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奇幻网游之格斗——战无不胜
635600000036

第36章 网游之格斗——战无不胜(36)

而王宾几次试图脱离林风的攻击范围,却被林风紧紧跟随,结果他不但没能摆脱林风的攻击,反而露出了破绽让自己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王宾又试图反击,但却连林风的影子都没有抓到。意识、预判和反应是三个在这样的局面下起决定性作用的素质。可是在与林风的较量中,王宾全面落败。

有力使不出的感觉摧残着王宾的意志,他心理防线逐渐崩溃。比赛还没有结束,但王宾已经放弃了。他站在原地完全停止所有的动作,只等着林风给他致命的一击。

左刺拳,连右钩拳,连右肘击,连右弹腿,连冲刺翻身摔,连倒地一击。林风完全没有给对手任何面子。王宾已经体力耗尽,但他仍然在完成六连击之后才停手。如此兴奋的表现可能与他有时间没有认认真真的玩过格斗游戏有关。

第一局结束,X大学队完胜。比赛所呈现出的一边倒局面让每个观众都大吃一惊。一个两战两负的队伍和一个两战两胜的队伍,他们的主力决战竟然是以前者的完胜而告终,大家不禁开始怀疑是不是裁判报错了双方所属的队伍。

观看这场比赛的观众——无论是在场内还是在场外——他们欣赏了这样一局技术表演般的比赛之后还能满不在乎的说说笑笑的,大概也只有彪哥和小P两个人了。

“唉,我总算明白为什么当时郭亮输给林风之后又连着输掉好几场比赛了。”小P说。

“我看也是。”彪哥深有体会的说,“这让人输的不明不白,换谁都得郁闷。”

“还不止……”

两人在场下正唾沫横飞的说着,林风的第二个对手已经走上擂台,站到林风的对面。这次上来的是个女生。从赛委会提供的名单上,林风知道她叫冯亭,也是一个大一新生。不过林风却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冯亭刚一上场就盯着他看。难道是游戏头像出了问题?林风摸了摸自己的脸。

其实并不是林风的外表出了问题,而是他刚才的表现有问题。将对手体力耗尽后继续使用连续技攻击可不是一种礼貌的游戏方式。刚才林风的行为激怒了G大学的队员们。所以冯亭一上来就“恶狠狠”的怒视林风——只不过她那“恶狠狠的怒视”似乎太温柔了些。

随着裁判宣布比赛开始,林风放下心中的疑惑,重新把注意力投回到比赛之中、冯亭含恨而来,虽然明知自己不是林风的对手,却依然奋力进攻,完全是一副拼命的架势。可惜却正好让林风玩起了自己的老本行。

因为对手的攻击非常坚决,所以林风没有与她拼进攻,而是采取了防守反击的打法。这一场比赛又成了给观众们演示防守反击打法标准范例的表演赛。冯亭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突破林风的防守。她也想像林风对付王宾时那样用折返冲刺对付林风,但是却不知道她遇到了用这招的老祖宗。结果自然是与上一局的局面完全相反,进攻方的攻击没有效果,防守方的防御却如铜墙铁壁一般难以突破。而林风犀利的反击更让冯亭感到万分委屈。她就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同样的战术,两个人用起来有这么大的差距。

场上的人不明白,但场下的陈茹芸却看的非常清楚。冯亭的问题就出在走位上。刚才林风进攻时每一次走位都很准确,恰好到达对方防御最困难的地方。也就是说,林风的每一个冲刺动作都要让对手的重心和姿态被强制改变(变的更不舒服),直到对手的防御姿势被彻底破坏,这样林风的攻击就可以成功击中对手。而被击中之后对手的动作就更加难以调整,优势慢慢积累下来,最终对手不得不彻底陷入被动挨打的窘境。

这说起来虽然简单,不过想要连续几次甚至十几次的精确走位,这所需要的游戏感觉少说也得几个月的刻苦训练才能达到。

冯亭的折返冲刺动作虽然每次都能做出来,但她的位置感却差太远了,有几次甚至直接折返到林风攻击的范围之内。像这种失误当然出现一次就得挨一次揍。

比赛结束,又是一个完败。如果说第一场完败是让王宾感到郁闷的话,那么这回的完败则让冯亭感到了委屈。她下场的时候脸上的表情落入了每个人的眼中。大家都相信,如果不是游戏中没有设计泪腺,她大概早已泪流满面。

孱弱的对手和女生哭泣的表情让林风感到意兴阑珊,于是他请求暂停之后回到X大学休息室。迎接他的自然是同伴们热情的赞扬,这多少鼓舞起一点林风的斗志——他现在最需要也是唯一需要的就是这个。调整好心态,林风再次走上赛场。

这次林风已经懒得去回忆对手的姓名,反正他觉得面前的这个人也没打算赢。林风开场的时候没有攻击,但是对手却自觉的用防守的姿态等着林风主动进攻。这么做的人通常只有两种:非常厉害的防守反击型选手和已经承认失败,指望从对方身上学个一招半式的选手。场上的林风从不小看对手,不过这回对方的表现确实让他很失望。对手的名字他虽然记不起来了,不过他却记得这个人不是第一年参加格斗游戏联赛,也不是防守反击打法的选手。

速战速决吧!林风鼓起精神冲了上去。

对方轻巧的向左一转身,避开了林风的第一次冲刺。动作很舒展,而站定之后两个人的距离又几乎恢复到了初始的状态,而且仍然面对面站着。

一次进攻没有取得效果并不算什么,林风也没有想过在第一次冲刺的时候就能获得击败对手的机会。心中略一计算双方之间的距离,他向左边跨出一小步,又是一个冲刺动作。不过他的冲刺方向并不是直接朝向对手的正面,而是朝向两人连线的右转四十五度角方向。

朝斜向冲刺不可能没有目的,他必然是要到达某个距离之后再改变方向冲刺或者跳跃。也就是说这个战术意图很明显,林风要使用折返冲刺的方法向对手发起攻击。而意图明显的战术却很容易被识破,对方也不是那种一点都不懂格斗的菜鸟。他观察着林风走位的方向,等到林风折向之后,他在极短的时间里向林风前进的方向上放了一个气功波。

冲刺没有结束之前是不能转向的。这是所有格斗游戏玩家都知道的常识。而林风的冲刺很明显是向着对手的身边去的,那么,在林风到达对手的身前或者被击中之前,他的冲刺不能改变方向。不过,现在在林风与“对手的身边”之间,有一个大大的闪耀着银白色光芒的气功波。

眼看气功波就要击中林风的时候,他突然跳了起来。冲刺的时候向前跳跃,这个动作很多人都能做。不过这个时候用这样的动作却显得太不明智了。他跳起之后,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已经进入对手的攻击范围,对方很轻松就可以在他落地的瞬间进行攻击,而他则来不及防御。

众人的目光随着林风的身形移动着,升到刚刚高过气功波的高度时,大家的目光仍然继续惯性上升,但林风却已然开始下落。原来他用的是小跳。

每个人心中都“哦”了一声。原来如此!他用的是小跳。大家都觉得,这样才合理嘛。一个刚才表现那么神奇的高手,怎么会做“跳跃”那种自寻死路的动作呢?大家的思维也和他们的视线一样顺着惯性往下走。大家只觉得林风的动作很“合理”,却没有想到这个动作其实有多么“不合理”。冲刺时用跳跃动作,这本身就已经是游戏规定动作之外的特殊动作。而小跳则同样是一个规定外的特殊动作。两个特殊动作重叠使用,它与单独使用其中的一个动作的难度相差何止数倍。

林风的动作虽然“合理”,但是这样的一个高难度动作却大出对方的意料之外。他没想到林风能用这样的方式既躲过了攻击又可以反击。时间不容他细想,林风已经落地,一记三连击中的左刺拳来到了他的面前。

林风此时已经觉得胜券在握,只要破防三连击击中对手,那后面就是像他上次和张昆交手时那样的八击——全部完了之后,对手就已经归西了。阿弥陀佛,罪过罪过,贫僧不是故意的……(九宵环佩,恶搞你一下,原谅我吧~~>_<~~)

不过今天的比赛似乎注定就是一场让人吃惊的较量。对方在不可能的情况下竟也做出了一个躲闪的动作。他全身后仰,用一个如同中国武术中铁板桥的动作避开了林风的一拳攻击,紧接着他的身体又像弹簧一样弹起,双脚在地上向后滑步,让林风的第二下攻击也几乎落在空处。虽然他没能完全躲开林风的后面两下,但是也没让林风打到要害。

场内接连出现精彩镜头,这让观众们大饱眼福。场边两个大学的队员们也都睁大了眼睛,不想错过任何一个观赏的机会。

第二轮攻击再次被对手化解,林风认真起来。他仔细回想着对方刚才的动作。那动作似乎有些眼熟,到底是什么时候见过呢?

对了!林风猛然想起,自己曾经在与太元集团训练营里的那些准职业选手的较量中见过。他肯定是从那里学来的。记得当时林风看到这个动作之后就跟那几个苦练这招的队员说过,用它躲三连击其实效果并不好。它的缺点就是根本不可能完全躲开三连击,在使用过程中至少也会被击中一下,所以还不如正常的防守来的实在。而且如果碰到破防四连击,那就会死的很难看了。不过他的对手在刚才的情况下使用这一招却非常聪明。

林风感到这个对手有些棘手,不过同时他也很兴奋,因为终于出现了值得较量一下的对象。

林风开始绕着对手慢慢走动,对方也随着林风转动身体,同时保持正面防御的姿势。场内这样的局面让众人产生了一种感觉。在他们的眼里,林风就像是一只准备扑向猎物猛兽,反复寻找对手的弱点,准备下手做致命一击;而他的对手却像是一只身上长满刺的刺猬,让林风难以下嘴。

平静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多久。林风很快开始了他的第三轮攻击。一个滑步,林风就来到了对手身前。对林风的靠近,对方不惊反喜。格斗游戏中距离近虽然容易攻击,但是同样也容易防守,因为近距离的攻击套路就那么几种大家都心里有数。反倒是拉远距离之后的骚扰比较难以防范。他的心中立刻想出了那几种近战防御的套路,同时两只眼睛一眨也不眨的死死盯住林风的动作。在这可谓“命悬一线”的时刻,他一点也不敢放松。

林风一如既往的面无表情。他的近身只不过是一个幌子,对方与他之间的距离、他们两人与擂台的距离已经被他前前后后都计算了数遍。对方在躲开林风的第二轮攻势后没有及时抢攻,使一切又重新回到了林风的掌握之中。单纯的防守是不能赢得比赛的,看来站在林风对面的那个人并不清楚这一点。

一个重击将一心防御的对手弹了开去,林风直走向前。他身上散发出的自信强烈打击着对手的士气。冲刺过去,三连击。对方判断不清林风的想法,进攻吧,他对自己的反应没有信心;防守吧,又怕林风用小跳或者折返。略一考虑,他向后跳了一步。没想到,当他抬头的时候,发现了林风竟然仍然在他面前,而且已经一个三连击打了过来。

折返角为零的折返冲刺!也就是一次连续冲刺!

这样的行为是一次冒险,但也可以说,对方的心理已经落入了林风的计算之中。计算的失误使林风对手的处境更加艰难,他再一次使用出“铁板桥”来躲避林风的招数。动作完毕之后,他奋力向后一跃,希望脱离林风的攻击范围。

如果他的那一跳是在一个空旷的场地,那确实可以将与林风的距离拉大到无法迅速组织后续攻势的地步,但是他却没有想到,自己的身后就是擂台边缘。身体撞在围住擂台的绳索上弹了回来,他就看到一个拳头迅速的由小变大。而这个时候,他身体的重心还没有调整到位,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本局比赛胜负已定!

比赛进行到这个时候,林风的对手想要绝地反击只有期待奇迹出现。但是很可惜,他在太元训练营里却没有学到如何在这时创造奇迹的本领。他企图利用重击将林风弹开,但这已经是无谓的挣扎——以三连击的判定速度,在这一个重击到达之前林风已经可以使他进入僵直状态。

拳头击中头脸发出的“啪啪”声让陈茹芸定下心来,同时也让G大学队彻底失去了赢得比赛的希望。

虽然仍是以一个完胜将对手击败,但是这个叫余辉的人却赢得了林风的尊重。无论怎么说,在这样一场精彩的比赛之后,如果还回忆不起对手的名字,那就太说不过去了。经历了第三场较量之后,林风又对后面的比赛有了些许期待——不知道后面是不是还有更厉害的高手。

“第四、五场比赛G大学队弃权。”就在林风凝神眺望着G大学队入场口的时候,裁判突然宣布G大学队弃权。随着裁判的声音落下,看台上响起一片嘘声。大学生的比赛可不是国家队的较量,在这种比赛中弃权,那简直是一定会遭到众人鄙视的。

G大学队的队员们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事实上,刚刚落败的余辉才是队中最厉害的选手。他们之所以把他放在第三个上场,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只用前两名队员已经可以将对手拿下。雪藏余辉,到与真正难缠的对手较量时他就可以作为奇兵。而这一判断在前面的两场比赛中显得非常正确,他们的自大也随之暴增。可到了这一场与林风较量之后,余辉竟然都完败给对手,新手们经验不足、容易灰心的弊病一下子就表现出来,后面的比赛不用打结果也很明显了。他们的队长选择弃权也是给新手们上的一课,任何时候都不要丧气,垂头丧气的打比赛还不如放弃比赛。队长方浩更希望他们能知耻而后勇,可谓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