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当下的力量
6314400000016

第16章 全身心地投入到当下的生活中

活在当下,就要对自己当前的现状满意,要相信每一时刻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都是最好的,要相信自己的生命正以最好的方式展开并活在当下。我们需要学会在每天给自己一个积极的自我暗示,告诉自己:今天我正拥有着当下的幸福人生!

把每一天当做最后一天来过

要想活在当下,你必须把每一天当做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来对待。

在韩国电视剧《我叫金三顺》中,有这样一段感人至深的情节:三顺抱着大包小包买的东西,在公车站看到一段广告词,就站在那里,流下了眼泪。广告词是这样写的:去爱吧,像从来没有受过伤一样;跳舞吧,像没有人欣赏一样;唱歌吧,像没有任何人聆听一样;工作吧,像不需要钱一样;生活吧,像今天是末日一样。

只有把每一天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你才会珍惜每一天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你才能真正地活在当下。

有一位不知名的画家很仰慕画家柯罗。一天,他拿自己的得意之作请大师赐教,柯罗耐心地挑出了画中的几处缺陷。年轻画家很是感激地说:“等明天,我一定按您指教的去改。”柯罗激动地说:“为什么不是今天?要是你今晚就死了呢?”

诚然,除非有什么天灾人祸,否则年轻画家是不会在半夜猝死的。其实,柯罗的话,正好代表了这样一种生活哲学——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

曾经风靡一时的影片《泰坦尼克号》的男主人公说过这么一句话:“享受并珍惜每一天,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也许你仕途坎坷,也许你职场不济,也许你情场失意,这都不要紧,要紧的是你拥有属于你的每一天,今日的朝阳已经升起,何必再为昨天的落日而感伤!看看周围的世界,一切都那么美好:活泼可爱的孩子、体贴知心的朋友、嘘寒问暖的家人,还有散发着墨香的书籍、湿润清新的空气,这一切都等着你去关爱,去感受。

女人因为家庭里的一点儿琐事跟爱人吵了起来,而且吵得很厉害,一气之下她邀请了几个要好的女朋友一起出去喝酒。酒局中她们一杯一杯地喝着,大家都喝得醉醺醺的。就在这时,其中一个朋友忽然晕倒在地上。于是大家急忙把她送到医院急救室,医生说,晚来一步朋友就没命了。当时已经很晚了,急救室里看病的人很多,他们的生命都危在旦夕。看着那些病人奄奄一息的样子,这个女人忽然觉得生命太可贵了,如果今天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自己一定会好好珍惜身边的一切,想到这里,她忽然开始后悔与爱人的争执。

后来,女人发现因为病人太多了,医生有点儿忙不过来,于是她也加入其中干点力所能及的事,等忙完已是深夜。因为赌气,她一直关着手机,当她打开手机,短信铺天盖地地来了,都是爱人找不到她发来的。这时的她已经忘记了对爱人的怨恨,拨了爱人的电话,只问了一句:你还好吗?她就已经泪流满面了,心里满是对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的牵挂。

我们常常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跟家人发生争吵,但仔细想一想:假如我们把每一天都当做是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那么我们肯定会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每一个时刻。

生命真的很短暂,幸福也长着翅膀会飞,所以要活在当下,过好眼前的每一天!珍惜生命,因为可贵;把握生命,因为短暂!

无论生活在何处,珍爱自己的生命,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把每天都当做特别的日子来过,才是最重要的。

男人的太太刚去世不久。他在整理太太的东西时,发现一条漂亮的名牌丝质围巾,那是他们去纽约旅游时在一家名牌店买的。他太太一直舍不得用,说是想等一个特别的日子才用,可是她再也没有机会等到那个特别的日子来佩戴这条昂贵的围巾了!

男人说:“如果她还活着,我一定会告诉她,再也不要把好东西留到特别的日子才用了,你活着的每一天都是最值得珍惜的特别的日子。”所以,不要把美丽的瓷具放在酒柜里,等到特别的日子才拿出来用,你会发现那一天从未到来,因为你生活的“当下”就是那个“特别的日子”,你没必要在等待中蹉跎了岁月,即刻享受就可以了。

在每天早上睁开眼睛时,你都要告诉自己,这是特别的一天,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是那么可贵。

世事无常,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所以要好好珍惜现在,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记得常给父母打个电话,问候一下,要常回家看看,和心爱的人一起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天。

让“将来”、“总有一天”从你的字典里统统消失吧!如果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有什么得意的事,你现在就去听、去看、去拥有吧!

你能把握的只有当下这一时这一刻

活在当下,看似很简单。但是,我们身边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活在当下,享受当下的人生呢?

不少人都是活在过去或未来之中。一些人沉浸在追忆的生活中,为失去的风光时代感慨,为今天的冷落悲叹。还有些人为过去坎坷的际遇而愤愤不平,对某事、某人至今耿耿于怀。也有的人陷入对未来的想象中,担心如今还强壮的身体因年老而多病,担心年老失去工作能力,经济成问题。还有的人面对衰老的生理现象坐卧不安,甚至还有的人在欲望与现实的拼争中将自己折磨得郁郁寡欢、筋疲力尽。

身心疲惫引起的心理疾病已成为困扰人类的一个严重问题。无论是活在过去还是担心未来,他们共有的心理疾病就是失去了当下。

库里希坡斯曾说:过去与未来并不是“存在”的东西,而是“存在过”和“可能存在”的东西。唯一“存在”的是当下。

其实活在当下就是这么简单,简单的人生,没有拖累,放弃欲望的包袱,只有简单轻松,才能行走得更远、更久。

每个人都有过去,都有经历。可是过去的已成过去,不管你现在怎样追忆、怎样伤感,时间永远都不会回头。在追忆过去的时候,遗失更多的是今天的好时光。人生每一段记忆和美好的时光,都应该为珍贵的当下积累经验。

我们在回忆中获得生活带来的启发,在追忆中感恩每一次际遇,在学习中体会经验教训、提升智慧,充实我们幸福的人生。

人总是老得太快,却聪明得太迟。人生短暂,太多的东西不在你掌握之中,过去已成过去,未来也不一定在你想象之中,只有当下的这一刻才是真实地掌握在你手中。

眼前的事就是你最重要的事

托斯卡尼尼是举世闻名的指挥家,人生的阅历非常丰富。他到过许多地方,指挥过无数的乐团,也见过无数的达官贵人。在他八十岁时,他儿子有一天好奇地问他:“在您一生中,一定有过很多重大的事。您觉得您做过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托斯卡尼尼回答说:“我现在正在做的事,就是我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不管是在指挥一个交响乐团,或是在剥一颗橘子。”

他的回答有些出人意料,但细想起来又不无道理。剥橘子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甚至不用刻意关注也能剥好,比如我们边看电视或边聊天的时候,眼睛盯着电视,嘴巴还在说话,只将很少的意识放在橘子上,也能完成。剥完后,就一瓣瓣地吃,直到吃完,我们的意识或许都未曾专注过橘子。自然,没将意识专注于橘子上,我们也无法充分体会到吃进嘴里的美妙滋味——如果不能习惯性地专注在此刻,也许我们就习惯了任何时刻都无法专注,就像忽略了对剥橘子的专注,也就很自然忽略了橘子的甘甜味道。

你或许会有这样的体验,如果做某一件事你没有专注,事后,总会在头脑里跳出来一个声音在默默指责自己:“也许,刚才应该更认真对待才对!”只不过,刚才已经离开,也永不再回来。

小时候,李明的母亲就告诉他和弟弟:“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地吃饭,不要说话,不能看电视!”当时李明还很生气,认为母亲太严肃了,为什么吃饭就只能吃饭?长大成人后,李明才明白:原来,母亲一直在引导自己“活在当下”,该吃饭时就好好吃饭,别错过享受每一口饭菜的滋味,专注每一件应该专注的事情才是正确的。

母亲还曾教过李明,上课时就应该好好看着老师的眼睛,听老师讲,而不要只顾自己忙着抄笔记,漏了老师所讲的内容。开始李明没往心里去,心想:老师讲的时候我不赶紧抄下来,下完课黑板一擦不就没了?于是李明很努力、很认真地抄笔记。但他从来都没有当过最优秀的学生。后来,学校组织优秀学生介绍学习经验时,李明清楚地听到一位男孩说:“上课时我的眼睛只跟着老师转,很少记笔记,或许我能从笔记中得到考试所需要的知识,但知识并不等于理解,要理解就必须专注当下,否则片片段段抄下来,知道的也只是片片段段。等我全都理解透了,就自己重新整理出一本笔记,这样更利于巩固知识。”

是呀,多聪明的做法,这不和母亲说的一样吗?当李明辛苦地抄着老师笔记的时候,却错过了在当下就理解透彻的机会。

当下的学问还真是挺大。但你为何习惯了总不在当下呢?是你放不下一颗忙碌的心?还是你总怕错过什么?实际上,你在不专注的时候,就已经错过了当下!只有全心全意地投入当下,把手边正在做的事情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仿佛此时此地世上只有此人,只有此事……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地活在当下!

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就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即使在剥一颗橘子。