启发尤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