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塔,原是葬佛舍利(火葬后的骨烬)之所,是佛教特有的宗教性纪念建筑。“堵坡”“塔婆”“浮图”和“塔”,都是梵文Stūpa或巴利文Thūpa的音译,意译应作“灵塚”解。随着佛教的传入,塔的建筑也就出现。最初其建筑形式,可能接近西域的形式。但是我国的传统建筑,在世界建筑艺术中,是独树一帜,而自成体系的。其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木结构方面。而且自东汉以来建筑高层楼阁的技术,也有相当的发展。这些技术成就,自然为佛塔建筑所采用。而且传统的建筑形式,又更为中国佛教徒所喜闻乐见,所以自北魏以来,佛寺中就流行方形高台多层楼阁式木塔。由于木塔往往多毁于兵火或火灾,为了防火,就逐渐流行砖石结构的多层楼阁式塔。但还因循传统,故往往多作仿木结构。这些都生动地表明我国古代匠师们,对外域文化,不是盲目的摹仿,而是在煦丽多姿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使之放出更加夺目的异彩!
玄奘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在慈恩寺主持建造的五层砖塔,却是仿照西域形式建造的。他修的塔,虽然层层均贮藏有佛的舍利,但主要是为了把他费时十七载,跋涉五万里,千辛万苦自印度带回的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梵文经论,万无一失的珍藏起来。为此,玄奘在永徽二年(651年)就在唐政府支持下修建了“梵本经台”。为使这些珍贵的佛经原本,能年岁久远的流传下去,就必须防止散失和火灾。而修造大雁塔,用以专门贮藏这批珍贵的经论,既可集中收藏,又能杜绝烟火。所以当建塔开始奠基时,玄奘撰文自述诚愿,追述他不惜身命,历尽艰辛,投身绝域,就是为了寻求真本,解决国内传译的歧异。终于带回这些梵文原本,蒙朝廷的大力支持,而建立规模空前的译场,翻译这些原本。为防止梵本零落或遭火灾,而建此塔,以保藏梵本,文中祝愿巍巍的宝塔与藏入的梵文珍本历劫永存。修建大雁塔时玄奘亲自担运砖石,参加修建工程。可见他对宝藏这批珍贵的梵文原本的关注。
修建大雁塔图大雁塔后经过重修,已历时近一千三百年而屹立如故,但玄奘当年自印度带回的梵文经夹,却只字未存,确是令人引以为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