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放纵剑魂
636200000107

第107章 种田犹自伴儿孙

第一一五章种田犹自伴儿孙

“不过,一路上没有事,聊聊天也不错。”袁梅说:“我可以给你一个提示。”

“请说。”

“我们是去找一个人。”

“又是去找人?”小秋说:“刚才我们已经见过卞大师唯一的弟子了,这次要去见的又是谁?”

“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一个经常和针打交道的人。”袁梅在独轮车上斜着脸:“想想看,当今最善于用针的人是谁?”

小秋想了想,实在想不出。

“这也不能怪你,因为这个人很少行走江湖。”袁梅说:“可是,在贵族群体中,却非常出名。”

“是啊,我和你们不在一个层次。”小秋说。

“别这么说,英雄不问出身。”袁梅说:“人们常说,百年才能培养出贵族,贵族和一般阶层不一样,非常注重修养、礼节、气质,就是吃、穿、住、行、乃至墓葬,都是非常讲究的,有一套完整的礼仪和规范。”

小秋大笑,不屑地说:“我乃一介平民,不过,我实在不喜欢这些尸位素餐、饱食终日、寡廉鲜耻的寄生虫,朱门生饿殍,白屋出公卿,我倒愿意过平民一样快乐、与世无争的生活。”

“我也不喜欢这些人。”袁梅点头说:“可是,真正的贵族不一样,他们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教养,诗、书、礼、乐、琴、棋、书、画、经、史、子、集无一不精,既有悲天悯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又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她也承认:“这样的贵族确实越来越少了。”

“我不喜欢所谓的贵族,人生来是平等的。”小秋脱口而出:“不过,我却喜欢你。”

袁梅脸一红:“我有什么值得让你喜欢的。”

小秋认真的说:“我喜欢你的那份从容与潇洒,那份自然与淡定,那份高雅与娴静,那份高贵的气度与风范。”可惜,袁梅是林啸风喜欢的女人,不然的话……

袁梅虽然不以为然,还是暗暗芳心窃喜――没有一个女人不喜欢男人赞美的,更何况这些话发自内心。她岔开了这个话题,继续今天的主题:“贵族非常讲究穿着打扮,他们的衣服都有人量身定制,我要给你说的,就是其中专门供应刺绣的绣庄。”

“听说富家闺秀也往往以刺绣消遣时日,陶冶性情,称为闺阁绣。”小秋说:“你刺绣的水平,想必是很高的。”

“嗯,略知一二。”袁梅很谦虚地说:“不过,比起顾夫人差得远了。”

“顾夫人是谁?”

“就是今天我们要去见的人。”袁梅说:“她是当今刺绣最好的人,也是用针最好的人。”

小秋恍然大悟:“你是想从她身上找到用针的方法?”

“是的,百川归海,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是那种针,其用法一定有很多共同之处。”她一字一顿地说:“我相信,见到她你一定不会失望的,一定会找到一些线索。”

按袁梅的指点方向,小秋推着她,来到了一个湖边。

他们走了很久,时光在悄无声中,慢慢流逝,不知不觉中,已近黄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湖面很大,澄澈清凉、波光粼粼、云蒸霞蔚,一抹夕阳下,泛着金色的鳞光。微风吹过,“云乍起,远山遮尽,晚风还作”。

湖心有一小岛,在水雾中时隐时现,仿佛人间仙境,难道这就是天堂?

湖边早有一素衣的健康小姑,靠着一叶扁舟,已经等候多时了。一见到他们,小姑就热情地迎上来,请他们上舟,并和袁梅叽叽喳喳说了一串京话,嘻嘻哈哈打闹了一番――显然袁梅是这里非常受欢迎的常客――袁梅好象到哪里都很受欢迎。

小姑不疾不慢地摇着,人在舟上,舟在水中,仿佛行驶在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中。湖面很大,小舟行驶了很久,方才渐渐看清竹涛阵阵的小岛屿。舟靠了岸,小姑爽朗大笑:“你们快去吧,夫人已经等候多时了。”

袁梅和她告辞,说“一会见”,少不了又是一番软语。

两人拾阶而上,令小秋奇怪的是,路两旁是整整齐齐的墓园,一个挨一个的坟墓,静静地诉说着时光的轮回和生命的静谧。

小秋忍不住问:“坟墓就在路边,这里的人不害怕吗?”

袁梅声音很轻,眼睛上仿佛有一层雾:“这里埋的都是她们的亲人,有什么好害怕的?埋在路边,就是要让人们出门就能看见,天天看见、天天思念,亲人也可以天天看见她们,有什么不好的。”

她用手指着一个个墓碑:“你看看上面刻的字就明白了。”

这些墓碑上面没有通常的“敕封翰林院检讨征仕郎顾公之墓”之类的字样,只有名字、年代,还有一句睿智、乐观豁达的话。

一块墓碑上写着:“当你看清这行字的时候,你踩到我了。”

一块墓碑上写着:“这辈子我对不起很多人,也有很多人对不起我。我对不起的人可以来此羞辱我,对不起我的人可以来此缅怀我。如果真的很想我,就下来陪我。”

一块墓碑上写着:“如果可能,请把我叫醒……”

一块墓碑上写着:“醒也无聊,睡也无聊,生也无聊,死也无聊。禁止在此小便,违者没收工具。”

一块墓碑上写着:“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有的人活着,他是死的――医死我的兽医。”

一块墓碑上写着:“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曾经爱过、恨过、活过、苦过、悲过、喜过,今生早已无怨无悔。”

还有一块是一对夫妻为出生两周便夭折的孩子写的:“他来到这世上,四处看了看,不太满意,就回去了。”

还有关于江湖的,一块墓碑上写着:“江湖,我恨你,儿子,江湖不属于你!”

一块墓碑上写着:“生于江湖,死于江湖,回归江湖。朋友来了,请到江湖上来找我,找我比剑也行,如不比剑,比酒也行,如不比酒,嘿嘿,比谁死的快,也行。”

一块墓碑上写着:“大哥,本想到江湖找你,我七十有七了,走得慢了,不过,别急,我就快来了。”

一块墓碑上写着:“好小子,我们全家都在江湖上陪着你!你不会寂寞!”

小秋边走边看,心里充满了温情和感动。作为江湖儿女,他知道,和这些人一样,三尺黄土迟早也是他的归宿,人生就是这样,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去,来的时候握紧拳头,去的时候松开双手。

一次次的出发,会有人死去,但,总有人一次次的出发!

因为外面是江湖!

顾夫人提着一盏精致的宫灯,已经在门口望眼欲穿,等候多时了。她是一个五十多岁、慈眉善目的妇人,给人的感觉就象是“母亲”。

尽管还是黄昏,她就为客人备上了照明的宫灯。

刺绣分为“苏绣、蜀绣、湘绣、粤绣”四大名绣,自宋代以来,苏州刺绣之技十分兴盛,工艺也日臻成熟。农村“家家养蚕,户户刺绣”,城内还出现了绣线巷、滚绣坊、锦绣坊、绣花弄等坊巷。

苏绣的前身就来自“顾绣”。

这位“母亲”一样和善的顾夫人,就是当时“顾绣”技艺最高的代表人物,她的刺绣“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仅限于皇室才能供应。

她有“三绝”--机绝、针绝、丝绝。即织锦、刺绣和胶丝作轻幔。她能用针线在方帛之上绣出“五岳列国”的地图。能于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字大小不逾粟粒,而点画分明,细于毛发;其品题章句,无有遗阙。

所以,在当时,贵族中把她称为“三绝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