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慈恩雁塔趣闻
6358000000016

第16章 译果丰硕

我国的佛经翻译,几乎随着佛教传入的同时,就开始了。据说是从东汉时,来中国的印度僧人迦摩腾、竺法兰,翻译《四十二章经》开头的。但从东汉至西晋,所译的佛经,多限于零星小品,可说只是草创时期。但从东晋到隋末,由于统治阶级的崇信和支持,佛经翻译有了很大的发展。如在后秦君主姚兴支持下,印度僧人鸠摩罗什在长安逍遥园,主持佛经译场。校译梵文经典九十七部、计四百二十七卷。这一时期译经事业虽迅速发展,但译场多由外域来的僧人主持。由于他们不懂或粗通汉语,故多采取意译的方法,难免有失原意;有的则过于直译,而语义晦涩,多为人们所难理解。由于佛经译本不善,而造成佛学上许多岐异和纷争,莫衷一是。故此时译经事业仍未臻完善。在我国佛经翻译史上,称为“旧译”时期。

玄奘不惜身命,历尽艰辛,而西行求法的目的在于到佛教的发源地去探索究竟,衡量岐异的诸说,以解决中土的疑难。所以他回国后把余生全部投入翻译事业,以达其纠正旧失和传播新知的宿愿。首先,玄奘对整个译经工作,作了全面的安排。对浩如烟海的佛教经论,采取有重点、有先后的翻译步骤。对一些重要学派的著述,在翻译时,则注意保持它们体系的完整性,并酌译一些持不同观点的撰述,使学者也能了解其对立的观点。这些作法,都是颇有见地,符合学术研究要求的。他还注意校勘诸本的异同,选择善本。又建立了“五种不翻”的翻译理论等,以极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待工作。由于玄奘在梵文和汉语上都造诣精深,对大小乘各宗经论,都有广泛而精深的研究,所以他主持的译经工作,采取直译的方法,又配合着意译,译文既忠实原意,又文采斐然。在翻译的质量方面,远远超过前人,开创了我国佛经翻译史上的“新译”时期。实际上他把佛经的翻译,推上了顶峰,以后再也没有佛经翻译家,有超过他的。玄奘主持译经时,注意吸取我国历代佛经翻译的经验。而广泛邀集全国各地寺院中的硕学名僧,发挥集体力量、分工合作,因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十九年间,他主持翻译出佛经七十四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计一千三百余万言。从翻译的数量看,玄奘超过了其他并称为我国佛经翻译史上四大家的鸠摩罗什、真谛、不空三家的总和,也是令人惊异和钦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