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遥望一片星空:品味西方文学经典
6374200000034

第34章 积极浪漫主义领袖雨果——《悲惨世界》第一

在法国专门安葬伟人遗体的“先贤祠”,埋葬着十九世纪时出现的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是他曾把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是他曾让法国浪漫主义学在世界文坛上煊赫一时——这就是被人们称之为“积极浪漫主义领袖”的维克多·雨果。

雨果于一八零二年二月二十六日出生在法国欠尚松城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曾是拿破仑很器重的一位军官,小时候的雨果跟随父亲领导的军队在西班牙生活。十岁时,才回到巴黎读书。毕业后,雨果随父愿来到了一所法学院学习法律,但是他对于法律并不感兴趣,而是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文学创作上。

雨果自幼聪明伶俐,勤备好学,尤其是对文学特别喜爱。据说,他九岁时就能写出优美的诗篇,十五岁还以诗歌《读书乐》在法兰西学士院举办的诗歌竞赛上获得了奖励。十七岁时,他参加了“百花诗赛”,并获取了第一名。二十岁时,他发表了诗集《颂诗集》,因赞扬了波旁王朝的再次掘起而得到国王路易十八的奖赏。但是路易十八执政后不久,他的封建专制统治就慢慢地暴露在了民众面前,这使雨果对他倍感失望。

直到一八三零年七月,法国爆发“七月革命”,波旁王朝被推翻,雨果才开始写了很多优美的诗篇来赞颂革命者们的英雄事迹。在此期间,他还在剧院结识了一位年仅二十六岁的女演员朱丽叶·德鲁埃,并与她产生了爱情。朱丽叶不仅年轻美丽而且心地纯洁善良,这使雨果对她青睐有佳。据说,自从两人相遇后,雨果每天都给朱丽叶写一封情书,直到朱丽叶去世从未间断过。

一八四一年,雨果担任了法兰西学院院士,不久又被选为贵族院议员。一八四八年七月王朝被推翻以后,他又成为了共和国议会代表。一八五一年拿破仑三世上台后,对共和主义者们施行残酷的镇压,雨果被迫流亡国外。

在国外流亡时期,雨果写了大量的诗篇和小说来讽刺和嘲笑笑拿破仑三世的专制统治。其中,较为著名的作品有《惩罚集》、《海上劳工》、《笑面人》和他的代表作《悲惨世界》等。《悲惨世界》既是雨果最有成就的一部作品,也是他构思最久的一部作品。据说,他是于一八二八年开始构思这部长篇小说,十七年之后才动笔写作,直到一八六一年才全部完成,相继历经了三十多年。《悲惨世界》主要描写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难生活,揭露了统治阶层的腐朽没落,反映了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问题。这部小说出版后,立即得到了全法国人民的喜爱,也受到了世界人民的热烈欢迎,并确立了雨果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

一八七零年,普鲁士与法国的战争打响了。拿破仑三世领导的军队战败后,流亡在外国长达十九年之久的雨果回到了法国巴黎。在国家危在旦夕的关键时刻,这位伟大的作家四处发表演讲,强烈抗议普鲁士士兵们的残暴行为,号召全法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抗普鲁士军队。他还用自己多年来的积蓄买下了两门大炮,来表示他一定要赶走德国侵略者的决心。

由此不难看出,雨果不仅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也是一位伟大的革命者。他的一生经历了法国十九世纪时所有的重大事件,他曾与封建的专制统治和普鲁士侵略者们进行过顽强的抗争,这使他成为了法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深受人民的爱戴。因此,雨果于一八八五年五月二十二日逝世时,法国人民为他举行了葬礼,沉痛哀悼这位逝去的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