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遥望一片星空:品味西方文学经典
6374200000040

第40章 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红与黑》第四

我们知道,在近代法国文学那里,批判现实主义是主要的文学写作思想。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们经常以某个或某些社会生活领域为写作点,经过生动细致的人物和事件描绘,进而揭露人性的丑陋面以及社会的阴暗与弊病。这样的写作思想,其实在司汤达的名著《红与黑》那里就已经有了开始。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红与黑》才被誉为是欧洲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

作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红与黑》自然是集中揭露了社会的问题以及人性的邪恶面。然而,与其他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不同的是,《红与黑》在批判现实的时候,采取的是以爱情故事为主线的方法。我们知道,这部小说讲述了主人公于连的个人奋斗与失败的经历,尤其是注重描写了他的两次爱情。正是通过这两次爱情经历的描写,司汤达便向我们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并且强烈地抨击了法国复辟王朝时期封建贵族的阴谋、教会的黑暗以及资产阶级卑鄙庸俗、利欲熏心。由于这个原因,《红与黑》就不再是一部简单的爱情小说,而是一部严肃的社会政治小说。

除此之外,《红与黑》之所以能够成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也是由于司汤达对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性格的成功塑造。在这一方面,可以说现代以来的任何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都无法与之匹敌。我们知道,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作者都注重人物和事件的细节描写。因此,在这种描写上谁的功夫强,谁就可以说是最厉害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读过《红与黑》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描写人物行动以及事件环境时,司汤达并不花费多少笔墨,力求精简;然而,当他对一个人物的内心心理活动进行描述时,司汤达则精细到了极点,经常洋洋洒洒上万字。尤其是在描写人物爱情心理的时候,司汤达更是不惜浓墨重彩地叙述和分析,让人读来觉得丝丝入扣、动人心弦。举个例子来说,在交代于连与玛蒂德的爱情的时候,司汤达用了将近三百页的篇幅来详细描述,而且大多数文字都是关于于连和玛蒂尔德的心理活动的。在这些心理活动中,就连那些最最细微的部分司汤达也将其纳入了描写范围之内。与这相比,在描写一些事件比如从于连得知德·瑞那夫人写揭发信到枪杀她,这段故事司汤达却只用了三页文字。可以想见,在刻画人物心理上,司汤达的功力是非常高的。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司汤达被誉为了“现代小说之父”。自然地,他的传世名著《红与黑》也成了家喻户晓、举世闻名的西方文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